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姿颖
曲艺是与人民群众最为贴近的、能最快速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传统艺术形式,无论是庆典、节日还是晚会,都少不了曲艺表演。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各种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内容丰富,方式新颖,而传统的曲艺发展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民群众的要求。面对困境,传统曲艺需要借助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载体加强传承传播,而当今时代最贴近群众的传播载体是新媒体,它传播力量强、影响范围广,但它同时也是“双刃剑”,也有可能影响曲艺的本真性,因此需要探索合适的路径,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曲艺与现代传媒有机融合,助力曲艺发展传承。本文基于曲艺面临的现状与困境,结合笔者曲艺工作实践,就新媒体与曲艺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助力曲艺摆脱传播困境。
近年来,曲艺这门传统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挑战。如曾被宁波称为“一流书场、曲艺之家”的民乐剧场,曾经座无虚席,如今观众却寥寥无几。大量优秀的传统曲艺作品随着高龄曲艺人的去世面临着“人亡声歇”的局面,许多优秀的曲艺作品还来不及记录和整理已悄然消失,曲艺人青黄不接。曲艺演出和展示长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固定的演员在固定的场所演出给固定的人看,受众面非常窄,无法吸引当代年轻人将热情放到曲艺上来。
(一)传播人群全面普及
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生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模式,媒介传播的内容逐渐成为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形成的主要源泉。智能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移动手机进行线上操作,新媒体受众群体不断增加,新媒体的共享性被广泛应用和关注,这为曲艺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二)传播内容丰富多元
当下无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现代传媒具有数字化、社交化、网络化的特点,给新时期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出现并迅速普及,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趋向多元化。随着受众群体的大量增加,这些交流平台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传播的内容也从最开始的文字到如今涵盖图文、声音、短视频、直播等,不断丰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双向互动交流便捷
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超强的交互性,民众交流极其便捷。如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上面,公众既可以制作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送者,既是信息的来源地也是信息的参与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信息双向互动流通。
具有上述特点的新媒体为曲艺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新媒体平台,使曲艺知识、曲艺人和曲艺作品的宣传推广变得更加快捷,同时也促进曲艺自身的发展变革。
(一)利用新媒体与民众产生互动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曲艺传播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曲艺传播要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与大众互动。曲艺的传播不仅需要依靠传统媒体,更要通过社交媒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做进一步的传播。如今,我们已经从以传统媒体为主转向以社交媒体为主,努力让参与者人人创造,人人分享。群文工作者可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概念通过身边热爱曲艺的社区群体、曲协会员进行有效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能够展现表现细节的变化,还很容易接收到各位观众的实时意见,方便作品可以及时修改或进行二度创作。另外,通过各类自媒体,可以将原来难以登上主流媒体的作品通过科技手段展现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上,供大家有机选择、便捷欣赏,更好地达到曲艺普及的效果。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承传统曲艺
新媒体也是受众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因此可以鼓励年轻人开辟曲艺自媒体,通过与粉丝互动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新媒体上的互动,也是创作者接触生活和观众的重要窗口,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自己创作修改文本,做好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与协调。比如,新媒体给予我们更多展示的窗口和更多表现为“赞”的“掌声”,在新媒体上看到自己创作的文本被表达得惟妙惟肖,看到粉丝不断增长并给予热情回应和支持,看到自己指导的学员在网络媒体上从不敢说话到能够独立完成小段演出,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和欣慰感是非常特别的,而且这些成就随着分享逐步传播和扩展,一方面拓展了传统曲艺的表演舞台,另一方面扩大了它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三)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曲艺作品
新媒体承载着当前最新最广的资讯信息,活跃着人们的思想和需求,可以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创作内容。在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曲艺文本创作中,采用“旧瓶加新酒”的方式,以现代的生活态度、思维模式和表现方式再创作传统经典文本,赋予其时代性,这也是一种典型意义的创新。如小品《爱情故事》,其打破了常规的曲艺作品表现形式,将作品融入现代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通过设置舞台背景屏幕,屏幕画面与曲本内容相呼应,设置综合沉浸式互动环节,等等。这些创新形式令观众眼前一亮,观赏体验出乎意料,突破了传统曲艺固化思维,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国家及省级多个专业奖项。再如2023年创排的四明南词《空棺之秘》,首先,在名字上就借鉴了新媒体爆红的标题文案特点,达到了让人一听关键词就想看下去的效果。其次,将曲本中5段唱段制作成短视频,原唱、伴奏同时投放到各个新媒体平台,吸引线上观众进行模仿互动,并从中“捕捉”到有一定曲艺天赋的爱好者,为曲艺传承新人做铺垫。这一尝试成功推广了方言和四明南词传唱,给传统曲艺打开了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创作方式上也可以创新。目前社交网络上流行“众筹”,通过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曲艺作品的创作也适用众筹,通过在网络平台和网络媒体上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人一起来创作一个命题曲本,以“合伙人”的形式颠覆原有的创作模式,做成“文化众筹”,这种群策群力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比如宁波市曲艺家协会2023年举办的宁波市第十届故事会,结合镇海招宝山街道联合开展,用街道力量的“筹”资金,整合协会创作力量的“众”思维创作镇海故事,并将每一个创作完成后的故事制作成小视频,在官网上进行网络投票和展示,不但提升了曲艺创作和展示的范围,同时还用曲艺方式讲好了镇海故事,这就是“文化众筹”带来的“多赢效应”。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参赛展演
参赛展演是传承和发扬曲艺的重要动力,而新媒体为曲艺展现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开办曲艺新媒体交流社区,不需要固定的场地,不需要巡演,通过网络就可以深入基层,为更多喜爱曲艺的朋友带去欢乐,进而扩大其影响力。新媒体的助力,逐渐改善了曲艺的境遇,使曲艺有了更好的生长环境,给予了曲艺应有的地位,鼓舞了专业和业余曲艺工作者,使他们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新媒体还活跃了文化市场曲艺氛围,让曲艺爱好者可以“口袋装曲艺、掌上看曲艺、云间扬曲艺”,对于富有家乡风味的曲种,如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唱新闻和宁波评话等,在宣传新人新事方面,当地民众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这等于直接把文化种到了群众的心田上。与此同时,在保证活动和宣传效果的基础上,还可节约文化策划和承办部门的活动开支,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全国性非遗曲艺盛会——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这届活动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开展,探索建立了非遗曲艺展演传播的新模式。首先,从全国127个大项的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选出258个优秀作品制作视频,时长累计8000小时,在各类宣传网站、直播平台做好内容分发,为活动前期营造了浓烈氛围。其次,在启动仪式暨开幕晚会上,通过央视频、快手、宁聚等新媒体在现场进行了视频直播,曝光累计达到1800万人次,完全超出传统传播方式所能够达到的曝光量和互动率。另外,以“线上全覆盖、线下重引流”概念为主导,融入了曲艺传承发展论坛、曲艺课堂“四进”活动,曲艺公开课、第七届“阿拉非遗汇”等线下活动,累计覆盖人员达到3萬人次,有效推动了浙江省首家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授牌,开展每年150场次曲艺书场的重新振兴铺垫工作。非遗曲艺周的顺利开展不但结合应用了新媒体短视频展播互动平台,节省了集合群众看演出的时间、精力和费用,还扩大了曲艺受众面,努力实现让全世界共享中国曲艺大餐。
综上所述,曲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新媒体是当今时代大势所趋,通过新媒体与曲艺的良性结合,可以使曲艺获得更好发展,也能在民众中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曲艺行业中来,生产更多优秀的曲艺作品,逐步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摆脱困境,在新时代获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冲:《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圆满落幕 线上全覆盖线下活动更精彩》,《江南游报》,2020年10月15日,00008版。
[2]梁立明:《探究新媒体现状及发展现状趋势》,《记者观察(中)》,2020年第2期,第60页。
(责任编辑/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