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23-05-22 09:42陈静陶永戴小华张国梁许祖建袁良侯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酚酸注射用丹参

陈静, 陶永, 戴小华, 张国梁, 许祖建, 袁良, 侯勇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31;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的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病症,症状特征为心绞痛,并且血管管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厚变硬,损伤血管内皮,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已有多种理论证实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原因,如脂质浸润、血管内皮损伤反应、血栓的形成等,故冠心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以降脂、抗炎及抗凝为主[1]。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胸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为火脏,乃阳中之阳,心阳受损,阳损及阴,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黏滞乃至心脉痹阻,进而导致“不通则痛”,故治疗方案当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疏通经络为主,所谓气血和,心脉通,则痛自止[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属中药注射制剂,其制剂成份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活性物质丹参乙酸镁,属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中药汤剂相比,该药具有剂量精准、成分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起效迅速的特点[3]。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物特性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临床症状疗效的干预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 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共100 例。按患者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并获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4]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冠脉CT 血管成像(CTA)或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确诊。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5]中有关“胸痹(真心痛)”的辨证原则,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型。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型;③近期未使用过类似的中药治疗;④本人及其家属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经再灌注心肌治疗的患者;③患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有恶性肿瘤和(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⑦依从性差,未按研究方案进行治疗,或自行加用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影响疗效判定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扩张血管、调脂、抗炎、抗凝治疗,同时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给予降糖、降压、改善循环等对症处理[6]。连续治疗2 周后评价疗效。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用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 050248;规格:0.2 g × 2 支/盒)0.2 g溶入5%葡萄糖(合并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 该量表包括对患者躯体活动的受限度(PL)、心绞痛的稳定状态(AS)、心绞痛的发生情况(AF)、治疗的满意度(TS)、对疾病的认知度(DS)等5 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机能的状态越好[7]。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SAQ量表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

1.6.2 炎症因子指标的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 水平的变化情况。

1.6.3 血脂指标的检测 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各项血脂指标的检测由医院检验科完成。

1.6.4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 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由医院检验科完成。

1.6.5 心功能指标的检测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E峰)、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与舒张晚期充盈的充盈峰的比值(E/A 值);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LEVF、E 峰、E/A 值的变化情况。

1.6.6 安全性评价 观察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2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7 临床心绞痛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显效:心绞痛基本未发作,静息时心电图正常或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阴性。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ST 段水平回落,但未恢复正常,或者倒置T波的波形有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未好转,心电图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脱落情况及基线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2 组患者均能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均无脱落剔除病例。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 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比较表1 结果显示:治疗2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0%(43/50),对照组为72.0%(36/5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angina pectoris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fter treatment[例(%)]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比较表2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SAQ 量表的PL、AS、AF、T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 疗 后,2 组 患 者SAQ 量 表 的PL、AS、AF、T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SAQ 量表各项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血清hs-CRP、TNF-α 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hs-CRP and TNF-α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hs-CRP and TNF-α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TC、TG、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TC、TG、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TC、TG、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HDL-C 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1)

表4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ol·L-1)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6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表5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Pa·s)

表5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Pa·s)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7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表6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EVF、E 峰、E/A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EVF、E 峰、E/A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6 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8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 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1 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对照组有1 例患者出现头晕,2 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均未给予药物治疗,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0%(3/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体后、心前区疼痛,多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的当时发生[9],严重者会出现静息痛或夜间痛并伴有濒死感。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宏观评估多从疼痛发作的情况考虑,如疼痛的次数、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10],超声心动图检查也可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11]。本研究中,2 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症状均得以改善,并且治疗组对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宏观上说明增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机能状态,促进左心功能好转,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整体病情的改善。

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中医认为,胸痹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脉瘀阻不通,临床以气滞血瘀证型常见。结合中医辨证思维及“通则不痛”的理论,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原则。丹参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代表,最早见于古代经书《神农本草经》,该药主入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兼养血补血、安神定志的功效[12]。现代研究[13]显示,丹参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细胞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心肌氧化应激程度,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从该药中提取的活性物质丹参多酚酸盐在心系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已有研究表明其成分可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氧耗及血液黏度,抑制冠脉病变的进展[14]。

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与血管的动脉硬化相关,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使动脉内膜呈现脂质类物质堆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管通透性,加快血管管腔的狭窄,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15]。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也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6-17]。研究表明,hs-CRP 有促炎症效应,可促进巨噬细胞提取内源性胆固醇,诱导泡沫细胞生成,导致斑块出现不稳定[18];而TNF-α 能使血小板黏附,导致血管细胞迁移,同时对内皮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诱导脂质沉积[1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TNF-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缓解炎症反应,从而能够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与张涛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

血液流变学是间接预测冠心病心绞痛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患者全血黏度的升高会减慢血液的流动速度,加快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减少心脏血管血液供应,引起心肌缺血[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有效性,表明其可有效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血液的流动性。同时,治疗期间进行安全性监测发现,2 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 组轻微的不良反应相近,均以胃肠道反应、头晕为主,且均可耐受,停药后症状消失,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不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其疗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更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酚酸注射用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