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海 王天泽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民族地区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1]“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民族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关键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这指明了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导向、以协同发展为准则、以开放发展为手段、以共享发展为共识,建立起完备的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深入把握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结构,剖析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探寻推进路向,这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以教育本体、教育体制、教育伦理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可概括为回归教育本真,实现人民群众向往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优化教育生态,完善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消解教育矛盾,促进教育发展优质均衡。
党的二十大提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为有效推动新时代社会发展,切实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结合时代要求将奋斗目标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由对数量的单一追求到综合质量的渴望,体现出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更高生活层次的向往。[2]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人的发展呈现辩证统一关系,并寓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3]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仅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需要,更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具有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能够造就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同时受教育的过程也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目标,在接受良好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丰富了对自我、社会以及世界的观念认知,重新塑造着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更新自我价值追求与人生态度,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更加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其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其重要表征。这就意味着既要注重改善人民的物质条件,也要重视人民精神层面的富有,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是不断推动教育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抓关键、补短板”是工作重点,而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全局性作用会更加突出,在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适宜的教育锤炼人民群众的本领技艺和智慧智识,树立远大理想,促进更加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为追求幸福、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民族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本土化人才,有效发挥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基石作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因此教育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双循环”。
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以此为价值导向。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体现在其更希望得到公平的教育,他们的子女有机会接受更好的现代教育,能够满足他们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此外,就是要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群众的身心发展。
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旨在优化整合社会动力资源,加强政府的管理建设,并提出以价值体系、法制体系及组织体系为三维度展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依赖现代教育治理手段;另一方面,教育治理现代化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准。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教育力量的鲜活血液,以育人价值为指引,以法制建设为标准,以多元参与为保障,使民族地区教育在三维度的顶层设计下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高质量体系应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各级各类教育在这一系统中既各司其职,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也在进行着良性互动,相互贯通,服务于终身学习,保障全面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治理是促进和维持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教育治理多与其他治理问题交织在一起,涉及多方利益,需要慎重考量,应优先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教育治理法治化建设。[4]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仍然存在部分文化观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加之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一些参差不齐的价值观念或理念会进入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需要对这些文化和理念进行干预。教育治理、边疆治理、贫困治理、乡村治理等治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迫切需要法制建设为治理提供依据。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近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明有力发展的制度体现。跟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步伐,法治建设发挥着社会治理中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法治也即规则之治,法律法规的实施是国家与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5]教育法制化建设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遵循,能够为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提供法理依据,以法治规范教育治理活动,保障各族群众基本受教育权利,使得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安全有序进行。应注意到,公益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属性,故现代教育治理不能偏离“多元共治”本质。[6]现代教育治理要充分激发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政府应宏观指导,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科学高效服务,激发教育活力并使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决策中,发挥监督和问责职能,学校应自主办学,服务学生和教师发展,这样便能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格局,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良好教育生态环境。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对教育薄弱地区、薄弱链条给予足够的重视,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转向。相对于“基本均衡”而言,“优质均衡”是对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的有机整合,是基于教育公平前提下追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7]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基本均衡”,而是一项涉及质量与数量、过程与结果、结构与效益等指标的多维系统工程。[8]一方面,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种公平普惠的教育体系,这就意味着足量且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破解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有没有”的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高质量教育体系更是一种优质均衡教育体系,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并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优质教育竞争性获得向普遍性享用的转变,使得民族地区每一个家庭都能轻松享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民教育满意度。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情况尤为突出。区域发展,教育先行,民族地区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短扶弱,打造人民满意、公平普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家也为此做出了诸多努力,民族地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有所改善。在学前教育阶段,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丰富幼儿的各项配套设施,落实“一村一幼”建设,为落后地区幼儿创造入学机会,提高民族地区普惠性幼儿园普及率,推进国家建立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不同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坚持公平的内部合理分配原则,拓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实现机会均衡、资源均衡与质量均衡,根据地区特色实践差异化均衡教育,应提高教师待遇以稳定地区师资力量,缩小城乡、校际与校内教育质量差距;在高等教育阶段,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和教学模式,强化地区特色,加强民族预科教育建设,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对口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式道路;在职业教育阶段,以合适的速度、规模与结构突出职业教育地区专业特色,满足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在教师教育方面,颁布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教师地位和待遇,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为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和发展提供众多支持性举措。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检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民族地区要持续探索以优质均衡为基本特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路径,凸出优质教育的“易获得性”“平衡性”,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高质量教育需求,办好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社会背景,使得构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客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以下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理念、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建设的起点、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目标三个维度讨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衡量一个教育体系是否是高质量的,首先应判断其价值立场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是否坚持了教育的人民性,是否把解决人民群众切实需要的教育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对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好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健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9]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科技的现代化,更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因此构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的发展理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相较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为落后,通过高考进入发达地区名校成为走出民族地区、过上富裕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过去的民族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加注重智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了“忽视德育、弱化体育、轻视美育、缺乏劳动”等问题。因此民族地区教育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民至上、以人的全面发展方向,以教育的基本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出发点,全面深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重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培育并加以传承,真正让民族地区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又全面地自由发展。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与文件颁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民族地区有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生态环境、生存质量日益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明显增强,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也日益迫切。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把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作为起点,将构建优质的、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于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要放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优先位置。[10]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推进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需要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能力、治理水平、投入保障水平和信息化水平,[11]以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作为起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民族地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通过推进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流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驾护航。
在推进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民族地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共享和均衡配置带来的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数字化在教育教学资源的传输与配置上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优秀师资短缺等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这有利于民族地区真正做到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12]
科学地认识界定民族地区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理论内涵是进一步开展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入分析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症结、选择构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路径的内在依据。而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着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治理与内部发展失调等问题[13],其教育治理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优质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满足民族地区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等新目标及任务,给民族地区教育治理带来了全新挑战与要求。
制度上,健全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法治体系。目前的民族地区教育立法工作进展缓慢,民族教育法规层级较低,民族教育单项法尚未出台。[14]以保障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前提,以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为导向,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尊重民族地区的风俗文化,反映民族地区教育的地域特点,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凸显民族地区教育立法特色的教育法治体系提高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强化民族地区教育治理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过去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主要依靠外援性、输血式的帮扶,民族地区自身的教育发展能力较为薄弱。[15]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治理多元主体的参与意愿,构建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意愿的发展机制,以教育发展中的共同性为目标,强化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主动作为的意识,充分发挥教育治理现代化领跑者的作用,做名副其实的“跳高队”;进一步落实民族院校的办学自主权,[16]为参与治理的多元主体提供合法的、有效的途经,保障其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发展的弱点与影响因素,选择关键推进路向,从增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制度保障、筑牢高质量教育共同性、夯实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三个维度来加以持续推进,建构民族地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范畴,明确教育体系各要素的发展次序事关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可操作性。[17]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要在认知层面上关注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而且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顶层设计,并具体到民族地区的实践生活中去。而明确教育体系各要素的发展次序就是一个将任务逐步分解至落地实施的过程。通过此过程,教育体系内部每一环节、每一部分、每一方面才能各司其职,实现教育最优化发展。需要明确的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并不是“齐步走”,更不是原有体系的“强化版”,而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甚至打破原有体系归零重建。在实践落地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轻重先后”的次序问题。究竟“孰轻孰重”,便要对当前民族地区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梳理,通过实地调研进行排查、判断与反思,对原有的教育体系所存在的矛盾做出全方位的诊断。即综合民族地区现有资源条件、子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契机,厘清影响当前民族教育体系的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求综合研判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确定当前地区问题的轻重缓急以及解决的先后顺序,以破除“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以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18]以系统化理论的逻辑重新组织人员、资源的流动与整合,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民族教育问题。以此来切实提高体系质量,统筹高质量体系建设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各要素发展。从当下看,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以民族地区的问题清单为中心,统筹实施现有民族地区的资源调配和政策倾斜方案,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规划,确保体系建设重心调整能顺应民族地区教育本身发展逻辑,能符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能有效回应民族地区群众所关心的教育问题,各要素需根据民族地区教育矛盾轻重缓急逐步有序推进。随着教育体系的内生变化不断累积,最终量变会促成质的飞跃,演化成更加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的民族教育体系。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破除民族文化壁垒,拉近不同民族社会心理距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提高民族教育体系的凝聚力、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民族团结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短时间就可完成并取得成效的,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有机地纳入民族教育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养民族危机意识,培育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促进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既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引导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厘清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关系,以民间传统重要节日为突破口,鼓励群众参与不同民族的具有特色的文艺活动或体育赛事,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强化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深度挖掘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应加以传承,鼓励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培育各民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我国民族教育的两大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语言文化因素始终掣肘着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客观角度看,民族地区在地缘因素影响下面临着一系列由于价值和文化观不同而导致的矛盾与冲突。[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从各民族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各民族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21]也必将为民族地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巨大贡献。语言文字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载体和纽带,起着凝聚人心,形成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22]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体制机制是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行之有效的举措,也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国家认同,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23]。一方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建构民族互嵌式教育环境,有助于建立各民族学生互动交流的活动平台,能让各民族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玩耍,从学生时代就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24]另一方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教育系统上有利于民族地区由封闭转向开放;在教学目标结构上有利于从单一转向复合,教学质量的内涵得以扩展;在教学内容上有利于由语言知识转向语言素养;在教学策略上有利于由离身转向为具身情景化,优化学习氛围。[25]括而言之,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制机制,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构建合适的生长环境是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教育为始,教材为基。依托“统编三科”教材为资源保障,构建高质量的教材与教学体系有利于从源头上破解困扰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难题。统编语文教材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不仅肩负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与推广的重任,更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学生了解现今共同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提高民族地区理工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6]为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教材承担着以史育人、唤醒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历史重任[27]。历史课程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统编历史教材有助于引导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中国国情,铭记各民族人民并肩奋战的伟大进程,呼唤起民族地区学生的家国情怀,更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培养民族地区富有胸怀抱负、责任担当,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的总抓手,发挥着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落实责任与义务、培育着共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统编“三科教材”承载着国家意志和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文化素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因此要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国家统编教材拓展实施,加强统编教材教师队伍培训,积极开展统编“三科教材”教研活动,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