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专业协作体适应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2023-05-15 06:57潘德文裘荣鹏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协作人才职业

潘德文 裘荣鹏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 年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点要求,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1]。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和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在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辟适应新格局的开放合作局面[2]。辽宁省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由省教育厅批准组建中职、高职、本科、企业和行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协作体,旨在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界提供典型工作案例和辽宁方案。

一、辽宁经济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2021 年3 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辽宁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新科技与制造业融合的步伐,构建经济运行新发展格局。2021 年9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了辽宁发展的内生动力。2022 年1 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分析相关政策和文件,可以明确辽宁经济未来发展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

(一)强化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主导产业。经过长期发展,辽宁省奠定了深厚的装备制造产业和配套产业基础,振兴辽宁经济的核心就是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3]。智能化、成套化、高端化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新方向,特别是在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重大成套装备、高精密数控机床等领域,辽宁省应努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总装一体化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新型原料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方向发展[4]。

(二)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

随着辽宁省经济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娱乐、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云计算、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文旅、融资担保、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5]。同时,辽宁省加大了对生产性服务产业的推动,引导生产性服务产业链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产品设计等服务行业联动发展。

(三)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发展格局。辽宁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各地的自然地理优势,精品化打造辽宁省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现代农业利用科技、智能系统进行作业和管理,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2021年10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重点发展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优化升级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辽宁智慧[6]。

二、经济发展对专业协作体提出的要求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养区域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在招生、师资、教学硬件等方面要加大投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努力改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土壤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7]。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增长与转变效率,同时,经济发展也对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人才培养水平、专业结构等产生重要影响[8]。

三、专业协作体适应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协作体要践行“整合、协同、开放、共享”理念,以高职院校专业为主体,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各方优势,为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一)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

专业协作体要主动与企业对接,全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校企双方开展共建专业、合编教材、共育人才等层面的深度合作。在工学结合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结束后,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增加了选拔优秀毕业生的机会;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有助于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的流程,还有效降低了企业培训员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专业协作体可以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指引下,引进或聘用更多的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承担专业技能课或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利用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招生与定向就业的对接、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对接、专任教师与高级技师的对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对接,建设闭环式校企融合体系。

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构建专业协作体,促进校企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助力专业协作体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鼓励教师在企业承担科研和管理工作,以科技服务对接企业需求,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利用企业真实项目丰富课程内容[9]。因此,专业协作体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打造校企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利益增长点为目标,促进校企共赢,提高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校企合作潜力,推动职业教育社会化、市场化。

(二)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调整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拥有灵活自主的专业设置权,专业设置应顺应市场需求,为社会提供紧缺人才。专业协作体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行业前景趋势,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明确经济变化带来的岗位、职业、技术变化,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根据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本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中协调人才培养的差异性[10]。专业协作体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相匹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把握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方向。同时,引导企业在师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训课程标准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办学向产业园区延伸。专业协作体与省内企业协同育人,重点对接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输送人才架起桥梁,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搭建平台,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

为提升专业协作体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满足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专业协作体中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发挥智库研究功能,职业院校须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培育无界化理念教学团队,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专业协作体联合各方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协同育人、协同攻关。职业院校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实现教师互聘,打造融合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学校与企业的无界化教学团队。建立专业协作体无界化教学团队互聘互选交流机制,推动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工作。协调好企业与学校、中高本之间的人事关系,建立教师与技术人员互换角色、提高能力和技能水平的交流机制,实现服务薪酬等级统一化、标准化、无界化。

专业协作体要联合开展专业标准体系建设。经过充分的专业调研,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所需职业能力,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序衔接的课程架构,推行学分制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学分制改造,避免各阶段课程内容脱节或重复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衔接,最终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兼顾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前提下,专业协作体应共同建设适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编写适用于订单班、特色班的校企融合教材。专业协作体通过联合开展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推动适应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的精品在线开放共享课程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教学项目,建设满足多样化、碎片化学习需求的课程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各自形成一个可推广、可示范的典型课程体系。

(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才大数据平台

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持续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保证人才供给匹配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业协作体要建立科学多元的主体评价体系。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多方协同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可以提高评价质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根据评价结果,重点培育与地方主导产业契合度高的职业院校,给予合理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根据每年学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统计学生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实地走访或电话访谈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学生就业满意度。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测评,了解学生就业对口情况,反映紧缺型领域与人才的匹配度,以评价专业协作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搭建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库,提供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数据。专业协作体根据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把握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动态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精准提供产业所需人才。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可共享专业协作体人才培养信息和数据,确保各行各业人才需求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无缝、高效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匹配度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职业教育成为典型的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人才供给方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能为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提供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职业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职业教育新发展理念下,专业协作体应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精准调整职业教育的“出口”,主动适应企业人力需求的“入口”,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区域人才供求动态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协作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团结协作成功易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协作
我爱的职业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