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艺故事创作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2023-05-21 23:47王磊
艺术评鉴 2023年8期
关键词:原则策略

王磊

摘要:四川曲艺以其曲种多、风格异、作品丰富等特点在中国曲坛上独树一帜,其将四川方言、四川特色唱调、四川小人物的故事等元素高度凝练于多样化的叙事形式中,受到四川老百姓的喜爱与欢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四川曲艺文化传承面临着观众迭代、故事创新,以及传播传承的一系列挑战。本文在概括介绍四川曲艺的基础上,就曲艺故事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曲艺故事创作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四川曲艺  故事创作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8-0176-04

一、四川曲艺相关内容概述

(一)曲艺概况

曲艺又称为说唱艺术,指的是用口语说唱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表演艺术,由唱词、唱腔、伴奏、声乐四个部分组成。“说”是曲艺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因为只有说清楚故事的地点、背景、人物关系、心理活动等,观众才能听明白。每一句“带劲儿”的道白,都是在叙事基础上富有感情的唱和。“说”的技艺需要曲艺演员充分理解“书词”的意思,并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观众理解,对于一些特殊词汇、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要素还要加以充分解释;而“唱”则是曲艺表演中锦上添花的主要形式,凸显了曲艺作品的意蕴、音乐、情感以及艺术表现力,因此也是最能感染观众的表现手法。唱腔是优美动听且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最有力的法器,情到浓时便引吭高歌,情到酸时则深沉幽婉,能给观众带来一场余音绕梁的听觉盛宴。

如今在互联网环境中,四川曲艺文化更散发出勃勃生机,四川曲艺文化表演所具有的原始草根性、群众性与互联网的大众性、资源共享性天然契合,再加上四川曲艺作品都以短小精悍为主要叙事特点,是文艺中的“轻骑兵”,这样的叙事文本也非常符合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传播特点。随着艺术文化的兼容并蓄、百花齐放,四川曲艺文化也从民间地摊茶社走上更大的舞台,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四川曲艺概况

四川曲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到了唐宋时期,四川曲艺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且人文性更加突出,比如宋朝人岳珂就曾评价说:“蜀伶多能文,徘优率杂以经史。”清朝以后,四川曲艺逐渐在民间大范围盛行,茶馆曲艺、书馆曲艺渐渐成为四川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四川曲艺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多的乐器与曲种,包括:四川评书、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四川谐剧、四川金钱板等。

四川评书,其与北京评书、上海评书、湖北评话以及扬州评话齐名,又分为“文案”(清棚)、“武案”(擂棚)。顾名思义,“清棚”主要以说书为主,少有动作,讲究“声、辩、才、博”;而“擂棚”则多有动作配合,讲究“声、手、眼、身、步”法的搭配运用,以此起到入情入境、烘托气氛的效果。

四川扬琴,即用扬琴作为主要乐器来说唱故事,表达情感。扬琴演出一般有生、旦、净、末、丑,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著名扬琴表演艺人李德才就以“情动于衷而形于声”的表演特点被后人誉为“德派”。

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因为最初是由道士劝人向善的说唱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为伴奏乐器,也可以与扬琴、川剧相结合,表演元素与形式非常丰富,比如:贾树山创立的“贾派”就深受人们喜爱。

四川清音,又叫“唱小曲”“唱月琴”,是一种叙事体说唱音乐,月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多为一人,以方言说唱为主,讲究唱腔圆润清丽、抑扬顿挫。

四川谐剧,介于戏剧和曲艺之间的艺术形式,一人独演,全程以与虚拟人物交流来展现故事情节,以幽默风趣的方言笑料逗乐观众。

四川金钱板,以三块竹板为主要乐器,讲究打板技巧,一般由单人演唱,以唱为主。此外还有四川荷叶、蓮花落、花鼓、车灯、莲萧、盘子、方言相声等,各有特色。

二、四川曲艺故事的创作原则分析

(一)真实性

曲艺创作艺术要求具备真实性,即要求创作者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相关素材根据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进行故事概括、主题提炼和升华,打造出让受众觉得真实并乐意接受的作品。比如为突出“巴人先锋”主题,四川巴中市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同志为故事原型,基于真人真事创编推出了大型曲艺剧《周永开》,获得了一致好评,展现出非常好的推广效果。另外,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历史、名著等故事素材,需要创作者结合现实生活逻辑、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时代发展来重构故事内容,从而使说唱故事能够以真情实意打动观众,从而起到陶冶、共鸣、启迪、引领等作用。比如在扬琴、清音、竹琴里都有不少曲目,如《三英战吕布》《宝玉哭灵》《黛玉葬花》《月下盘貂》等,词曲表达情感非常真挚,让观众拍案叫绝,投入其中。艺术表达的真实性是曲艺故事创作的基础前提,基于现实生活逻辑出发的故事,才是具有正确性、自然性和现实性的好作品。

(二)人文性

曲艺是民间艺术文化的代表之一,因此也应作为人民群众心声的“唱响者”,重视故事人文性创作,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作出尊重人民感受、重视人民心声、关怀人民发展的曲艺故事。比如CCTV-3《好戏连连看》栏目播出的四川谐剧《我们的力量》,根据三线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工人精神面貌进行故事创编,反映了不同时代下工人应有的勇气、胆气和志气,也展现了工人坚持不懈与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使命,用人文性创作升华了谐剧的主旨与情怀。同时人文性还体现在通俗性方面,即让观众能听得懂。因此曲艺作品故事不能曲高和寡,更不能“只入厅堂,不入厨房”,也就是说在创作中切忌晦涩、切忌卖弄。

(三)时代性

曲艺故事创作要紧跟中国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高扬时代精神,如此才能创作出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时代之光。比如:四川方言小品《春风吹又生》《心愿》;扬琴作品《蜀道》;谐剧作品《找到你》《暖阳》;清音作品《中华医药》等大都紧扣时代主题,将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巨变以小见大地展现出来,让观众充分感受时代进步、国家发展以及生活美好。有时代性才会有共鸣,除了立足现实、坚守传统之外,还应当与国家民族命运、历史生活变迁、人民思想进步等主题结合起来,从小人物、小事件着眼,体现大情怀、大时代。

三、四川曲艺故事创作的策略分析

四川曲艺有着悠久厚实的传统,从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的四川清音、扬琴、金钱板、相书等,到20世纪30年代王永梭独创的谐剧艺术,四川曲艺以其曲种多、风格异、人才众、作品丰富等特点在曲坛上独树一帜。曲艺因为具备叙事文本短小精悍、演员与伴奏乐器数量较少的特点,也被称为“文艺轻骑兵”,对舞台、灯光、道具等要求不高,但非常重视故事内容与说唱技艺的精彩程度和韵味,因此故事和说唱技艺也成为曲艺文化广受欢迎的关键所在。故事是曲艺之基,是曲艺表演的“灵”与“肉”,只有讲好故事,观众才会有共鸣。

四川曲艺的表演重点应当放在如何讲故事(叙事)上,而不是如何抒情,但现在很多四川曲艺作品走进了这样的误区中。讲好故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故事创作要好、要新、要贴近时代与人民;另一个是故事要“讲”好,即如何将好故事用最适合的形式将其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让观众更喜闻乐见、身临其境。这是四川曲艺创作时需要注重的两个方面,也是传承曲艺文化所需重点培养的两方面素养。

(一)丰盈四川曲艺故事内容与内涵

1.体现故事中的时代责任与担当

曲艺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与时代产生同频共振,也只有深挖时代主题,彰显时代价值,才能成为新时代下乘风而上的好作品,为新时代的发展加油鼓劲,让新时代精神遍地开花,洒满人间。比如四川曲艺家协会先后打造了向祖国献礼的《爱你到永远》,反映抗美援朝的《成都家书》,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望红台》等佳作。此外,四川扬琴《守望》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罗捷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四川清音演员曾恋荣获国际说唱幽默艺术节“红狮奖”最佳艺术表演奖。在四川省曲杂木皮大赛上,嘻贰叁剧社带来的原创作品《烟火成都》获得了一等奖,从小人物、小事件着眼,歌颂奉献之美、信仰之美、创新之美,展现时代巨变,唱响时代强音。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旭东表示:“通过我们老成都的吆喝,展现时代变迁,映衬出我们时代进步,也反衬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见,越是基层曲艺展演,越要将时代精神、爱国思想、家国情怀体现出来,为社会团结、文化自信、爱国教育起到民间艺术教育与推动作用。

2.贴近四川人民的生活与心声

四川曲艺品种丰富多彩,有浓厚的四川乡土气息,在四川城乡的茶馆、书场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农村的婚庆寿庆场合,人们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表演。四川曲艺诞生于四川民间普罗大众的生活中,本就代表着四川人民心声。四川曲艺之所以能够广受四川人民群众喜爱,就因为其唱的是四川老百姓身边的事儿,品的是四川老百姓自己方言的味儿,演的是四川老百姓熟悉的劲儿,听的是四川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趣儿。如果曲艺作品脱离了群众生活,那么必将被群众所排斥。

因此,要创作好四川曲艺故事,就要倾听四川老百姓对现实生活的心声、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引起四川人民的了解兴趣和情感共鸣,才能获得他们的广泛支持与欢迎。四川曲艺故事素材要多从人民现实生活中攫取,体现出当地特色文化和习俗,比如《赶花会》《小放风筝》《布谷鸟儿咕咕叫》等作品就非常贴近老百姓生活,演唱的故事中既有意又有景。在四川曲艺的其他曲种中,接地气的作品不胜枚举,四川金钱板有《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老实话》《小菜打仗》等生动幽默的传统曲目;四川谐剧有《卖膏药》《赶汽车》《零点七》《这个孩子像谁》等;四川车灯有《懒汉与鸡蛋》;四川盘子有《三个媳妇争婆婆》等,这些作品都深受老百姓喜欢。另外,还可以结合新一代年轻受众感兴趣、释惑解疑类的故事,比如创编关于“互联网”“人际关系”“工作选择”等主题的曲艺作品,吸引观众的目光,提高他们的观看兴趣。

3.推动故事创作模式革故鼎新

俗話说“曲艺听新不听旧,戏曲听旧不听新”,指的便是曲艺演员对作品“一遍拆洗一遍新”的能力。这里的创新主要指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与表现形式创新,特别是对名著、经典曲目、传统优秀文化故事的翻新创编更要下一番工夫,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四川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推陈出新。比如以唱词优美著称的四川清音作品中,大多都根据古典诗词改编而来,《陌上桑》《蜀都吟》《锦水吟》等都化用诗词对故事内容进行创编。四川曲艺中根据典故、名著改编的曲目还有很多,不能只是单纯地将故事讲出来,更要在故事叙事文本上下功夫,比如文学水平、韵脚韵律、情感表达等都可以进行再次创新,结合时代,加入四川曲艺人新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传播形式要创新。曲艺作品要多借助新媒体平台,将优秀作品更高效、更精准地推广给新老观众,使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助推中国优秀曲艺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

(二)增强四川曲艺故事的说唱艺术效果

“说”是四川曲艺艺术中基本的表达形式,而如何灵活生动、引人入胜地“说”,非常考验曲艺人对曲艺文本的领悟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素养。比如四川经典的谐剧表演通过惟妙惟肖的“说”艺术,可以达到或振奋人心、或针砭时弊、或诙谐逗趣、或惹人泪洒当场的作用,充分彰显了谐剧不俗的表现能力。一人表演,诙谐幽默,被誉称为“一人上场,满台生辉”。

四川曲艺表演中对“唱”的技艺要求很高,不仅要叙好事,还要抒好情,比如四川扬琴唱腔要求圆润清脆、悠扬婉转,行腔娓娓动听,讲究达到“情动于衷而形于声”的境界;四川清音虽是方言演唱,但讲究字正腔圆,清丽婉转,顿挫抑扬,类似说话般歌唱,歌唱般说话。具体而言,四川曲艺人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说唱艺术效果。

1.围绕角色形象展开“说”

角色人物的形象特征是“说”不可背离的叙事基础。特别是四川评书、四川谐剧等以“说”为主的曲艺作品,一般需要通过模仿人物说话语气、性格特征等展现出活灵活现的角色形象,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角色的真实性,继而与之产生共鸣。“谐剧要演好,真的需要深入人物。”塑造王保长人物形象长达40年的四川曲艺人沈伐表示,自己能有这么多好作品,得益于与搭档一起深入人物、深入生活。因此表演者要以模拟出角色特有的语气、动作、表情,需要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出角色特性,进而丰富舞台表现力,增强艺术表现魅力。

2.科学处理叙事与抒情关系

四川曲艺往往以说唱故事为主,因此它的唱词极富叙事特征,词中既有人物,又有情节,还有故事高潮,曲折生动,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在说唱中主要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将故事内容向观众娓娓道来,在叙事完整的基础上再要求抒情、唱腔与音韵的艺术之美。

比如传统的四川扬琴注重“坐地传情”,表演者通过差异化唱法与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阐释人物情感,讲述故事,让听者身临其境。再比如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说和唱同时进行,半说半唱、似说似唱、说说唱唱,这主要就是源于曲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音乐叙事性功能,既能让歌词的意思用四川方言完整表达出来,又能凸显表演者唱腔的多变性、气息运用的自如性,以及说唱艺术的融合性,也突出了四川清音特色唱调韵味。

3.评说议论升华叙事主题

曲艺叙事的主题特征是“叙议合一”,有叙必有议,这样才算完整的曲艺故事叙事。而评说议论需要强调的是叙事者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现实主义立场,要以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人民作为基本评议的思想方针,同时还要注意彰显曲艺故事本身的现实性和人文性。

四川曲艺故事在创作中要注重评议视角,要以“真善美”的现实主义角度来建构,即对违背真善美的人物与行为就要鲜明批判,对于符合真善美的人、事、物也要给予鲜明的颂扬和支持。比如四川金钱板的经典作品《武松传》《岳飞传》《和尚认法》等,表演者虽然动作不多,但是在角色演绎时要从眉眼表情、语音语调上突出善恶分明的评议态度,充分体现出曲艺作品劝人向善、弘扬真善美,高举时代大旗,鞭笞现实之恶、辨析人性忠奸的教化与引导功能。

(三)加大四川曲艺人才培育力度

四川曲艺人学艺之前要先立德,守正扬善,这样才能将曲艺文化之魂践行在创编与演绎中。因此四川曲艺工作者与社团组织等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入行的基本标尺,在传授技艺中更要身体力行地将品德与社会责任感渗透其中,让学徒能够从老一辈的师父身上继承到爱国、敬业、良善等高尚的德行与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如此才能让曲艺之魂代代相传。

四川曲艺传承人目前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严重,四川曲艺协会、剧团以及民间社团组织应当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让更多本地年轻人看到这一艺术形式,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来学习与发扬曲艺文化。四川曲艺家协会也可以成立四川曲艺传承培训基地,组织曲艺文化演出,加大曲艺人才培育力度。

新时期四川曲艺文化在机会与挑战中不断创新与融合,也催生出一大批曲艺文化组织机构,共同推动了四川传统曲艺文化发展。

四、结语

四川曲艺诞生于民间,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拥有厚实的群众基础。而四川曲艺故事要讲好,必须注重三大方面的“好”,一是故事要“好”,曲艺作品故事创编要贴合时代发展、贴近人民心声、善于推陈出新,如此才能创编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时代曲艺精品;二是要将故事“讲”好,即增强舞台说唱的艺术效果。“说”要凸显人物形象特征,可以通过动作、表情、声调、情感的模仿与塑造,让观众感受立体化人物;“说唱”结合要注重叙事完整性与情感真实性,“评述”则用来升华曲艺主题与情怀,让曲艺表演入情入心,意蕴深远;三是要培育能创造好故事、讲好故事的接班人,这也是曲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耿波.新媒体时代曲艺还能不能“讲故事”[J].曲艺,2017(07):19-22.

[2]蔡源莉.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J].曲艺,2015(07):21-23.

[3]暴玉喜.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 叫响新时代曲艺品牌[J].曲艺,2022(05):31-33.

[4]岳奕荭.现实题材曲艺创作的“大”与“小”[J].曲艺,2022(05):58-59.

[5]郭谂墨.曲艺话本的叙事传统对中国叙事学的构建作用[J].人文天下,2021(05):45-49.

[6]张强,林宇.四川曲艺曲唱音乐与地方文化传承研究[J].四川戏剧,2021(12):139-141.

[7]孫立生.曲艺人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曲艺,2022(08):8-11.

猜你喜欢
原则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角函数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