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建设制造强国,东北地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多变的复杂局面,东北地区坚定不移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东北制造重新焕发新活力,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全面振兴前景广阔。
一、在全面振兴的奋进征程中,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大国重器”作用更加显著
十八大以来,东北制造“上天入海”,高端装备“大国重器”竞相涌现,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水下滑翔机、高端数控机床、燃气轮机、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超超临界燃煤锅炉等一批高端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皇冠上的明珠,为支撑保障国家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沈飞歼-15舰载战斗机批量生产,哈飞研制AC352E高原型直升机并实现首飞,“辽宁舰”入列、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有力维护了国家国防安全。沈鼓集团成功研制百万吨级乙烯“三机”压缩机,中国一重“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投入商业运行,哈电集团自主研制成功“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四代核电世界首台蒸汽发生器等,为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技术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十八大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0年东北地区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49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1.3%。制造业创新产出数量质量双提升。2020年,东北地区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30229件,比2012年增长90.8%。其中,有效发明专利达43744件,比2012年增长3.4倍。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关键材料领域,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与嘉晨集团联合研发的“超纯镁”成功实现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吉林化纤集团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基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东北轻合金成功研制大量高强、高韧、高耐蚀性铝合金材料,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关键部位。核心零部件领域,中国一重承担制造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三)“新字号”发展动力十足
东北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依托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全面振兴增添关键力量。2020年,东北地区孵化器内企业和在孵企业分别达到17414家和14882家,比2016年增长了58.1%和61.2%。东北地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人工智能、太空、新能源、生物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新企业、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沈阳依托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技基础,加快构建IC装备产业链,培育了富创、新松、中科仪、芯源微、拓荆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已经形成了薄膜沉积、涂胶显影、湿法刻蚀、清洗机等整机批量生产能力,具备机械手、反应腔、真空干泵、控制软件、SOI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产业配套体系。长春、哈尔滨积极推动太空科技成果转移孵化,培育了长光卫星、长光宇航、长光辰芯、哈工大卫星等一批商业航天企业,已经具备通信、导航、遥感微小卫星批量化设计、制造及在轨交付能力,发展前景广阔。大连大力扶持数字经济发展,集聚了SK海力士、文思海辉、芯冠科技、达利凯普、中盈科技等大批龙头企业,培育了“长征云”“擎起网”“冰山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
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赋能东北制造成效显著。汽车、航空航天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制造体系加速形成,钢铁、石化产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在线检测和控制,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加速推进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制造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20年,东北地区累计建设5G基站5.4万个左右,涌现出沈阳华晨宝马智能工厂、长春红旗数字工厂、哈尔滨哈电集团发电机冲片自动叠装车间数字化车间、鞍山鞍钢“5G工业专网+智慧炼钢”系统等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很强的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五)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
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2021年东北地区累计建成16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5种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7条国家级绿色供应链。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制造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大幅减少,2020年东北地区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8.8万吨和43.0万吨,比2012年减少了83.4%和62.7%;工业废水排放量显著减少,2020年东北地区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工业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4.4万吨和0.2万吨,比2012年减少了84.2%和89.7%。
二、展望未来,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再创新篇章
(一)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
东北地区创新资源富集,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支撑制造业发展不足。应持续营造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巩固提升制造业大国重器优势,不断开辟制造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依托沈阳自动化所、金属所,大连化物所,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及高校等科技创新资源,以解决制造业创新链关键环节核心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加强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部署,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的活力动力,加强对东北地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加大对制造等领域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壮大技能人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聚焦制造业创新發展,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汽车电子、新材料、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载体建设,推动本地科技创新成果向制造业领域转移转化。
(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当前,东北地区制造业仍存在产业链不强、供应链不畅、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低等问题,应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筑牢大国重器安全底气。加快构建高标准的产业基础体系,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基础材料、零部件和软件企业与产业链下游应用企业协同攻关突破,重点提高基础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实施重点行业“链长制”计划,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围绕航空航天、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能源装备、高端船舶、海工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建链补链强链,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聚焦终端产品制造工艺、关键设备、材料、设计工具研制,突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动机、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等核心设备及零部件研制,尽快形成本地化配套能力。
(三)重塑优化制造生产方式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的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在制造业的应用仍需加强,“双碳”约束趋紧,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不足。应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研制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开发工业软件,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快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大力推进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加快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制造业用能结构,强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建设绿色安全制造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发绿色产品,提升东北制造绿色化水平。拓展东北制造业价值链,引导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共享制造、众包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
(四)重塑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东北地区制造业应加快深度融入参与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区域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制造业开放合作新优势。深化与对口合作省市制造业协同发展,融入参与东部沿海地区世界级产业链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协作,持续承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制造业转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与RCEP成员国地方产业合作,支持电力装备、石油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骨干企业与俄罗斯、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装备合作。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加强与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加强与德国等欧洲制造業发达国家,推动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一批合作项目。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