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3-05-21 09:09房三虎王建武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课育人

房三虎,王建武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农林高校肩负着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美丽幸福中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一懂两爱”创新型农林人才的重要抓手。农林高校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突破课程思政建设瓶颈,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品牌,对新时期推动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

(一)课程思政彰显育人新理念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挖掘不同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隐性思政”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类理论课程的“显性思政”育人功能相统一[1-2]。课程思政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理念,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将价值观塑造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通过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相融,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呈现立体化育人新格局

课程思政育人计划的实施,有效拓展了思政育人的空间,使思政教育的形式呈立体化状态,教育的渠道由单维进入多维[3]。在育人载体上,课程思政涵盖理论课和实践课,统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依托思政课的单一载体模式,丰富和拓展了思政教育载体。在育人主体上,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体现出全员性特征,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思政育人主体局面。在育人空间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使高校教学手段和方式正由单一的线下教学走向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等多元化教学形态。课程思政在育人空间上正由单一的线下教学迈向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形态。在育人目标上,课程思政力求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实现了育人目标、育人要素和育人空间的多维度融合统一,呈现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育人格局。

(三)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新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非显性思政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的显性思政育人功能相互融通。思政课是课程思政价值导向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思政必须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其他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要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核心价值思想,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形成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二、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2021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和“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一)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统筹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多项内容,涉及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部门。为此,华南农业大学于2020年5月出台《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课程思政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分管相关部门校领导担任副主任,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统筹规划指导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强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形成全校一盘棋。同时,积极发挥校内外“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教学名师作用,组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特聘研究员队伍,设立名师工作室,指导全校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教学研究、教学比赛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优化教师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于2022年5月出台《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四级联动推进机制。一是学校党委统领,党政齐抓共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课程思政改革第一责任人,直接抓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校党政会议常态化研究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二是职能部门和学院党委协同配合,推进落实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功能,业务、党建深度融合,使教师党支部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战斗堡垒。四是党员教师、各级教学名师发挥先锋模范、示范作用,带动团队、教研室同步实施。实施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程、课程思政浸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以及课程思政导向“五大工程”。

(二)开展卓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为整体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把传授书本知识、专业理念和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有机结合,学校于2020年1月出台《华南农业大学卓越青年教师百人计划实施方案》,三年内遴选100名42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入选的青年教师需参加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各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举办的校内外多元化教学培训、研讨、交流、比赛等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华南农业大学在教改项目、质量工程、活动经费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课程思政优秀青年教师教学队伍,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课程思政专项工程,促进课程思政改革

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华南农业大学在教学改革项目中专门设立课程思政类项目,引导各类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掌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围绕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组织实施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立项建设,明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和任务要求。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学生喜欢的“金课”。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16个,课程思政团队19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堂5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58个、专任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建设项目105个。校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教改课题立项43项。

(四)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树立课程思政标杆

华南农业大学依托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农科等学科专业类别组织开展通识类和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充分利用比赛的各个环节,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前,利用专家讲座和集中强化培训,促进教师深入思考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和目标路径;赛中,通过课程思政方案撰写和教学大纲设计准备,促进教师由课程思政概念向课程思政实践转化;赛后,开展比赛反思,促进教师思考教学过程的优缺点和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切入点。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使参与比赛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选树的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典型,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营造出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氛围,取得课程思政改革以点带面的效果。

(五)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强化课程思政落实

华南农业大学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教学的各个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组织全校22个学院制定4226门课程的人才培养大纲。“育人大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思政元素融入非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个章节,阐明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华南农业大学将“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有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督促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打通课程思政建设“最后一公里”。在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中,华南农业大学将是否主持国家级或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作为重要教学业绩成果之一。

(六)凝练课程思政特色,打造课程思政品牌

华南农业大学结合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深入挖掘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华南农业博物馆等蕴含的课程思政素材,充分发挥思政体验馆、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馆等思政平台育人功能,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将“修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笃学明德、躬行践履”丁颖精神和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以师生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感染教化学生。同时,华南农业大学立足农林高校特点和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在全校开设“大国三农”系列通识类课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纳入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学校课程思政育人品牌。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自主性不强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和关键。教师的政治立场、道德素质、职业理想、精神风范以及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教书与育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在高校一度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据研究,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总体中等偏上,30岁以下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显著低于45岁以上年龄的教师[4]。课堂教学较多关照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价值引领,存在知识传授取代育人的倾向,教书和育人尚未实现高度统一。课程思政就是要解决高校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做人”“专业课和思政课有所脱节,两不相顾”的典型问题[5]。教师要不断提升育人意识,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清晰、准确、全面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只讲知识不讲思政,要胸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育人观,牢牢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发展大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领悟教书育人的内涵真谛,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

(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育人协同性不够

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6]。高校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以传授专业知识见长。专业课教师较少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开展课程思政存在教学思想困惑和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思政元素挖掘难、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难,导致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强拉硬塞等“硬融入”“不相容”等现象,达不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优势。但思政课教师通常对思政以外其他专业了解不够多、不够深,对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具有难度,导致思政课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抽象空洞而浮在面上,融不进学生心里,也达不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协同育人机制不顺畅,难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高校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思政理论专业优势,搭建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和教学团队,畅通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机制,让专业课教师得到思政课教师的指导,思政课教师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专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合力。

(三)专业课与思政课育人融通度不高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共通于“思政”,重在协同讲思政道理,根本上讲要始终牢牢坚守思政协同育人的共同指向[7]。然而,在高校课程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传统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课承载,非思政类课程主要开展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就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政战线老师的职责,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专业知识传授。从而导致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互隔离,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两张皮”,引发思政课和其他课程观点不一致,难以形成教学合力[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9]。传统课程观认为,思政课主要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专业课集中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思政课教师在学生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上陷入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专业课教师则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外人”,导致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相互割裂。

理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在课程思政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引领功能,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切实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理论价值,实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价值认同。专业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课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与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彰显专业课“隐性”思政育人功能,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四、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农林人才,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林高校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水平,对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课程思政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内容涵盖多个方面;需要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教师与学生、课堂与学生社区等一体化推进。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系统的顶层设计,则难以打破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和育人资源分散的局面,难以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全校“一盘棋”效应。只有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体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才能实现育人主体、育人要素、育人空间的整体有机融合,才能让课程思政走进制度、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建设大格局。

(二)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育人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育人观念、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重大转折,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是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重要抓手。面对这一转变,教师能否改变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育人方式,能否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实现从“教书匠”向“大先生”转变,是课程思政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积极转变育人理念,改革创新育人方法,练就高超育人本领,切实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德育与智育相统一。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比赛、教改专项、名师大家等平台与资源作用,加大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体制机制,激发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育人效果

学生成人成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所在。开展课程思政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政元素的挖掘选择、融入方式、表达形式,要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增强学习价值获得感,激发学习内在动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真正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四)打造课程思政特色,形成育人品牌

当前,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持续推进,在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大思政”育人格局逐步形成。但思政育人模式尚存在单一化和同质化现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不同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优良传统和办学风格,蕴含着特有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为此,高校要秉承自身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坚持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品牌,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农林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将长期形成的学科专业特色、优良办学传统和优秀校园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品牌。同时,充分利用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校内文化资源,挖掘凝练课程思政元素,开发特色思政课程,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使课程思政走深走实走出特色。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专业课育人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精选
华南农业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