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3-05-21 09:09李荣华朱宏斌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科通识课程体系

李荣华,朱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陵 712100)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自哈佛大学提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后,被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早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教育学界已经认识到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把“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作为其治校基本理念,他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兼顾文理学科不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要打破“文理之界”,实现其融通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文理学科要有相互通融的部分,学生不应把自己局限于所学的专业范围内。虽然这一时期的教育学界没有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自觉地应用。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理念获得国内外教育学界的广泛认可。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大学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则是当代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面临的一个问题[1]。具体到涉农院校,伴随着新农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涉农院校的专业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识教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基于这样的设想,本文以涉农院校为例,通过对其通识教育体系的探讨,推动涉农院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一、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通识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2018年5月教育部明确提出要进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为了推动新农科建设,2018年12月召开“新农科”建设启动会;2019年“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陆续发布,在涉农院校全面开展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是涉农院校为适应和引领新经济、新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依据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国家、产业和科技领域的重大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对传统涉农学科和教育的全面创新和超越。基于新农科的建设理念,涉农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可以从素质、能力和知识方面进行重构。其中,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较强心理素质、“三农”情怀和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能力方面致力于训练学生解决“三农”实际问题能力、使用现代工具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语言、文字等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农科知识、“三农”实践知识等[2]。总体而言,新农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通过对现有专业的升级改造,形成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新型农林人才。

涉农院校新农科的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合理有效设置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排列组合,使这些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作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3]。它总体上包括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这两部分内容。专业教育课程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课程。这两种课程是基于不同能力的培养,由此形成了我们经常提及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种理念。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二者有相融的趋势,共同推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样,新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共同实现的。专业教育围绕着掌握一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现代农科知识等展开;通识教育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培植学生的“三农”情怀,使其具备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能力等。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和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应该千篇一律。这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院校应该展现自己的通识教育特色。综合性院校应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师范类院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涉农院校有着自己的专业特色,如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农田水利、动物医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因而,立足于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认识涉农院校特征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具有涉农院校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涉农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和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相比,在其特征上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我们知道,通识教育近些年来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与整个社会对人才认识的转变密不可分。传统观念认为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视野比较狭窄、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因而在日常的实践工作中,表现出综合素养方面的不足。由于存在着这些不足,人们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通识教育在高等院校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即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世界眼光、良好素养、健全人格等,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涉农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着眼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和其他类型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

由于涉农院校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涉农院校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深入认识、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努力减小城乡二元差距,才能从根本上奠定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指明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即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使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因而,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是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诸方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构具有涉农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也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通识课程建设

涉农院校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世界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提出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七项标准,包括“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广博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交往的能力。”这七项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成为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指导原则。时至今日,在提及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时,社会各界依然认为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涉农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但由于涉农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围绕农、林、水等方面,相对而言,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不足,这就要求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人文通识类课程从本质上说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全面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使他们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有效地融合,提升其综合素养,这样既能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有信念、懂奉献、具有“三农”情怀、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有用人才。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认知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哈佛大学作为通识教育的引导者,其课程体系随着时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19世纪末期实行自由选修课制度,20世纪初引入主修课制,20世纪60年代推出“核心课程”,从2009年开始,实行新的“通识教学课程”。之所以要从“核心课程”转变为新的“通识教学课程”,原因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给予学生更加宽广的知识面,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观点。新的“通识教学课程”也与“核心课程”不同。核心课程总共分为七大模块,分别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分析、文学艺术等。新的“通识教学课程”则为审美与诠释理解、文化与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理宇宙的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置身世界的美国等[5]。新的“通识教学课程”反映了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新的认知,展现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国内涉农院校也在构建自己的通识课程体系。中国农业大学通识课程包括核心通识课程和普通通识课程两部分,核心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哲学智慧与文明思考、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自然探索与科技创新、社会认知与自我提升、乡村振兴与稼穑情怀。其中,哲学智慧与文明思考包括工程伦理、批判性思维、西方哲学史等;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包括中国文学名作鉴赏、艺术发展史、美术鉴赏与实践等;自然探索与科技创新包括走进植物世界、生命科学导论、自然科学与素养等;社会认知与自我提升包括社会学的邀请、管理学原理与应用、传播与表达等;乡村振兴与稼穑情怀包括新乡村建设通论、现代农业、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等。普通通识课程是由一系列课程组成的,如数字乡村与治理、生物质工程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板,分别是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哲学方法、科学探索、外国文化等。其中文学艺术模块,除中文写作为必修课程外,还包括古诗词鉴赏、音乐赏析等;历史研究包括世界农业文明史、世界简史、中国简史等;社会分析在于了解社会环境与发展态势、农业发展进程,课程包括人与社会、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哲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农业伦理学等;科学探索在于构建学生对农业学科以及其他主要学科的科学方法、思维与概论性认识,课程有农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生命科学概论等;外国文化通过跨地域、跨民族的广阔视角,加深学生对跨文化的认知程度,课程包括跨文化交流、欧洲文化等[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生态环境与人类命运、农业发展与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建设。具体而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学和哲学三个方面,其中涉及中国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中国通史、中国农业科技史、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农业考古、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等方面,哲学则有西方哲学简史、中国古代哲学概论、先秦诸子选读等内容。这部分的特色在于系统讲授中外农业科技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又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主要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拓展其对外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口才与演讲、插花艺术、影视赏析、戏曲鉴赏、广告创意赏析、声乐训练与演唱等内容。生态环境与人类命运主要基于生态环境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从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课程主要有植物安全生产与绿色食品、病毒与人类、绿水青山之水土保持、真菌世界等。农业发展与政策法规主要围绕“三农”问题进行,重点在于认识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学习与“三农”相关的政策法令,如现代农业推广学、智慧农业概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涉农创业实物、农业政策与法规等。

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主旨,即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论;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及研究社会的综合能力。然而,按照新农科的建设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构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以服务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涉农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从目前涉农院校所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来看,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课程似乎已经在通识教育体系中有所体现,但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具有涉农院校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以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宗旨的通识课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7]。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指明了涉农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即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利用这些新型人才,推进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不仅是新农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与涉农院校以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区别。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8]。因此,深入认识并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涉农院校的专业教育虽然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造就了大量专门型技术型的人才,但是由于“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单凭技术性的人才无法应对,需要能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综合性人才。涉农院校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立足于专业教育的基础,注重全面构建学生的“三农”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综合认识“三农”问题的能力。“三农”知识体系,主要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展开,除自然科学知识外,还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方面的知识。由于专业教育通常不涉及这些学科,因而需要通识教育设置相关课程以弥补其不足。

新农科建设理念下涉农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方面要培植学生的“三农”情怀,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知识方面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三农”实践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完全不同,展现了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特殊之处,要求涉农院校的通识教育还要围绕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展开。涉农院校在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农林特色的重要性,并试图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纳入与农业、农民和农村相关的课程,以期展现具有涉农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只不过,这种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与新农科建设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其一,在课程模块的设计方面,既要展现出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理念,又要展现出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二,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方面,要构建完整的“三农”知识体系。涉农院校的分专业教育,能让学生获取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但影响了学生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整体认识。通识教育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即通过系列课程的建设,构建学生完整的“三农”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与耕读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又能让他们深入到农村社会中,去和村民交流,身临其境地认识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

中国地域宽广,广大农村地区受制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比如,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盆地在农业产业结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农村完全不同。关中盆地是以小麦种植为主,而江南农村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由此形成的关中盆地历史文化传统以厚重的农耕文化为主,江南地区则以富庶的农渔文化为主。对于关中农村和江南农村的认识,除依据文献资料外,还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相关资料,这样可以对关中农村和江南农村的现状及其发展程度、所存在的问题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方式。因而,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三农”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事实上,在涉农院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调查研究主要是以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进行,这种沟通是有专门技巧的。如果不掌握技巧,调查研究的效果肯定会大大折扣,所获得的资料很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研究的目标和结论。可以说,调查研究是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由于专业教育对这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因而这也成为通识教育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之一。

为了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教育部于2021年9月制定《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9]耕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把学习与劳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从耕读教育的内涵来看,在农村地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体现耕读教育的本质。

深入农村地区,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有组织的社会调研活动,是推动耕读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涉农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了解农村社会运行的基本状况,分析当代农村与传统农村的异同,深化自己的“三农”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参与到农村社会建设中,把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实践,进而在实践中升华所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会调查能力,这样既可以实现耕读教育的目的,又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调研活动,首先需要设置好社会调研目的和提纲,其次选择社会调研的地点,再次要注意社会调研的方法。由于所选择的社会调研地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在社会调研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参与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只有在获取他们信任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达到社会调研的目的。

我们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秦岭生态文明教育”为例进行探讨。该课程的上课地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建于1958年,位于秦岭南坡宁陕境内,占地面积2037公顷。秦岭的过渡性特征,使其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拥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5种。因而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是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包括秦岭起源与环境、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等。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认知秦岭生态环境发展演化的规律、理解秦岭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了解人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技术与成就,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以现场教学为主,如秦岭起源与环境教学专题中,秦岭地质与地貌的教学点为火地塘天坑,秦岭土壤与植被的教学点为火地沟,秦岭分水岭与南北气候的教学点为秦岭分水岭。除现场教学外,“秦岭生态文明教育”还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在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中,以宁陕县城周边乡镇为调查地点,采取分组的方式,由学生研讨调查主题,设计调查提纲与问卷,自主进行调查,以此增强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组织沟通及分析问题的能力[10]。

四、结语

通识教育为我们重构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目标,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农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为涉农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这样的要求,涉农院校通识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无论是课程模块的设计还是通识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展现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又要突出“三农”特色,从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涉农院校通识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农科通识课程体系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