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体验的古诗词教学实践

2023-05-21 23:49张旭东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古典诗歌关雎

摘要:当前一些古诗歌教学出现功利化、无趣化的现象。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沉浸式阅读,结合学生的认知,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效率。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诗经·关雎》《诗经·蒹葭》为例,从沉浸式朗读、沉浸式活动、沉浸式创作三个角度,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诗意美、情感美、内涵美。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古典诗歌;《诗经·关雎》;《诗经·蒹葭》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古诗歌阅读中传承中华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语文知识,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古诗词汇聚了古人大量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对培养学生的生命情趣、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调研中发现,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如下现象:(1)注重技巧分析,割裂诗歌美感。有的教师对诗歌诗意的讲解不多,对文本内在意蕴的挖掘不深入。(2)注重媒介使用,缺少真实的涵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目不暇接的多媒体手段,缺少让学生自我感知、涵泳、体悟古诗词的过程。(3)注重活动设置,缺少文本体验。有的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注重多样化活动的设置,缺少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训练”。

基于此,古诗词教学需要积极建构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情境和资源,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涵泳文字、体悟情感。故“沉浸式体验”强调沉入、潜沉到某一事物之中,主动积极地探寻事物的规律,体验其无尽的快乐和满足。在古诗词教学中,“沉浸式体验”可以调动读者的感官经验,丰富认知体验。拟以《诗经·关雎》《诗经·蒹葭》为例,运用“沉浸式体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一、“沉浸式”朗读,体验古诗词的诗意美

“沉浸式朗读”是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需读出文本内在的意境、情感、意蕴。

首先,依据古典诗歌韵律,把握朗读的肌理。《关雎》《蒹葭》两首诗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在这两首诗中将景与情、意与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跳动着生命的跃感,荡漾着无穷的诗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翻译文本,停留在讲解诗歌“写什么”的层面上,而要借助朗读,让学生沉浸到古诗词朦胧缥缈的意境之中,捕捉到那个如痴如醉的追寻者。筆者在执教时以古诗词韵律美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需读出诗歌中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学生在朗读中可感知到:这两首诗没有严格的格律规定,诗歌节奏、停顿都是在自然的朗读中形成的。同时,教师可告知学生《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以四言为主,“二二”节奏,一句中常常是最后一个字押韵,使得整首诗歌形成环状结构。

其次,搭建朗读支架,进行沉浸式朗读体验。教师可以依据古典诗歌内容,搭建合适的朗读支架,帮助学生深度体验作者的情思。具体为:(1)朗读两首诗歌标注韵脚、双声叠韵词、节奏、停顿、重音。(2)撰写两首诗的朗读脚本。(3)选择合适的配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上传到班级钉钉群。(4)班级内评选出优秀朗读作品。

在朗读任务中,学生应依据诗歌的韵律,不断地感受诗情,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触摸到诗歌生命的律动。只有在朗读中形成一定的“磁场”,才能让学生在情境、意境、诗境中探寻诗意,扩展古典诗歌学习的深度。

二、“沉浸式”活动,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沉浸式”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沉入文本,获得审美体验。在阅读古典诗歌过程中,教师可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注重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设置有效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沉浸在经典的语言环境之中。比如,学习《关雎》《蒹葭》,笔者结合文本内容,创设了如下学习情境:

振兴初中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特别举办了“徜徉诗经,诗韵永驻”活动。八年级学生以《关雎》《蒹葭》两首古诗为素材,设计袖珍版朗诵本,现特地邀请你为其设计创意插图。

该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将知识传授转化为知识运用。学生需要细读文本,选取恰当的意象入画,搭配恰当的色彩,进而赏出诗意。

其次,细化任务,有效开展活动。为了深入体验文本,教师需要在核心学习项目的基础上,细化具体学习任务,进而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以绘制《关雎》《蒹葭》朗诵本插图为例,教师可设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诗歌的“建构”走向“解构”。具体为:(1)“我”与抒情主人公对话: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将其转化为白话文;(2)“我”为诗作画:找出诗中的意象,画出两首诗歌意象的简笔画;(3)“我”为诗代言:选择其中一首诗,结合自己的体验,为画取名。三个具体任务从内容、意象、意境、情感上进行设置,需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建构诗中的“我”与当下的“我”之间的联系。

三、“沉浸式”创作,体验古诗词的内涵美

新课标指出:“注重在读写实践中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建构,进而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开深度的阅读思考,进行“沉浸式”创作。

注重读写结合,体悟古典诗歌的内涵美。在阅读中,教师需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先导,以学习主题为支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在学习《蒹葭》与《关雎》时,笔者以“漫漫寻伊人”为主题,以探究诗歌的“流动的意脉”为核心任务,巧设以下学习读写任务:(1)写出情脉:紧扣文本内容,画出作者情感意脉,写出情感变化的原因和实质;(2)写伊人:依据诗歌中的“伊人”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人物刻画;(3)寻伊人:依据诗歌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感受,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评论。有的学生围绕任务一,形成以下片段:

那一日,你衣袂翩飞,长发披肩地站立在白茫茫的水岸之边。远远地望着你,你就像那超凡出尘、飘然若仙的仙子,最后我还是没有开口,默默地选择了离开。转眼间,秋风至,凉意浓,苦苦的几个月我一直没有再遇见你,我想此时的你或许还是那身白衣、还是那头秀美的头发,或许还是站在那水中央。若隐若现、高冷俊俏地让我难以接近。

可见,阅读教学只有不断地将知识生成思维,将阅读转化为表达,才能实现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在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朗读、活动、思考,进而探寻古典诗歌的语言规律、诗意之美。

参考文献:

[1]王治天.语境化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7).

[2]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语文教学通讯,2016(9B).

作者简介:张旭东(1973—),男,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古典诗歌关雎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