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玮 韩金龙
摘 要:为人民“举旗帜”、为时代“鼓与呼”、为国家“塑形象”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伦理诉求;坚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是新时代中国文艺价值的伦理愿景;坚持正确义利观,摒弃“铜臭之气”的功利主义;坚定中国文化立场,搭建“正本澄源”的价值场域;坚守文艺创作理想,涵养“独上高楼”的精神境界是营造山清水秀、天朗气清文艺生态的伦理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文艺生态 伦理审视
伦理旨在为业态有序发展提供道德标尺与行为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从社会伦理角度而言,文艺作为烛照国民精神的灯塔,塑造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追寻与情感认同。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积极回应新时代文艺生态的伦理追问,重视、撷取生态伦理学领域的丰厚滋养,助推形成正气充盈的文艺生态,成为当下铸就新时代中国文艺高峰的现实课题和应有之义。
一、伦理诉求:标识新时代文艺生态的社会主义性质
作为个体精神活动的对象化产物,文艺创作只有针砭时弊,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人民之声、时代之声、中国之声,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的精神伟力。
(一)文艺应为人民“举旗帜”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从物质和精神双重束缚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进入了文化性的生存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着文化自身,以满足其“真正充分的自由”。因此从伦理维度来说,文化先天就不能理解为中性的,必须深刻体现主体性的偏向与高扬。列宁曾提出文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毛泽东结合延安时期我国文艺运动的发展现状指出:“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的。”[2]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指出:“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3]习近平总书记年少时在梁家河插队,在七年知青磨砺中,对人民性的观点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深刻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基础上,全面厘定了文艺创作与人民的内在关联,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4]。立足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扎实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论,始终坚持将人民作为文艺“够资格”与“不够资格”的唯一评判者,毫无保留地、真挚彻底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将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创作笔端。
(二)文艺应为时代“鼓与呼”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气。”[5]文艺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张力,在不同时空场域中与各个历史时期实践相伴相生,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的深刻写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创作重在启蒙思想、鼓舞斗志、筑牢信仰,歌颂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让当时的人民群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艺作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峥嵘气象,各类文艺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体现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蓬勃生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文艺创作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昂扬的激情,呈现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时代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聆听时代发展强音,讴歌伟大革命史诗和改革创新实践,创作出大批精品佳作。”[6]展现出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美好图景,迸发出激越昂扬、欣欣向荣的磅礴伟力。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文艺创作要自觉涵养契合时代脉搏的远阔胸怀,为时代精神气象立传画像,使人民在文艺创作中不断汲取精神伟力、凝聚实践动力。
(三)文艺应为国家“塑形象”
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舞台上所彰显的形象优劣,以经济、军事、科技等为代表的硬实力自然是其强力注脚,但以文艺为载体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不可或缺关键“齿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7]中国的百年巨变以及文明崛起举世瞩目,作为“文化磁场”的中国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更多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现路径,文艺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存在“他塑”而非“自塑”的问题,仍存在“中国客观”与“世界主观”偏颇现象,仍存在“有理说不出、讲理不在点”的被动局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特色,做好文化出海,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创作主题上,文艺工作者应扎实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在创作方法上,文艺工作者应着力加强文艺话语的体系构建,悉心钻研受众群体的接受心理,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维度向世界阐发中国;在创作形式上,文艺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扎实推动各类文艺门类互融互通,各种文艺形式交叉融合,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传播,不断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伦理愿景:锚定新时代文艺生态的伦理在场目标
新时代文藝生态的伦理在场根源于自身“真善美”的规定性中,“善”“美”择取自伦理学的“合道德性”与美学的“合规律性”,二者在历史与现实中总是唇齿相依、相互观照。反映在文艺中,即体现为教化与审美的相得益彰。新时代文艺担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时代使命,要始终坚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
(一)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
优秀文艺的评判标准即在于其内蕴的伦理关切是否能浸润人性、滋养人心、濡染人生,使人能够挣脱精神束缚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以“人的本质”为解释原则,深刻批判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从而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这也深刻契合于马克思的文艺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出发,认为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对其所观察到的外部客观事物进行新的认识和新的开拓,而且要加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新充实”,赋予了文艺创作“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并且非常看重在各个历史阶段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密切相关、具有革命性质和现实意义的文艺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做出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8]。立足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成风化人的职责使命,把崇高的价值、奋楫的力量、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争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假丑陋的批判者和摒弃者,勇于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人才”的时代使命,助推良善与臻美社会风尚的形成。
(二)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守正与创新是文艺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中国古代先贤提倡“和而不同”,“和”代表文艺创作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中,“不同”则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璀璨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书法、戏剧等文艺精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源之美,即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文艺创作既要“不忘本来”,深刻立足于中华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养分,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和历史层面的虚无主义;又要“吸收外来”,积极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以全球化的眼光、兼容并包的胸怀,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文化的特殊性,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更要“面向未来”,依靠马克思主义这个“中介”对传统文化加以“过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在守正创新中构建社会主义文艺的本源之美。
(三)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
明德修身是对人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的深刻彰显,同样也是文艺创作的旨趣所在。作为予以接受主体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实践引路的载体,文艺创作对艺术家自身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德艺双馨作为创作的终生追求,并提出“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毋庸置疑,建党百余年来,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百家争鸣。但在经济利益驱使和“造星”产业急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泛娱乐”产业链中有少数文艺工作者漠视艺德、奚落人民、颠倒美丑,深刻折射出其对伦理价值的遮蔽和漠视,构成现代社会道德困囿的肇端。这些现象警示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高标准、高品位的艺术情怀,自觉砥砺求真向善、公心无畏的人格品质,以“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文艺事业创新发展。在文艺“肯定和赞扬什么”“反对和否定什么”“继承和发扬什么”等关键性问题上立场坚定,以此加速“道德”出场和“伦理”彰显;同时要不断强化技能、深化技艺、优化技巧,坚持取法乎上、取法高古、取法经典,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实践中锤炼清风扑面、技道并举的文艺真身。
三、伦理路径:形塑伦理存在敞开的新时代文艺生态
生态本意是指相互联系、和谐统一的自然共同体,也指各要素唇齿相依、命运与共的有机链条。解决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以联系、发展的眼光作为逻辑起点,坚持从整体层面审视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正确处理总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一般与个别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文艺工作之中,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就是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解决文艺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症结,总结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新形势下,文艺创作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摒弃“铜臭之气”的功利主义;坚定中国文化立场,搭建“正本澄源”的价值场域;坚守文艺创作理想,涵养“独上高楼”的精神境界,着力营造伦理存在敞开的新时代文艺生态。
(一)坚持正确义利观,力避“铜臭之气”的功利主义
“以义取利则利济天下。”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了“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融于义”的伦理取向,提倡不仅要实现物质的获得,更要注重道义的履行。具体到文艺领域的义利范畴,“义”即指向文艺的社会效益,“利”即体现文艺的经济效益。不同于一般商品属性,文艺具有审美、教化等多重属性,只有当文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时,文艺生产才能成为一种正向的、可持续的生产体系。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些文艺工作者为将艺术价值及时兑换成使用价值,出现了价值失真、善恶不辨、义利观错位等“离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9]立足新时代,文艺创作要遵循“义利统一”的伦理取向,坚持把文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书写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文艺,同时也要应积极融入市场,不断检验自身文艺作品的不足,通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探寻文艺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
(二)坚定中国文化立场,搭建“正本澄源”的价值场域
“正本澄源”又作“正本清源”,意指从思想的根源消弭问题、从事件的本质肃清流毒。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带领下,投身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伟大实践,创作了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然而繁荣背后不乏隐忧,诸如以“去思想化”“去价值化”为深刻体现的抽象人性论思潮主张,将文艺引向对自然人性的张扬和对感官刺激的渲染;又如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密切相连的隐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更具欺骗性、更具隐蔽性的形式孤立、否认事物本质,严重损害了新时代文艺的肌体,其根源即伦理道德的削弱和缺席。面对复杂形势,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创作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的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艺创作的引导,以伟大建党精神淬炼思想、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底气”“志气”“骨气”,勇于常亮“责任灯、追求灯、底线灯”,扎实做到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不被糟粕毁眼。
(三)坚守文艺创作理想,涵养“独上高楼”的精神境界
从历史上看,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刘勰在创作《文心雕龙》时“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历经千锤百炼,铁杵成针,如似“雕琢璞玉”一般,故取名“雕龙”。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谈到:“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10]而世之大学问者,皆能在“灯火阑珊”处“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才不断使文艺创作从表象形式到精神内容都力臻完美。因此,文艺工作者要怀抱“笔耕不辍”和“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以内心的宁静致远孕育思绪的万里奔腾,重视“多次数、多方面、多层次”的创作打磨,为人民带来“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精神盛宴。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0.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9.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5] [8] [9] [10]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6] 蓝天.构建社会主义文艺生态良性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21.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22年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课题“伟大建党精神滋养文艺创作研究” (2022XJ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