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娥, 老锦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99)
随着环境变化、社会发展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已越来越常见,成为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失眠可见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白天困倦或疲乏、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症状[1]。中国睡眠研究会在我国6 个城市的市场调研显示,成年人1 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有研究[2]表明,失眠与焦虑抑郁关系密切,失眠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较为突出,同时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和躯体化症状。目前,西医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药物起效虽快,但有明显的成瘾性、依赖性、反跳现象及宿醉现象等不良反应[3]。而心理、物理疗法起效慢,费时耗力,也无法保证患者持续的依从性。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非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针刺能够帮助患者入睡,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经济方便、患者接受度较好等优点[4]。中医认为,心肾不交型失眠是由于心肾阴阳气机失和,扰乱心神而不寐。老锦雄教授基于30 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培元养心”法,倡导祛除邪气时不忘扶正,注重人体自身调理,让机体气血阴阳均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改善人体机能状态。本研究基于老锦雄教授“培元养心”的理论思想,针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提出通过电针、温针灸、艾灸三者结合,兼顾培元、调神、通中焦三个方面,指导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22 年2 月至2022 年10 月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睡眠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 例明确诊断为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本研究获得了佛山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7 年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有关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1)存在入睡难、容易醒、早醒等一种或多种睡眠异常症状。(2)存在疲劳、全身不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社交活动减少、情绪易烦躁、日间思睡、精力和体力下降等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3)睡眠异常和日间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6]中有关不寐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睡,睡中易醒,甚至彻夜难眠者,均可诊断为失眠;(2)常因失眠而产生不思饮食、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疲劳、倦怠、乏力等症状;(3)其余影像、检验检查未发现异常;(4)辨证属于心肾不交型: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女子月经不调,健忘、男子遗精。舌尖红少苔,脉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 ~60 岁之间,男女不限;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 分;④接受本疗法前1 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⑤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酒精和药物依赖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艾司唑仑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H33020353)口服,每次1 mg,每天1 次,睡前30~60 min口服,连续治疗4周。
1.5.2 观察组
给予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针灸处方严格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7]拟定。穴位选取: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肾俞、内关、足三里、太溪、神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嘱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双侧穴位。押手先揣穴,根据患者年龄、体型等具体情况,胖者刺深,瘦者刺浅,碘伏棉签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将环球牌管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规格:0.30 mm×40 mm)置于穴位处,按压针管,轻拍针尾,破皮后抽出针管,进针8~15 mm,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心俞、厥阴俞行小幅度捻转泻法得气后连接电针,调节频率和幅度以患者有感但不疼痛为宜,脾俞、胃俞、肾俞行捻转补法得气后在针柄及体表皮肤间垫以纸片,截取20 mm × 25 mm 的艾炷(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燃端朝下。用镊子固定针体,将艾炷轻轻放置在针柄上,待艾条燃尽后起针。然后,嘱患者轻轻转身,取仰卧位,双手手掌朝上放置于身体两侧,取穴:内关、足三里、太溪,进针方式等同前操作,双侧足三里、太溪穴的针柄加20 mm × 25 mm 艾炷,在灸盒里放置已点燃的5 ~8 cm 的艾条,将灸盒置于神阙穴,内关连接电针,待足三里艾炷燃尽后出针。每次治疗共约50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睡眠障碍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定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该量表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方面的内容,每个项目按0~3 分计分,总分为0 ~21 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除去第19 个自评条目与5 个他评条目未参与计分,本研究患者纳入前1个月以内均未服用药物,故只记录其余6 个方面。PSQI 量表由心理专科医师填写。
1.6.2 焦虑程度评估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评估2 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HAMA 量表包含14 个项目,每项评分分值为0~4 分,依次代表无症状、轻、中、重度、极重。总分为56 分,评分越高,则代表焦虑症状越严重。HAMA量表由心理专科医师填写。
1.6.3 抑郁程度评估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2 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变化情况。SDS量表包含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每项评分分值为1~4 分,各项目相加总和为粗数,粗数乘以1.25 取整数,即得标准分,总标准分均值为53 分。标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SDS量表在心理睡眠专科医师或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
1.7 安全性评估
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原因、严重程度及与治疗方法的关系以及转归情况。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疗效判定标准,对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 评分值进行尼莫地平法,计算其减分率。PSQI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评定标准:痊愈:75%≤PSQI减分率≤100%;显效:50% ≤PSQI 减分率<75%;有效:25% ≤PSQI 减分率<50%;无效:PSQI 减分率<25%。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9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80±10.25)岁;平均病程(2.28±1.70)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17±10.45)岁;平均病程(2.61±1.54)年。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PSQI评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SQ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1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SQ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HAMA 评分包括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A 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A 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A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A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SDS 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DS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3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5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4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type of insomnia [例(%)]
2.6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温针灸时感觉穴位处太烫,加隔层纸皮后缓解,取针后局部涂抹伤科油,无明显烫伤迹象。对照组有2 例轻度头晕,可自行缓解,有3例轻度腹泻,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2 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16.67%(5/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培元养心法即“固本培元,养心安神”。“培”即培补,指补益元气、充养先天,为治病之本,培元的重点是培补各脏腑、经络之气,尤其注重后天脾胃的调养,强调背俞穴的使用[10]。“养”有调养、调和之意,指调和阴阳,心神得安。培元养心法的提出,是老锦雄教授根据自身30 余年从医经验总结而出的思想大法,首创性地将“培元”与“养心”理论相结合。元气乃人一身之根本,元气亏损为患病之源,通过后天的培护以巩固元气,可从根本上防病、治病[11];而心为人身之大主,心安神宁是治疗有效的保障[12]。心主藏神,精气与神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根本,人是形神统一的机体,唯有形与神俱,以神为主宰才可益寿延年,因此“培元”与“养心”必须齐驱并进。这既是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对古代“培元”与“养心”思想的传承与融汇,又是结合现代新的生活方式及疾病模式改变而得出的创新之法。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方式与古代迥然不同,人们加班、熬夜现象普遍,加上近几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随之而来的焦虑、失眠、脱发等疾病也越来越常见[13]。临床上多见元气受损的患者,表现出虚损性疾病,而目前常见的慢性病的病机研究表明,人体免疫力的下降和自身机能的紊乱是重要因素,这与元气亏虚致病的思想不谋而合。且现代人病后易失于调护,进一步加重元气的亏损,因而“培元养心”是一个可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重要思想。
失眠,又称“不寐”。中医认为,心肾不交型失眠是因为水火不互济,虚火上扰心神,肾水独寒于下,阴阳两象不相交感,进而导致心肾不交,阴阳失调,寤寐不安。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火不亢,肾水不寒,此乃寒热之制衡[14]。如《慎斋遗书》所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而元气根植于肾,通行于三焦,元气的正常运行是心肾之气升降的关键。若三焦气机不畅,则易出现虚火扰于上、肾水寒于下;若中焦气机不畅,同样也会加重上下两焦阴阳失衡的状态[15]。因此,老锦雄教授认为,治疗上应兼顾三个方面:补元、调神、通中焦。补下焦元气以引火归元[16],泻上焦君火以调养心神,通中焦枢机以助心肾升降有序,使得阴阳交感。心俞穴是心脏原气汇聚于背部之处,为心气所聚之处,可以调节心的气机,改善心藏神的功能[17];厥阴俞是心包络的背俞穴,配合心俞可加强对心神的调节[18];内关络属于心包经,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效,能够治疗失眠、癫痫等神志疾病[19]。电针此三穴可以清泻上焦心火、调养心神。肾俞是肾脏精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温针灸肾俞穴可以使艾灸火热之性直达病所,使得上下阴阳平和,从而改善症状[20]。太溪是肾经原穴,为肾经气血的本源之处,温针灸此穴可以激发和调动人体的元气[21],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腑的下合穴,脾俞、胃俞分别是脾胃背俞穴,配合任脉上的神阙,给予艾灸温通之力,能够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是调节脏腑气机升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选用的背俞即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肾俞,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腰背之处,与相应脏腑内外相应、气血相贯[22]。针刺结合电针,能够直接刺激病灶,激发经气,疏通经络。针刺与艾灸结合,艾灸的纯阳之性和温通之效通过其特有的穿透性向下渗透至穴位,可以加速推动经络气血的运行[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27/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体疗效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在2组患者的PSQI 评分中,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和伴随症状,改善患者白天精神状态,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研究[2]表明,失眠症患者在情绪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抑郁情绪较为突出,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和躯体化症状。因此,本研究除选用PSQI 量表以外,还辅以焦虑、抑郁量表,全面观察患者整体的身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治疗4 周后,2组患者的HAMA 各项评分和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HAMA 各项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疗效理想。此外,不良反应记录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16.67%(5/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的治疗比西药疗法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睡眠质量、时间、效率、伴随症状等方面均有改善,对改善患者日间生活、活动及工作方面的情况有明显帮助,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失眠患者在情绪方面也可明显受益,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相比西药,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