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艾宁
“《别慌》话剧从组织到演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挖掘与释放图书内容价值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
4 月15 日下午,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话剧《别慌》在清华大学大礼堂拉开帷幕。
该话剧根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别慌》改编而成。这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讲述了一名孤独症少年,在老师们的教育下,在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志为社会服务,投身养老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收获爱情的故事。而话剧《别慌》作为一个具象化的载体,鲜活地展现了老师陪伴孩子的1000 多个日日夜夜,直入人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宗俊峰表示:“《别慌》话剧从组织到演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挖掘与释放图书内容价值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出版社希冀借助此次探索,全面挖掘该书的内容价值,充分释放《别慌》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唤醒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对我国特殊教育的更多关注,以此为我国特殊教育的更大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将《别慌》改编成话剧最初是谁的想法?什么类型的书适合改编成话剧?将书改编成话剧对图书销售能带来多大助益?带着这些问题,《出版人》杂志专访了《别慌》责任编辑杨爱臣和话剧《别慌》的编剧、导演向东佳,揭开清华社深挖图书内容价值背后的故事。
《出版人》:您为什么选择出版《别慌》这部书?在编辑过程中有怎样的收获?
杨爱臣:感谢我社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宗俊峰的信任,安排我做《别慌》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孤独症儿童群体”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别慌》作为真实的案例,有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初读书稿感觉有些艰涩,然而,字里行间透着爱与温暖。我也曾到特殊学校向校长、班主任老师进行学习,与孤独症孩子家长交流,看孩子们上课,认真地观察他们。我才知道,为了这个群体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我才明白,孩子家长和特殊学校的老师们是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我想要出好这本书,让更多的家长看到希望。书稿改了十几稿,我和作者反复交流,复审和终审老师严格把关,党委审读更是一丝不苟,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
《出版人》:将《别慌》改编成话剧最初是谁的想法?
杨爱臣:我作为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出版之春朗诵艺术团的副团长,每年都组织朗诵会并登台演出。因此,把书读出来已经成为习惯。在《别慌》编辑加工过程中,我会情不自禁读书,发现有些片段太精彩了,本就是话剧的台词。我的想法得到了中国编辑学会郝振省会长、孙文科副会长、朱琳君副秘书长的支持。我和清华大学教工剧艺社谭画新老师、作者叶志刚老师讨论,结果一拍即合,谭画新老师很爽快地答应做编剧和导演。可是不久,谭画新老师因病住院,清华附中向东佳老师迅速接棒。《别慌》作者叶志刚老师是一个坚定执着的人,话剧《别慌》的周围更是聚集了一大群可爱的人,他们有情怀、有爱心、有担当,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关心社会发展进步。他们不辞辛苦,无惧艰难。这种力量逐渐汇成一股暖流,推着我这个责任编辑,与大家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就了话剧《别慌》。
《出版人》:将书改编成话剧,对图书销售带来了多大的助益?您认为这是一个可复制的宣发方式吗?
杨爱臣:我希望本剧能够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事实上,这种宣发方式我们早在2017 年和2019 年就先后尝试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说到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下此次话剧《别慌》展演系列文化活动的主创团队成员,除我以外还有李东航、沈波、李兆君、扶意寒,均为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线编辑及市场营销主管或骨干。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积多年编辑出版营销策划之经验,秉持“提升编辑综合能力、创新图书营销方式、探索立体出版新模式”的理念,团结协作,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图书出版为圆心,成功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17 年,以诗歌集《守望惟霞》为基础,成功策划实施“紫荆清韵——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香港培侨中学);2019年,以书画作品《百扇语意》为基础,成功策划实施“紫荆清韵——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清华大学艺术展”(香港国家图书馆)等大型活动。本次话剧《别慌》系列文化活动,是主创团队第三次联手合作,旨在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祖国大地上播撒爱与希望。
《出版人》:为什么您乐于改编《别慌》这本书?
向东佳:我乐于改编《别慌》这本书,希望该话剧能够成为精品,能够对青少年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具体原因有五点:第一,我希望唤醒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我国的特殊教育领域;第二,我希望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关注与培养,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三,希望能够给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儿童家长一些启发,更希望世人对这一群体有更多的关怀;第四,希望话剧的形式,能成为挖掘与释放图书内容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扩大图书重要主旨的影响范围,进一步促进出版业的品牌文化建设;第五,希望世人能够深入探究教育的本质,引发人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现在的孩子有哪些问题?他们缺失了什么?是什么原因所致?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家长该怎么办?医生有何良方?老师有何防范措施?老师该如何引导孩子?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引导,等等。
《出版人》:改编的过程中最有难度的部分是什么?通常来说,什么类型的书适合改编成话剧?
向东佳:在改编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剧情的确定。《别慌》原著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教育日记的形式,附录部分有大量纪实性的文字,即每一天所做事情的例举。这中间,不乏重复性的内容。而整本书近32 万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剔除重复的情节内容,挖掘出有意义的事件,并进行合理的编排与逻辑上的处理,是本剧最大的困难。我采取的方法,是先确定话剧要体现的几大主题,在此基础上去合理选择,最终确定了现在呈现的剧本内容。
当然,主题如何确定,同样是有难度的。原著可以衍生出很多值得关注的话题,在这众多的话题中,如何确定既有感性的主题,又富有哲理意义的主题,是我在改编中始终纠结的难点。其中,连带着还要考虑,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意味的主题,既便于演员表达,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一般来说,叙事性强、情节脉络清晰、人物关系明了的作品便于改编成话剧。
《出版人》:排练这部话剧的过程顺利吗?中间发生过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向东佳:我的主业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教师,首要的工作是将书教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我安排的排练时间是在周四的晚上6:30—9:30 和周日的上午8:30—11:30。
在排演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是很有文化情怀的出版人,自始至终支持鼓励我们完成这部剧;本书的责任编辑和该剧的制作人杨爱臣老师,在生病的情况下,多次观看我们的排练,给我们提供一切支持与帮助;该剧的制作人沈波老师、宣传统筹扶意寒老师、小雪的扮演者张昕瑶老师的孩子都很小,他们放弃照顾孩子的时间,每次按时到排练地点;所有演员,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同志,都能够排除各种困难,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旷一次排练,认真琢磨剧本和人物。不仅如此,所有演员,秉着谦逊的态度,相互切磋,彼此帮助,同心协力,就是为了呈现出最优异的演出状态,确实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