滋水清心汤联合揿针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期失眠

2023-05-23 10:48权兴苗时菁静宋春侠刘玉兰徐立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性激素绝经期总分

权兴苗,时菁静,宋春侠,刘玉兰,徐立伟,王 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我国大约有3 亿成年人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早醒、睡眠浅、入睡困难等[1]。相关资料显示,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比绝经前显著增加,其原因在于绝经期性激素发生波动或减少,致使妇女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障碍,其中失眠是主要的临床症状[2]。目前西医主要运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性激素等治疗,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治疗成本高、依赖性强等[3]。在中医角度来看,绝经期失眠与心肾不交、肾阴亏损有关,因此治疗应该以滋肾清心为原则[4]。滋水清心汤能调理阴阳、宁心安神、滋肾清心。另外针刺可刺激穴位调节心肾,方法简单且高效;揿针是新型的针刺疗法,目前在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方面研究较少[5]。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心肾不交型绝经期失眠患者应用滋水清心汤联合揿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6 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 例心肾不交型绝经期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6]中的相关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实用中医内科学》[7]中的相关中医诊断标准,辨证为心肾不交型,主症为心烦心悸、失眠、躁扰不安,次症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3)积极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1)近3 个月接受过性激素治疗者;2)合并患有肝肾功能障碍者;3)合并患有内分泌疾病者;4)患有精神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D 组,每组各30 例,各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CYFYLL2022007),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表1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s,n= 30)

表1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s,n= 30)

组别年龄/岁病程/年体质量/(kg·m-2)A 组48.25±5.021.21±0.1522.69±2.31 B 组48.47±4.981.23±0.1322.87±2.26 C 组48.17±5.061.24±0.1222.91±2.21 D 组48.52±4.881.20±0.1722.78±2.29 χ2/F0.0340.4840.056 P 0.9910.6940.982

1.2 治疗方法

A 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生产企业:山东信谊制药,国药准字:H37023047)2 mg;B 组在口服艾司唑仑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取肾俞、心俞、三阴交、太溪、复溜、神门等穴位,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取揿针,将其直接应用在已经消毒的穴位上,按压粘附并扎好,除去剥离纸,使用胶布保证粘附牢固,每个穴位均进行此类操作,每次2 min,每天按压3 ~5 次,此外嘱咐患者睡前按压1 次,以局部酸痛胀热为度;C 组在口服艾司唑仑基础上,给予滋水清心汤治疗,组方:山茱萸12 g,熟地黄15 g,牡丹皮12 g,百合30 g,龟板12 g 先煎,地骨皮15 g,莲子心5 g,酸枣仁20 g,苏叶10 g,炙甘草10 g,加入适量水,煎服,每天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D 组在口服艾司唑仑基础上,采用滋水清心汤、揿针联合治疗。各组均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将各组治疗前后心烦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耳鸣头晕等症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0 ~3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8]评分:该量表共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 个因子,包含18 个条目,总分18 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3)多导睡眠图(PSG)[9]:采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进行检测,PSG 分为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其中睡眠进程包括睡眠潜伏期(SL)、快波睡眠潜伏期(RL)、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WT),睡眠结构包括慢波睡眠(NREM)和快波睡眠(REM),NREM 又分S1、S2、S3、S4 阶段。4)性激素水平:取各组治疗前后清晨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5)统计各组恶心、呕吐、眩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借助SPSS 19.0 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例(%)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呈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n = 30) 分

表2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n = 3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B、C 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心烦心悸 失眠五心烦热耳鸣头晕A 组治疗前2.56±0.382.48±0.452.19±0.392.38±0.36治疗后2.51±0.401.86±0.36#2.05±0.412.28±0.37 B 组治疗前2.51±0.422.45±0.512.24±0.352.35±0.39治疗后1.92±0.22#1.72±0.33#1.57±0.28#1.77±0.32#C 组治疗前2.59±0.362.51±0.432.21±0.362.32±0.42治疗后1.75±0.19#1.61±0.31#1.42±0.26#1.65±0.30#D 组治疗前2.61±0.322.46±0.522.18±0.422.37±0.35治疗后1.34±0.15#△1.46±0.20#△1.28±0.23#△1.42±0.28#△

2.2 各组治疗前后PSQI 总分比较

见表3。

表3 各组治疗前后PSQI 总分比较(±s,n = 30) 分

表3 各组治疗前后PSQI 总分比较(±s,n = 3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B、C 组比较,△P <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A 组11.26±1.658.52±1.57#B 组11.32±1.607.45±1.48#C 组11.28±1.627.02±1.32#D 组11.24±1.706.28±1.24#△

2.3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进程比较

见表4。

表4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进程比较(±s,n= 30)

表4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进程比较(±s,n=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B、C 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SL/minRL/minAT/次AWT/minSE/%A 组治疗前55.12±5.63105.63±11.257.85±1.42110.98±12.2559.95±7.12治疗后40.25±4.26# 81.69±8.25#5.35±0.65# 80.56±8.52#75.23±7.65#B 组治疗前55.23±5.46104.98±11.797.65±1.68111.25±12.0160.12±7.01治疗后35.96±4.02# 75.32±7.62#4.92±0.52# 76.36±7.85#78.94±8.01#C 组治疗前56.08±5.70105.25±11.457.72±1.51111.71±11.5260.34±6.82治疗后32.42±3.65# 70.36±7.12#4.53±0.48# 70.84±7.21#81.56±8.52#D 组治疗前55.38±5.60105.45±11.617.81±1.45111.36±11.8860.52±6.98治疗后27.36±3.11#△ 67.45±6.85#△4.02±0.41#△ 66.51±6.78#△85.36±8.69#△

2.4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比较

见表5。

表5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比较(±s,n= 30)

表5 各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比较(±s,n=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B、C 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NREM-S1NREM-S2NREM-S3+S4REM A 组治疗前20.36±2.5855.23±5.62 9.02±1.2511.03±1.52治疗后16.52±1.69#49.65±5.02#14.52±1.53#16.52±1.75#B 组治疗前20.56±2.3555.12±5.78 8.95±1.3111.21±1.41治疗后14.22±1.52#48.52±4.95#15.98±1.65#17.85±1.84#C 组治疗前20.77±2.1955.36±5.57 8.89±1.3511.27±1.38治疗后13.56±1.45a46.89±4.75#17.02±1.85#19.25±2.01#D 组治疗前21.01±2.3154.98±5.89 9.01±1.2711.15±1.48治疗后12.02±1.52#△45.71±4.62#△19.63±2.01#△21.41±2.21#△

2.5 各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

见表6。

表6 各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s,n= 30)

表6 各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s,n=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B、C 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FSH/(mIU·mL-1)LH/(mIU·mL-1)E2/(pg·mL-1)A 组治疗前 61.25±6.3628.69±3.0217.85±2.01治疗后 60.85±6.4827.89±3.1518.02±1.92 B 组治疗前 61.15±6.4528.61±3.1218.02±1.89治疗后 48.56±4.92#24.26±2.56#21.22±2.35#C 组治疗前 60.98±6.5228.36±3.3617.95±1.96治疗后 47.52±4.77#23.21±2.41#22.89±2.36#D 组治疗前 60.18±6.4128.45±3.2518.14±1.79治疗后 44.26±4.69#△ 21.15±2.25#△ 24.59±2.58#△

2.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 组出现1 例恶心、1 例皮疹,B 组无不良反应,C 组出现1 例呕吐,D 组出现恶心、呕吐各1 例,A、B、C、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6%、0.00%、3.33%、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296,P=0.513)。

3 讨论

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出现功能性衰退,致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自主神经紊乱,该类人群易出现失眠,且反复发作,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10]。据研究报道,大约有31%~51%绝经期妇女患有失眠症[11]。失眠不仅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会进一步引发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最终引发多种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西医治疗绝经期失眠主要是采用雌激素或者镇静催眠药物,长久用药易诱发子宫内膜癌等疾病,或者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中医学将失眠称之为“不寐”,将绝经期失眠归属为“脏躁”“郁病”等范畴,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心肾同属少阴经脉,肾居下属水,心居上属火,两者阴阳相济,当女性在绝经期阴气衰退,故表现为肾阴亏虚,日久化火,心火妄动而不能交于肾,肾水无法上济于心,继而患者无法入眠,因此治疗应该以清心安神补肾为治疗原则[12-13]。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选择滋水清心汤、揿针、滋水清心汤联合揿针治疗,其中滋水清心汤组方包括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百合、龟板、地骨皮、莲子心、酸枣仁、苏叶、炙甘草等,山茱萸与熟地黄主入肝肾,其功效在于滋补肝肾、滋阴养血;牡丹皮可泄血中伏热;百合性甘味平,能益气安神、养心宁志;龟板可养阴清热;地骨皮可退虚热,莲子心可清泻心经实热,可有效治疗心烦失眠;酸枣仁可安神宁心;炙甘草能有效调和诸药[14-16]。以上诸药合用,全方位发挥清心安神、滋阴补肾之功效。另外,揿针治疗主要选择肾俞、心俞、三阴交、太溪、复溜、神门,其中肾俞、心俞为背俞穴,与脏腑位置较近,治疗各类脏腑疾病效果迅速,刺激心俞可宁心安神,肾俞可补益肾阴,两个穴位合用则心肾交通,卧而入睡;神门、三阴交等穴位可有效治疗失眠、心悸,且能宁心安神;太溪、复溜同属肾经,针刺此穴位,能滋补肝肾、养血柔筋[17-18]。揿针还具有针刺位置浅、不伤害机体组织等优势[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 组中医证候积分中仅失眠单项积分下降,心烦心悸、五心烦热、耳鸣头晕3 项积分无变化,B、C、D 组上述积分均下降,且D 组低于B、C 组,表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滋水清心汤和揿针联合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肾不交型绝经期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同时可改善其绝经期相关症状。此外,各组PSQI 总分、SL、RL、AT、AWT、NREM-S1、NREM-S1 均降低,SE、NREMS3+S4、REM 均升高,且D 组优于其余3 组,说明上述联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在性激素方面,治疗后,A 组血清FSH、LH、E2水平无变化(P>0.05),B、C、D 组血清FSH、LH 均下降,E2水平均升高,且D 组优于B、C 组,表明上述联合疗法能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在安全性方面,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联合疗法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心肾不交型绝经期失眠患者应用滋水清心汤和揿针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睡眠状况,调节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性激素绝经期总分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性激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