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永 联
(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新闻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AI技术进行升级和转型。其中,“AI主播”的出现对传统真人新闻主播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真人新闻主播必须客观认知这些影响,并结合新的专业需求不断提升自我,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从而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AI主播”,系指利用语音合成、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语言的新闻播报,并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2020年5月,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AI主播”的出现,无疑给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且这一变革的影响还在不断加剧。从行业规模与增长的层面来看,“AI主播”的未来发展较为乐观,行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AI主播”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在新闻播报、广告代言、在线直播等领域大放异彩,还在智能客服、人机交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全球“AI主播”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从市场结构来看,“AI主播”市场主要由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主导。中国的市场规模最大,美国的技术领先,而日本则在应用场景上有所创新。此外,一些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等也在这一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前,“AI主播”行业的竞争也较为激烈。该领域的主要竞争者是各大科技公司和媒体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它们在“AI主播”技术上的突破将对其他公司形成巨大的挑战。同时,一些具有丰富媒体资源的媒体公司,如央视、新华社等,也在积极布局“AI主播”业务,欲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AI主播”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AI主播”在更多的领域大放异彩,如教育、娱乐、医疗等方面。此外,“AI主播”的智能化程度也将不断提升,其形式也将从简单的播报向更复杂的情感交互、个性化推荐等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
AI新闻主播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在真人新闻主播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打造出的数字产品,无疑相较于真人主播具有很多优势:
其一,新闻发布更加快速高效。每档新闻节目的录制播出前,真人主播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化妆、灯光调适、准备稿件等,后台还需要导播、摄像、音频、监制等相关工作人员一起配合录制,而如果交给“AI主播”,就是通过机器进行转换,“AI主播”能够根据新闻播出的需要只要文字稿件完备就可以随时直播,尤其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要立刻直播的状况更具优势,可以满足第一时间发布需求。
其二,减少人员数量、降低录制成本。AI新闻主播在前期可控化播报音库及3D形象制作完成后,在实际节目直播或制作过程中,只要把新闻文字稿件录入智能主播系统,系统会对新闻稿件进行自动视频生成,毫秒级就能完成节目合成。和真人新闻主播比较,“AI主播”只需要前期投入技术开发或者购买成熟技术系统的费用以及后期的维护升级费用,而真人主播需要支付底薪和奖金等各种费用以及工作期间所产生的各种福利保障费用。
其三,可长时间工作且状态恒定。“AI主播”无须休息,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报,其工作时长和效率都远超传统新闻主播。真人主播过了6小时就基本接近了工作极限,再长时间就会体力不支,出现疲倦或反应缓慢等状况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很难保证准确播出。而“AI主播”可以不知疲倦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并且状态完全不受相关因素影响。
其四,与新闻节目契合度更高、可控性更强。“AI主播”可以根据新闻的节目要求以及内容定位生成符合节目需要的主播形象。“AI主播”新闻播报的内容、停连、断句、语气变化甚至包括外貌、语言、动作、情绪等方面完全由创作者通过系统平台进行控制,直接输入文字稿件或者录音就可以自动生成AI主播视频;真人新闻主播在节目直播或录制中则会受到本身的专业水平、文化素质、当时情绪等状态的影响。“AI主播”使节目录制变得更加简单快速,不用再考虑主播的服装、妆容、场地、时间等各种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主播”通过模型训练就完全可以获得极大的还原度,就能做到普通话流利、表情丰富、神态动作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异。再加上其新闻播报内容精准、快速、无误,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AI主播”凭借这种优势可以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其五,新闻播出的安全风险更低、可靠性更高。在新闻节目的直播中,新闻主播不出现播报内容的失误是第一位的,但是真人新闻主播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可能会因为思想不集中、演播室工作人员干扰、稿件备稿不充分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口误现象,作为真人新闻主播是很难避免、很难做到零失误的;而“AI主播”通过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技术,只要在系统中输入新闻稿件就可以百分之百还原稿件文字内容,做到主播零风险的新闻直播(技术性问题除外)。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诱惑不断增多,传统真人新闻主播还有可能出现因各种个人问题、工作状况等负面消息从而影响所在新闻机构的声誉、面临停播待岗甚至下岗的状况。而AI新闻主播只是虚拟形象、数字产品,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会出现在现实世界,其本身也就完全不会遇到道德层面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各家媒体都相继推出了AI虚拟主播。在2019“声动齐鲁”音频春晚上,虚拟主播“小晴”的亮相让观众眼前一亮,感受到了和传统真人主播不一样的新鲜感,立刻引发上百万次的观众互动;同时基于金话筒主持人王冠声音复刻的“央小广”也在央广《中国声音中国年》特别节目中备受好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推出系列视频《AI记者“通通”游世界》,视频中,AI记者“通通”带着我们游历“一带一路”沿途的风土人情、探索见证“一带一路”带来的改变和发展。东方卫视的“东方媛”、南京电视台的“宁小慧”、无锡电视台的“甜熙”等“AI主播”也相继诞生,他们开始承担了很多传统真人主播的实际工作,频繁出现在电视和手机端的新闻和其他类型节目中。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传统电视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开机率、收视率的下降,带来广告收入的锐减,尤其是县市级媒体和边远不发达省份的省级媒体受到的冲击更大。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减少大量的节目,甚至关闭了一些频道、频率,使得传统真人新闻主播的岗位越来越少。“AI主播”是基于优秀的传统真人主播为原形、通过数字技术生产出的数字产品。从理论上说,“AI主播”在语音规范、语义表达和形象打造上可以做到比真人传统新闻主播更加完美,况且“AI主播”可以低成本、无限时、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赢得媒体机构和从业者的青睐,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使用“AI主播”,进一步减少真人新闻主播岗位。
在人工智能(AI)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新闻主播的职业定位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变。这场变革不仅对主播工作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其职业发展、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AI对新闻主播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真人新闻主播的工作职责将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新闻播报,他们不仅要成为对各个领域知识和技术都有所了解的杂家,更要成为精通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有对话业界大咖的水平和能力。其次,AI技术对新闻主播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影响。传统真人新闻主播必须从新闻信息的单纯传递者转变为新闻信息的深入解读者,为观众提供更精准、更独到的专业化解读。在AI技术的帮助下,“AI主播”自身的技术优势让观众能够更直接、更快速地获取信息。这也对新闻主播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产生了影响。随着AI技术的普及,观众更期待新闻主播能够展现不同于“AI主播”甚至更优于“AI主播”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播报新闻稿件,机械的见字发声。这种期待不仅影响了观众对主播的评价,而且影响了主播对自身职业形象的认识[2]。
随着“AI主播”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必然会使新闻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必然会使新闻主播岗位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传统新闻主播必须主动适应“AI主播”带来的新闻生产方式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以及新闻播报岗位对新闻主播所具有的专业技能要求的变化。在过去,新闻主播主要职能是新闻的播报任务,只要有良好的形象以及较为扎实的新闻播音专业功底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在当下,这些已经远远不够了。具体来说,“AI主播”背景下新闻主播岗位技能的新要求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新闻主播要具备较强的新闻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方面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主播。其二,新闻主播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准和深入的新闻报道。其三,新闻主播要具备一定的交互能力,能够与观众在线上线下进行全面立体的有效互动,以高超的专业能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扩大自身和媒体的影响力,打造个性化的主播个人IP,这样才能提高观众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加强与他们的密切关系。
当然,与传统真人主播相比,“AI主播”目前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为“AI主播”状态刻板固化、缺少亲和力,“AI主播”无法在新闻节目的现场进行真正的互动,“AI主播”缺乏实时纠错能力等。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将会不断得到改进和解决。
“AI主播”对新闻播音行业的冲击不可小觑,一定会让新闻主播岗位的职责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些在节目中播音腔十足、表情僵硬带着职业微笑而不求新求变的新闻主播一定会面临被淘汰的失业风险,这绝不是“狼来了”的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行业危机。面对危机和挑战,传统的播音主持行业必须谋求改变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新闻主播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情感的真实表达。在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必须对主持的稿件深入理解感受,对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弄通弄懂,绝不能一知半解。新闻虽然是新近客观事实的报道,但是,新闻绝对不是纯客观的,记者在新闻写作时一定会对新闻材料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选择取舍,一定会在文字中融入个人情感。同样,新闻主播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真实存在的个体,新闻的文字内容接收之后一定会触发其个人的情感,在形之于声的过程中也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情感表达在新闻节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与观众同频共振,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当然这些情感的表达一定是在符合媒体属性的基础上,而且要注意分寸的把握。首先,在节目中尤其是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可以适当使用个性化的有声语言,如口头禅、方言、成语、俚语甚至合适的段子等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如央视主播朱广权就是因经常在节目中加入了有特色的段子而走红,在一期节目中他说:“快过年了,有观众问:你们电视台放假吗?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这样的语言既道出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辛苦,也让观众在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又感到亲切和真实,特别接地气。朱广权也因此收获了很多粉丝拥趸,被观众打上了央视段子手的IP标签,具有了更高的辨识度。其次,在节目中还可以运用个性化的较为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如灿烂的笑容、微皱的眉头、优雅的手势身姿等,让观众迅速融入,进而与之产生共鸣,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主播的个性化特点和所要传递的情感。再次,新闻主播不仅要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情感和语言特色营造氛围,当然这种情感氛围不是虚假的,也不是刻意的营造,而是通过主播融入节目稿件内容后产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播报灾难新闻时,沉重的语调、缓慢的节奏、低沉的音色、深吸的气息会让观众感受到悲伤;播报喜讯新闻时,则是欢快的语调、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色、浅笑的表情,让观众感受到喜悦。最后,新闻主播必须要强化社交能力。新闻主播要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自己的账号,定期发布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人生感悟,或者生活、工作照片视频,加强与观众、粉丝网友等人群的交流和互动,扩大社交圈子。这不仅能增强个人魅力,增加观众黏性,也能够更好地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新闻主播需要不断提升应变能力,灵活应对危机。首先,突发事件是新闻主播节目中最常见的危机之一。从自然灾害到政治事件,从社会事件到国际冲突,这些突发事件都需要新闻主播快速、准确地报道和解析。为了能灵活应对这类危机,新闻主播和节目制作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他们还需要有极高的反应速度和精准的判断能力,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提供翔实准确的报道。其次,主播个人的危机也是不可忽视的。主播个人在节目中有可能出现失误,比如口误、误解、失实报道等,都可能会对新闻节目的声誉造成影响。为了灵活应对这类危机,不仅需要主播有自我反思和纠正错误的能力,而且需要制作团队设立有效的监督和审核机制,尽量减少此类危机的发生。最后,节目本身的改变也是一种危机。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观众的观看习惯也在改变。新闻主播节目需要不断地适应这种变化,更新报道内容和形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需要主播团队具有创新和开放的思维,能够接受新事物,灵活应对这种改变[3]。
“AI主播”能够进行高效、准确的新闻播报,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这对传统新闻主播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促使我们探索新的主持方式。虽然新闻节目的主持需要主播的真情实感,但是在民生新闻主持中完全可以适当地加入表演元素,这样可以使主播对新闻的解读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观众,带动观众收看新闻的情绪。在民生新闻主播工作中,可以借鉴适当的表演形式。根据新闻内容不同和观众群体不同的特性,通过幽默、互动、情感激发等不同的形式,融入表演元素,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但是表演的元素只能是点缀,绝不能喧宾夺主,因为在整档节目中如果从头至尾全是主播的表演,就会和新闻节目的属性相悖,也会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性。根据主播的个人特质可以运用不同的表演元素。例如在播报有趣搞笑新闻的时候可以做出惊讶或大笑等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较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要注意语言的配合。根据新闻内容不同,可以将说学逗唱等表演形式有机地融入主持,使得新闻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可看性也更强。南京电视台新闻主播卢涵青春靓丽、活泼可爱,歌声甜美。她在主持《直播南京》中的《卢涵说》板块中,经常会根据内容一展歌喉,用歌声表达心情。如在一期六一儿童节当天的节目中,她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把很多观众带回少年时代,满满的回忆杀。很多观众给热线留言说卢涵的歌好听、情很真。除了歌声,她还会在节目中即兴融入一些情境表演、模仿秀等,也都恰到好处,使节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观众反响同样热烈。这样的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和表现形式,就目前而言,甚至很长一段时间“AI主播”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主持中融入表演元素是提升传统新闻主播的竞争力、有效地应对“AI主播”带来的挑战很好的方式之一。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传统新闻主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主持方式,与时俱进,以更加优秀的主持表现吸引观众的关注。
总之,“AI主播”行业在规模增长、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传统新闻主播受到“AI主播”的影响,工作机会将会减少,技能要求将发生显著变化,职业定位也将发生新的转变。面对“AI主播”的挑战,传统新闻主播要认清自身职业的核心素质所在;同时,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培养,增强自己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以及线上线下的社交能力,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新闻行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加精准、有趣、权威、个性化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全可以让传统新闻主播面对“AI主播”的挑战时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发展空间,并赢得更多的观众和听众的青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