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如何逆风翻盘

2023-05-17 03:39王建
新闻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融媒体主持人

王建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节目为例,从主持人、节目内容及采编人员的角度,就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剖析,总结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制胜之道。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主持人;采编人员;内容制作;融媒体

电视民生新闻有过辉煌,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观众大量流失,转向了新媒体端,很多人家中的电视一年也开不了几次,成了摆设。现存的观众大多是老年人,但也在铺天盖地的短视频影响下,不断转向手机。电视人需要痛定思痛,想方设法留住老年观众和吸引年轻观众。

一、主持人应当成为直面观众的急先锋

(一)和观众拉近距离

1.放低姿态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放低姿态,首要具备的素质是亲切感。民生新闻的优势在于亲民,主持人作为直接面对观众的节目形象代言人,是观众对节目的第一印象,也是决定他是否观看节目的一个关键所在。试想,观众打开电视,看到一个面无表情、照本宣科的主持人,不换台才怪。主持人要像和邻居或朋友拉家常一样,把身边的事情与观众一起分享;主持人的情感要和节目紧密相连,表情要丰富,不能做一个呆板的“读字机器”。

2.不怕“出丑”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曾报道过一个卖菜少年郎,说的是一个14岁的男孩,他的父母身患重病,为了生活,他起早贪黑独自到批发市场批发蔬菜,再用平板车拉到菜市场卖,一个人用单薄的肩膀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尤其是他在路上遇到一群上学的孩子,一边是无忧无虑,一边是身兼重担,那种场景让人心酸。

主持人看到节目内容时,被孩子的苦难和坚强打动,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声音颤抖,在这种状态下她面对镜头表述着内心的感受。虽然从形象上来说,并不好看,甚至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次“直播事故”,但泪水是最真情实感的表达,它让节目充满了温度和人文关怀。观众并没有因此责怪她不专业,反而觉得她是个性情中人,有一颗柔软的心,也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让这个男孩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实际帮助。

3.有人情味

民生新聞本是展现世间百态的节目,主持人是情感的重要载体,实现节目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主持人有了真情实感,才不会游离于新闻稿件之外,主持状态才能根据稿件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要让观众感同身受,主持人就要有人情味,而不是让观众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电视屏幕。

(二)“播”新闻变成“说”新闻

民生新闻不能称作“播”,而应该是“说”。主持人要将新闻说得立体形象,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就要求主持人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让观众沉浸其中,同时增强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1.说新闻要把握好语气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气是指说话的口气,而口气在这里的含义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语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大,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说,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新闻中也是如此。主持人要结合新闻本身,用对语气,不要让观众产生歧义。比如说某某人真有才,用赞许的语气来说,就是表扬,但是用讽刺的语气来说,就变成了批评。如果主持人只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读,就无法说出新闻的内涵和意义。

投诉曝光类新闻,播报时语气要严肃,体现力度以及立场;情感类新闻,要用平缓轻柔的语气来说,带着情感的渗透,和节目内容发展同步;突发类新闻,要有紧迫感,不能慢条斯理,更不能面露微笑;趣闻类新闻,要用轻松的语气来说,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愉悦,愿意继续往下看。

2.用对重音

主持人切忌平铺直叙地播报,要抑扬顿挫,用不同的重音来区分各类新闻。比如“这个村委会主任居然在村民低保上弄虚作假”,这句话的重音应该在“居然”和“弄虚作假”上,“居然”表达一种愤懑,“弄虚作假”表达事情的本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用对了语气和重音,这种“说”的方式,会让节目变得更加鲜活和自然,也让观众了解到节目的重点。

(三)妆容和服装要符合节目特质

电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不同,主持人服装既不能太正式,也不能太花哨,男主持人以穿衬衫、西装、马甲等为主,女主持可以增加一些小装饰,显得庄重而不呆板,让人亲近而不疏离。服装还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果一成不变,会让观众产生割裂感,好像大家不是处在同一个时空。

在特定节日或者重大会议期间,主持人可以穿比较鲜艳的服装。在春节期间,可以穿传统服装,与喜庆气氛契合;在重大灾害或者意外事件期间,穿黑色、灰色的服装,以示庄重。

不论在何时,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都不能浓妆艳抹、标新立异,以淡妆为宜,要端庄大方。

二、节目内容要零距离贴近观众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刚出现的时候,大多报道些家长里短,及车祸之类的突发新闻,随着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增快,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发布已经严重滞后,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在内容上下功夫,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一)及时呈现观众的反馈

现在大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有热线电话,观众可以拨打电话对节目内容进行反馈,但是这有一个缺点,就是无法及时在电视上呈现出来,达不到观众的心理预期。栏目可以开通其它渠道,比如网络账号、短信平台等,观众在节目直播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发送关于新闻内容的评论到网络账号和短信平台上,导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让主持人播报,这样观众会有种直接和主持人对话的感觉,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视,对于节目也会更加认同。

(二)架设求助者和观众间的桥梁

一些求助类报道,节目要在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把他的手机号码播送出去,减少通过栏目转达的时间,让观众可以和求助者直接联系。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的报道《拴在“橛子”上的男孩》,关注一个身患癫痫的男孩,爸爸因为要出去干活,没办法带着他,只好把他拴在家门口的橛子上,节目在结尾部分放上了男孩爸爸的手机号码,很多观众看了之后,都很心疼这个孩子,直接联系他的爸爸。他的爸爸当晚就收到了两万多元的捐款。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观众反馈渠道,这是很难做到的。

(三)内容要紧跟热点

现在的观众见多识广,普通新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栏目要多从网络上了解观众的兴趣点,内容紧跟热点,并且以热点为中心进行发散,制作相应的节目集中播出。

三、采编人员是节目发展的根基

采编人员是节目的生产者和把关者,他们是否用心,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的高低。

(一)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交心

记者在采访时,要多融入场景,而不是正襟危坐地采访,那样采访对象会觉得拘束、不自然,很难说出心里话。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的公益活动映山红助学行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募捐书籍,为他们征集体育、美术老师。记者走到这些孩子中间,跟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回家,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一次记者问一个家境不好的女孩,没有书看是什么感觉?女孩的内心被触动了,一边流泪,一边说:“别人有书看我没有书看,就像别人有饭吃,我没有饭吃一样难受。”这句话直击人心,让人震撼。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女孩是说不出这句话的,如果不是在相处中信赖记者,女孩也不会打开心扉。这句话被用在了节目中,并且着重提及,节目播出之后,打动了很多观众,他们纷纷给她捐书。

另外,还有公益行动“我帮瓜农卖西瓜”,号召大家多买一个瓜,好让瓜农早回家。记者现场为瓜农卖瓜,卖力吆喝,和顾客做着各种互动,既带动了西瓜的销售,也为栏目做了宣传推广,一举两得。

(二)记者现场掌控能力要强

民生新闻中涉及很多突发类新闻,没有太多的时间让记者提前介入,记者在到达现场后,往往需要做直播连线,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迅速把信息传播出去。

1.找到当事人

突发事件的现场比较混乱,人员也很多,如果是当事人打的热线电话,记者到了现场就要立马找到他;如果是旁观者打的电话,就要在現场多询问;如果是车祸,可以找交警询问;如果是意外事件,可以找警察。

2.寻找目击者

目击者是突发新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离现场最近,看到的最多,他们的讲述可以让节目更充实,但是他们的话可以引述,不能作为结论,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会带有个人揣测,需要相关部门的调查才能进一步确认。

3.迅速组织语言

记者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是碎片化的,要迅速在脑海里理出思路,把事情前因后果用语言串联起来,通过现场直播连线的方式,流畅表述出来,才能更好地传递给观众。

四、编辑要进行有效编排和拓展

(一)要有深刻的点评

一条新闻播完之后,如果直接开始播报下一条,有时会给观众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显得太过仓促没有力度,要增加一些精准、深刻的点评。

民生新闻节目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播报,而忽视了对新闻价值的挖掘,有力的点评,能提升节目的思想高度,引发观众的共鸣,观众会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让观众有种遇到同道中人的感觉,才会惺惺相惜。

(二)有效利用短视频

在短视频时代,不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景区商场,几乎人人都在用手机不停刷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很多地方都通了网络,城乡之间的上网差距不断缩小,另外老年群体也加速融入网络社会,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村民和老人,在电视受众群体中都占了很大的比例,把他们留下来,收视率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在节目播出之前,编辑可以选取其中比较重要或者有意思的片段,发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网友,然后引流到大屏上。比如安徽经视《第一时间》采访一家公司因为员工迟到扣工资,本来事不大,但是记者采访公司负责人的时候,他却脱口而出一个“滚”字,傲慢又嚣张。这段素材被编辑首先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出,形成一个持续的热点。这种改变,让一个地面频道节目,不再局限于省内,而是在全国网友中打响了知名度。编辑督促记者一路追踪下去,最终该公司负责人出面道歉。

除此之外,很多观众因为节目播出的时候,没有看电视,安徽经视《第一时间》就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同步直播,观众可以通过手机观看。在节目播出之后,编辑还将单个节目剪辑出来,同样放在短视频平台上,让网友们观看、评论。这些举措,对于留住老观众、拓展新观众,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有危机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有着辉煌的过去,以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为例,一到播出时间,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传出“紧随第一时间 生活天天新鲜”的宣传语,一家老小围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观看,几位主持人也都家喻户晓。尽管后来同质化节目频出,加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第一时间》栏目没有固步自封,不断创新,依然稳居同时段地面频道收视率第一,并且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有近千万粉丝。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栏目一直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努力让电视民生新闻持续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付程.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智峰,禹成明,袁胜.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1[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融媒体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