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建议思考

2023-05-21 23:47:15刘明辉
艺术评鉴 2023年8期
关键词: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刘明辉

摘要: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一种音乐形式,民族音乐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性,其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与良好艺术品质的宝贵材料。因此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本文立足新时期民族音乐教学现状,重点提出几点助力民族音乐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教学建议。

关键词:民族音乐  本土化  教学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8-0106-04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积淀了多彩而又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外来音乐文化、流行音乐文化等冲击,影响了其在新时期的发展与传承。此时加强学校民族音乐专项教学,对传承以及发展这种独特音乐文化有积极意义。因此,应该有效应对新形势下民族音乐教学的全新形势与发展机遇,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

一、新时期民族音乐教学作用

(一)有助于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对过往时代不同民族的发展及变迁历史进行了记录,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民族音乐深受当下国内社会大众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下音乐教学实践中,民族音乐不单单是一门课程,其还可以借助自身内涵及意义来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后的传统民族文化等内容进行理解与感知,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文化的多元融合发展,民族音乐不仅需要面对国内流行音乐冲击,同样需要面临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这增加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难度。此时如果可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融合民族音乐方面的文化知识,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知识进行高效学习与理解,进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一个全新路径。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音乐核心素养

当前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是音乐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基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对其中民族精神等元素进行有效挖掘,这个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及影响。民族音乐作品大都诞生并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其本身的精神内涵丰富,涉及宗教、宫廷、人文以及民间等不同类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品鉴这些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包含的音乐文化知识,如: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心、德育品质、价值取向等,有效实现民族音乐教学的育人目标。可以说,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深入挖掘民族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与价值意义,整个教学实践强调要基于音乐知识挖掘民族精神,借助正确教学与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养成学生热爱生活等良好价值取向,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三)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构建有效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当下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其中师生乃至生生彼此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沟通是决定高质量音乐教学课堂构建的一个基本条件。而民族音乐教学可以促进他们彼此之间开展更加有效的互动交流。民族音乐表达除了歌曲演唱形式外,同样涵盖了乐器演奏等形式。而民族音乐作品中有些精神或情感的表达是无法借助西洋乐器进行实现的,只能够借助多样化民族乐器来实现。或者说,民族音乐是当下人们进行思想层面或情感层面互动交流的一种有效工具,其不仅打破了语言的局限性,还能够让师生乃至生生之间在思想层面上开展深层次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内在情感升华。比如:在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期间开展情感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产生主动求学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等良好学习观念,这些最终都可以成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期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的理念落后

作为民族音乐教学主体,民族音乐教师队伍本身教学观念的先进性是决定整体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但是随着音乐教育改革,当前许多授课教师尚未真正意识到教学改革的急迫性与必要性,一味依赖教师“引导式”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在整个民族音乐教学中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没有及时迎合新时代的全新教学理念与思想变化潮流与趋势,导致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最终的民族音乐教学效果。比如:在授课中只注重专业民族音乐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德育、美育等这些方面知识的渗透,这样必然会因为落后的教學观念而直接影响民族音乐教学水平。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民族音乐教学基础是健全的课程体系,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充足性与合理性会对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实效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现阶段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仍旧是对整体课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核心问题之一,如: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所用教材内容多是由“小众音乐”构成的,缺乏全新音乐内容。许多民族音乐教学都只使用了老旧的音乐教材,不懂得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来及时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这样的现象必然会直接影响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又或者,现有的民族音乐教学中所用的教材内容本身主要是以强硬的方式同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的,没有考虑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民族音乐教材内容体系同样会对最终的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学方法单一

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是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中最为突出及显著的一个关键教学因素,具体体现在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方法及路径等,它们会对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产生极大影响。随着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外来西方音乐文化与日韩音乐文化等都对国内民族音乐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现阶段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对西方音乐的授课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模仿,甚至在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直接采用了欧美音乐作品来进行实例分析或者鉴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高效学习民族音乐教学知识的兴趣,最终会因为单一化教学方法而直接影响民族音乐教学整体质量。在实际教学中一味地注重灌输“填鸭式”教学理念,却不懂得考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学生自学相关民族音乐知识的效果,必然会因为教学方法单一而直接影响整体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或者互动讨论的机会,并且在集体课中一味地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民族音乐教学最终整体水平。

(四)重理论轻实践

纵观现阶段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可以发现,整个教学实践还存在另一个突出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即平时授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讲解上,没有重视设计与实施实践活动,这会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二者之间的结合不到位,直接影响最终的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在对民族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學生自身的专业音乐理论知识有限,无法对具体的民族音乐表现过程进行系统化和全面化了解,而民族音乐方面的专业人才与设备缺乏也是直接影响现阶段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比如:现阶段许多学校领导并没有给予民族音乐教学足够重视,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条件创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种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教学实践指导及开展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对最终的教学实践成效带来不利影响。

三、新时期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学行为及成果的“先决条件”,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与否至关重要。在音乐文化呈现为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民族音乐面临着持续更新及升级的全新形势,此时如果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思想,那么必然会因为采用的教学理念不先进或者过于陈旧的问题而对最终的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教学理念内涵丰富,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宏观层面出发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健全的音乐教学认知体系,避免因为教学理念陈旧或不足而直接对最终的民族音乐教学实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期间,要加快构建动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念,可以结合民族音乐教学实际情况来动态化调整整体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及意识,保证当前民族音乐教学中所贯彻落实及实施的先进民族音乐教学理念,这样方可指导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更加高效、有序推进。

例如:在对民族音乐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时,需要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进行确立,之后立足于课程课时安排,从教学课程内容设计等多方面出发来对整个民族音乐教学的核心观念体系进行有效构建与合理调整,保证可以对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开展的目的、计划等进行针对性强化,使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条不紊、顺利进行。实际上,民族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音乐核心素养,不是要对学生音乐方面的内在潜力进行持续挖掘,而是要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内在品位进行提升,开阔学生视野,力求借此来助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理念与思想引导下,学校要懂得立足当前自身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充分挖掘一切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助力音乐教学效率得以顺利提升。此外,学校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相关指导者或者领导者要懂得挖掘及利用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学资源,对民族音乐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及调整,必要时候可以充分引进及运用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之后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需求来对这些引进的外来教育理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整个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整体民族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健全课程体系

为了保障民族音乐教学活动高效开展,需要加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设计,借助健全的课程体系构建来支持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开展,避免因为民族音乐教学缺乏充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支持而影响最终的民族音乐课程内容实施成效。因此,在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中,要结合现有学校音乐教学资源,结合民族音乐教学需求,本着对内优化、对外引进的原则来对优秀的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将它们集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这样就可以借助这些民族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贯彻落实来指导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向前推进,突破实际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难点与困境,摆脱现有的各方面发展桎梏,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解放,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高效实施,最终使课程教学实施成效得到提升。

例如:在构建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时,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以民族情感或语言为主题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将它们有效整合到实际实施的课程体系当中,有效挖掘及整合一些鲜活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色以及优势等进行亲身体会及感受,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碰到西方国家的古典音乐知识的时候不再产生妄自菲薄的情感,而是开始对国内民族音乐逐渐产生自豪感与自信心。但是这个整合课程内容的过程需要注意做好相关责任人的配置工作,保证他们可以认真负责地对民族音乐内容进行有效挖掘及使用。与此同时,还可以认真挑选一些具有民族音乐传授经验的资深授课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在音乐教材内容体系中融入先进音乐观念,提高整体的音乐知识渗透效果。此外,在课程教材内容设计时,也要注意结合平时的民族音乐教学需求来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是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贯穿民族音乐方面的先进教育理念。比如:可以将民族音乐方面的相关课程知识贯穿于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术理论课程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知识中,同时要注意对不同课程教学中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分配及应用,这样可以发挥课程内容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无论如何,整合课程内容体系都要注意保证相关课程内容实施的流畅性,增加趣味性比较强的音乐素材,强化相关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避免因为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而影响课程知识整体实效。

(三)注重丰富教学方法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为了突破音乐教学的困境,彻底解决当前音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低下、音乐素养培养不到位等一些突出的教学问题,就需要迎合音乐专业发展趋势与潮流,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下功夫,力求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来支持整个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在确定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期间,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传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要保证民族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在恰当教学手段支持下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渗透,保证专业课程知识传授的顺畅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即要保证所用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实际民族音乐课堂授课或者其他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本身在音乐水平、音乐能力、音乐喜好、音乐素养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只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那么其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在民族音乐教学期间,针对不同形式的音乐以及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际授课阶段摒弃以往统一套用西方国家音乐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惯例,采用差异化、个性化以及多样性的授课方法,尽可能采取那些“接地气”的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辅助學生对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知识点进行高效理解与学习。除了对小组合作法等这些线下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及完善之外,同样要注意打通线上教学渠道,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来对民族音乐课程进行讲解与灌输。以民族音乐鉴赏课知识点讲授为例,在实际的授课中打破传统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欣赏各种民族音乐作品的讲授式教学法的束缚,灵活采用微课、专题知识研究、微讲座活动、翻转课堂、戏剧表演或者专题讲座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鉴赏课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准备充足的表演时间与空间,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行高效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使他们全身心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四)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单纯通过理论知识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及指导,借助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之间的有机结合来真正锻炼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让他们可以在参与各种各样民族音乐实践活动期间持续锻炼,发展自身的音乐表演技能。因此,民族音乐教学期间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手段与方法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校内外民族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满足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需求。但是无论何种实践活动,都需要保证学生参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例如:在校庆、校运动会、迎新晚会等这些校内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表演民族音乐相关作品。民族音乐作品表演实践,既可以锻炼其自身的歌唱表演能力,同时也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整个实践活动有条不紊,顺利进行,这样可以对整体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开展质量进行全面化控制。又或者,可以结合社会上一些音乐表演实践机会,指导和鼓励学生敢于主动参与社会上各种各样有关民族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比如:公共体育场的表演活动,或者一些社会组织的音乐舞蹈类的表演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锻炼学生音乐技能,提高他们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总之,民族音乐教学是新时期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会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养成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在开展新时期音乐专业民族音乐教学期间,主要存在教学理念落后、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和重理论轻实践等几个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健全课程体系、注重丰富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这几个方面的教学对策,落实这些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互联网时代下民族音乐的传播路径探析[J].艺术评鉴,2022(05):24-27.

[2]周贞.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路径探寻[J].艺术评鉴,2022(16):130-133.

[3]李爽霞.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民族音乐教学的场域空间思考[J].音乐生活,2021(06):47-49.

[4]包旭萍.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89-290.

[5]袁衍明.基于深度学习的民族音乐教学探析[J].中国音乐教育,2022(05):22-29.

[6]关睿.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作用及教学实践[J].戏剧之家,2022(06):107-108.

[7]崔琦,羡涛.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开展中的问题与完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0):213-215.

[8]张京.高校民族音乐传承素养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改革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16):259.

[9]叶倩倩.高校音乐鉴赏课中民族音乐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J].戏剧之家,2021(34):107-108.

[10]梁书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的互融发展[J].艺术评鉴,2022(08):5-8.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工程,项目名称: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编号:WJ-RCPY-005;本文为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名称:幼儿舞蹈教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编号:WB-RHFZ-030。

猜你喜欢
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24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18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53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9:10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