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君
(安徽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我国五千年璀璨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其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截至2022 年11 月29 日,“我国共有43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3 610 项。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唤起国人传承人意识的同时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非遗外宣通过翻译这一中介方法将中国非遗文化传播全球,有利于正确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因此,探究非遗外宣的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杨大霑[2]结合贵州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贵州非遗外宣翻译发展缓慢的成因,呼吁对全省非遗外宣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 洪莉[3]基于生态翻译学提出非遗外宣翻译要达到“文本生态平衡、‘翻译群落’生态平衡以及翻译生态平衡”。任智[4]从关联—顺应视角出发,提出“非遗外宣文本文化负载词的识解翻译策略,即识解对应翻译、识解移植翻译、识解置换翻译”。贾丽婷[5]基于传播学视角提出“非遗外宣英译应遵循两大基本原则:效果为中心原则和读者第一原则”。除上述视角外,相关学者还从译者主体性、目的论、语用认知视角、跨文化视角、功能对等理论、多模态研究视角、语料库研究视角等切入思考非遗外宣翻译。但目前还未有学者从PACTE 模型分析非遗外宣翻译。王颖[6]结合近十年来非遗外宣翻译现状,提出“加大源语文本的整理与归纳、政府宏观规划、统一翻译非遗名称、以高校为依托、培养非遗外宣翻译专业人才等建议”,为后续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李国兵等[7]选取二十四节气双语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人工译本,发现机译在词法与句法层面存在诸如文化负载词误译等十大机译问题”,为后续非遗译者借助机器辅助翻译提供借鉴。但上述学者未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非遗外宣翻译误译现象,针对这些误译现象仅说明了误译问题或直接给出对策。
与已有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相比,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目前基于PACTE 翻译能力模式研究非遗外宣翻译的成果几乎为零,为其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第二,国内学者研究非遗外宣翻译多以河南、山东或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为研究对象,安徽非遗外宣的针对性研究较少,目前仅有2 篇期刊论文且年份较早,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安徽非遗外宣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本文针对相关翻译子能力的缺失提出的相应对策具有普适性,以期为外宣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系翻译能力习得与评估过程(以下简称 PACTE)小组多年研究翻译能力及翻译习得,最终得出PACTE 模型。以下笔者将概述该模型并分析非遗外宣文本的特点,即文化负载性、同形同义词组的差异性、动态描述性以及抽象性。
PACTE 小组“将翻译能力定义为‘从事翻译所必备的潜在知识体系’,认为翻译能力属于专家知识,过程性知识重于陈述性知识并包含相互关联的子能力,分别是:双语能力、翻译知识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因素”[8]33。 PACTE 模型也被称为“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能力模式”[9]。
“双语能力是两种语言交流时所需的过程性知识能力,包括双语的语用、社会语言、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8]33,即进行双语交际时对两种语言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语言外能力是指外在的和潜在的陈述性知识能力,包括一般世界知识、特定领域的知识、双语的文化知识和百科知识的运用能力。”[8]33双语能力和语言外能力都是译员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所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翻译知识能力是关于翻译与该职业的一些外在和潜在的陈述性知识能力,包括翻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翻译是如何实践的。”[8]3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机器翻译技术(Machine Translation, MT)、翻译协作技术、云翻译技术、本地化工程技术等多种现代翻译技术的普及对译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译员也必须适应翻译实践活动中术语专家、信息专家、项目协调人、客户经理、译审、质量经理等多种角色的干预。“工具能力主要指使用文献资料及翻译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的能力。”[8]33作为翻译核心能力之一,工具能力可更高效解决非遗外宣翻译中知识补充、项目管理及格式转换处理等问题。
“策略能力是指解决翻译问题、保证翻译过程有效性的过程性知识能力。策略能力可以规划翻译的全过程,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评价翻译的全过程与翻译达成的部分结果,激活其它翻译子能力,弥补其他翻译子能力的不足,发现翻译中的问题并能采取措施解决相应问题。”[8]33因此策略能力是PACTE 子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
“心理生理因素指的是不同类型的认知和态度成分以及心理运动机制,包括认知成分,如记忆、感知、注意力和情感;态度成分,如求知欲、毅力、严谨、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如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等。”[8]33译员应正确提取自身储备的记忆知识,在使用新兴的翻译工具和技术时保持求知欲、终身学习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非遗外宣借助翻译这一桥梁,将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传播海外,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遗外宣文本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可借助PACTE 能力模型及其子能力指导翻译。分析非遗外宣文本的特点有利于译者准确把握翻译,避免误译。
其一,文化负载性。非遗外宣文本具有文化负载功能,包含特定的历史知识、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如“百戏”“通背拳”“漆木牙角器”“三星堆”等。非遗外宣文本也承载了各民族文化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如,各民族的口头说唱韵感极强,如东乡族民歌中的“了略”“洛洛”“连格哇拉达”以及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中的“赫力啦赫力啦”等。
其二,同形同义词组的差异性。非遗外宣文本中存在大量同形同义词组,具体含义和所属领域大相径庭。如“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瓷窑烧制技艺”中的“工艺”“技艺”属同义词组,但属于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指匠人铸造的手工艺,后者指瓷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的特有技术。再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与“瓷窑烧制技艺”中的同形词组也有差异性。前者指有关茶独有的管理、采摘、手工制作、饮用和分享的技艺,而后者指器物特殊的烧制方法和技巧。
其三,动态描述性。非遗外宣文本内容多为动态描述,具有流动性,如对杂技、舞蹈、各类戏曲、手工技艺等的描述。早期依托于人直接演绎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耳听”的方式相传而延续。民间文学也属于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其传播方式较单一但充满生活气息,传播载体是语言,文本只用作记载。
其四,抽象性。非遗外宣文本中的抽象性概念和意象描述也较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抽象描述。如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意象丰富,这类古文叙述文体很难让读者短时间内立刻领悟其文化奥义。
笔者以安徽博物院中英文网站为例,发现该网站的中英文对照翻译中出现了双语能力、翻译知识能力、语言外能力及工具能力的缺失,因此结合PACTE 能力模型分析各案例中相应子能力的缺失及其原因。
“双语能力是在母语之外能够熟练使用另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10]译者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应积累丰富的非遗文化词汇、语法、句法及语用知识;掌握非遗文化词汇具体语境的使用情况,避免词汇误译。如果用词不当,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误解,引起歧义,无法传达源语的内涵,从而阻碍两种语言的顺利交流。
例1:宣纸柔韧细腻,洁白耐久,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The Xuan paper is soft and delicate, white and durable, known as the “The life span of the Xuan paper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该句选自安徽博物院网站中对文房四宝宣纸的介绍。宣纸的材质虽软但耐久,易于保存,经久不脆,故有“纸寿千年”之誉。译文中的“delicate”一词兼具“细腻”和“脆弱、易碎”之意,与“soft”和“durable”并列易引起歧义。“纸寿千年”翻译中的“life span”指“寿命、使用期限”,但宣纸一旦用作绘画或书法将不可重复使用。且“纸寿千年”原指宣纸可保存上千年之久,因此译文应将这层意思表达出来,以免造成误解。可改译为:The Xuan paper is soft and fine, white and durable, known as “the Xuan paper can be preserved as long as a thousand years”.
非遗外宣翻译时要恰当用词,结合上下文反复通读,避免引起歧义和理解困难。非遗外宣翻译中双语能力的缺失不仅影响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还会造成非遗文化传播交流的困难。
“翻译知识能力是有关翻译和翻译这一职业的陈述性知识能力。”[8]33中英语篇由于种类和句式结构的差异,面对不同文本类型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方法的选择不当势必会影响译文质量甚至传达错原文意思。
例2:安徽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以它丰富的内涵、多彩的文化、精湛的工艺以及鲜明的特色而闻名全国。
Bronz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life in China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The unearthed bronzes in Anhui Province are famou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or their rich meanings, colorful cultures,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译文增译了“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之后商周青铜器的讲解进行了一定的铺垫,此处增译效果较好,但并未补充说明商周具体的年代。这会引起外语读者对青铜器悠久历史及意义的疑惑。
可改译为:Bronz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life in China duri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1600 BC—256 BC).The unearthed bronzes in Anhui Province are famou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or their rich meanings, colorful cultures,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增译是译者翻译时采取的一种方法,但不是任何文本都适用。增译不是随意增添内容,不管上下文和文本主旨如何。但笔者在浏览安徽省各大非遗网站时发现这种增译的现象较普遍,中英文本大多不是一一对应。
“语言外能力是由常识性知识、专门领域知识、双语文化知识以及百科知识构成的隐性和显性的陈述性知识能力。”[8]33非遗外宣翻译涵盖医学、艺术、工艺、文学、民俗等专业领域,这些知识的积累可解决翻译时大量专业内容的理解问题并确保其翻译的准确性。文化翻译,顾名思义,是要译者对原文中的文化进行理解翻译,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原文中的文化理解透彻进而准确传达原文意思。若译者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无法正确翻译的同时也难以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中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翻译方式,避免西方读者丧失阅读兴趣。
例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阜南商墓、屯溪越族墓、皖西群舒墓、寿县蔡侯墓和寿县楚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的青铜器,它们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时空跨越千余年,与中国青铜时代的兴衰相始终。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在这里互相交流、影响、渗透与吸收,促进了本地区的发展。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bronzes are from Shang Dynasty Tomb in Funan, Yue clan’s Tomb in Tunxi, Qunshu Tomb in Wanxi, Caihou Tomb in Shou County and the king of Chu Tomb in Shou County.They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demonstrating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bronzes during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Central Plains Culture, Wuyue Culture, Chu Cuture, and Qunshu Cultur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here,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原文中的“蔡侯墓”直译成了“Caihou Tomb”,但蔡侯并非人名。蔡侯即蔡昭侯,春秋末期蔡国国君,可仿照楚王墓的翻译“the king of Cai Tomb”。由此可见,若译者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积累,会造成一定的误译,从而无法向目标语读者准确传播中国文化。其次,译文将“阜南商墓、屯溪越族墓、皖西群舒墓、寿县蔡侯墓和寿县楚王墓”等“墓”名以及“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等“文化”名全部采取直译,这些专有文化名词的堆砌只会让目标语读者失去阅读兴趣。且这些专有名词只是简要提及并非分别详述,因此在翻译原文时不可逐字翻译,要灵活变通,必要时可直接省略不译。
可改译为:The most representative bronzes are from Shang Dynasty Tomb in Funan, Yue clan’s Tomb in Tunxi and other three tombs.They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demonstrating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bronzes during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Different cultures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here,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工具能力指在翻译时使用文献资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过程性知识,比如使用各种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搜索引擎等的能力。PACTE 小组认为工具能力属于核心能力,是翻译专属能力。”[8]33信息时代翻译技术日益更迭,各大高校也逐渐将翻译技术课程融入培养方案中。因此工具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译者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例4:唐代,宣州为全国制笔中心,其中紫毫尖如锥,利如刀,倍受世人推崇。
In the Tang Dynasty, Xuanzhou was the national brush-making center.The purple tip writing brush is like a cone and knife.Thus it i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 world.
紫毫是用野山兔背部毛毫做笔,以长江沿线纬度的野山兔毫为佳。紫毫尖,用来做笔锋,得之不易,价如金贵。白居易曾赞:“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紫毫分为纯紫(毫身子全黑紫)、二花(毫身子中间是花白的)、三四花、五六花、七八花等。紫毫的笔尖并非呈紫色而是黑紫色甚至是白色。故译者将紫毫译成“the purple tip writing brush”并不准确,目标语读者也会对紫毫的外形产生错误认知。这一误译是译者传统文化缺乏的体现,同时也表明译者在遇见困惑时并未及时使用有效工具查询有关知识,最终导致完全误译,这是译者工具能力的缺失。再如,译文“The purple tip writing brush is like a cone and knife.”,意为“紫毫笔如锥如刀”,但原文为“紫毫尖如锥,利如刀”,英文译文缺乏了“尖”“利”的翻译。这便是译者双语能力的缺失,未能准确传达原文内涵。
可改译为:In the Tang Dynasty, Xuanzhou was the national brush-making center.The tip of the writing brush(made of dark purple rabbit’s hair) is like a cone and as sharp as a knife.Thus it is highly adored by the world.
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各式各样的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也不再是新兴领域,工具能力也早已超出查阅传统字典的范畴,译员的工作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翻译。译员如果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工具,终将被时代淘汰。查阅各大招聘网站也发现,各大翻译公司除要求译员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应聘者熟练使用诸如Trados 等CAT 工具。译者也必须抱有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态度适应时代潮流,钻研各种翻译工具。
基于PACTE 翻译能力模型,针对双语能力的缺失,提出要加强中英文化的沟通、交流;针对翻译知识能力的缺失,提出要加强理论学习;针对语言外能力的缺失,提出要做到博学宏才;针对工具能力的缺失,提出要做到与时俱进。旨在推动中国非遗文化真正“走出去”。
“双语能力既包括双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包括双语的文化能力,在翻译中体现为对原文的理解能力和译文的表达能力。”[11]提高双语能力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保证翻译质量,还需多渠道帮助译者了解中英双语文化。
第一,政府主导下保证中英双语的转换质量。各地政府部门应在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给予非遗文化支持,组织人员进行各地非遗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及出版,弥补各地非遗资料空缺的同时为非遗外宣翻译提供充足的语料。号召并组织各地的学者及专家开展非遗外宣翻译研讨会,统一当地的非遗名称翻译,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非遗外宣翻译的标准。基于该标准针对目前已有的非遗外宣翻译材料进行审核、纠错以及更正,实现当地外宣翻译译文的规范统一。各地政府还可鼓励各高校和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对非遗外宣翻译省级、市级相关课题进行积极申报,进一步研究外宣翻译,保证译文质量,对外有效展示非遗文化。
第二,深入了解中英双语文化。非遗相关部门可与各地翻译协会联手,从学习培训、设施保障、业务实践等方面创造条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中英文化知识培训,着力打造出一支非遗翻译人才队伍。每年还可举行本地非遗主题外宣翻译比赛,可分为中学生赛区、大学生赛区和社会人士赛区,激发各阶段译者参与的积极性,在比赛中进一步帮助译者充分了解中英双语文化。“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翻译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时刻不忘要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12]因此译者在非遗外宣翻译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政府还可联合博物馆定期举办中西方文化和非遗文化的讲座、讲解活动,宣传当地非遗的同时也有利于译员加强学习。此外还可尝试馆校合作,与省内各大高校达成共建合作协议,尝试“双师教学”模式,开展博物馆非遗文化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会。
非遗文化翻译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任何脱离理论进行的翻译实践都不可能成功。只有多方面夯实非遗文化翻译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实践,传播中国非遗文化。通过促成政、企、校三方合作,达成共同培养非遗文化专业人才的目标;通过夯实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理论及实践,学习不同非遗文本类型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吸纳翻译理论的同时汲取翻译经验。
第一,促成政、企、校三方合作。各地政府可与当地外国语院校以及翻译公司合作,共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英语专业培养计划或是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中可加入非遗文化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从大一开始课程中融入当地非遗文化,各地政府向高校提供本地非遗资料,由高校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当地非遗文化部门负责相关非遗文化知识的培训,翻译公司负责学生的非遗文化实践培训,与相关企业达成订单培养模式,让学生切实感受非遗翻译的流程,真正实现当地政府与高校、企业共同培养非遗文化专业翻译人才的目标。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可直接纳入当地非遗文化翻译人才库或直接聘用为专业翻译人员。
第二,夯实非遗外宣翻译研究理论及实践。译员可从非遗外宣翻译文献中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如非遗外宣翻译实践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朱忠焰[13]在《黄梅戏经典唱段(汉英对照翻译)》一书中大量保留了黄梅戏中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的衬词、拟声词和叹词,如《汲水调(二)》中的“(什当溜儿梭)忙上肩。(什当溜儿梭)”译成“(shi dang liu er suo) shoulder the pole.(shi dang liu er suo)”。于强福[14]针对华阴老腔唱词格式化的特点,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提出可以使用英语诗歌中的音步来处理,以求重现原文唱词的节奏美。汪榕培[15]曾提出“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认为“典籍英译的重点时时刻刻都应放在传递思想精髓上”。各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英双语版也为译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资源。前辈学者们丰富的理论实践成果是译员宝贵的素材智库,能够帮助译员更快更好地抓住非遗外宣翻译的本质问题。
语言外能力不仅要求译员具有中英双语转换的能力,也要求译员熟练掌握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知识,否则就难以忠实传达源语,无法向目标语读者传播非遗文化。因此译员需要加强多学科学习,各地也要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帮助译员了解当地非遗文化。
第一,加强多学科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多样,不仅有涉及语言文字的民间文学,也有手工技艺、节庆礼仪等非语言形式”[16],因此译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拓宽自身知识面。一方面,译员要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从平时的所见所闻中积累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在平时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某一专业领域知识时,要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查阅和研究。高校在进行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注重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在“新文科”背景下实现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
第二,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各地可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如非遗博览会等,邀请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现场展演,全方位展示当地非遗保护成果及其文化精髓。还可线上线下主办非遗传统技艺展览和演出,如黄梅戏、昆曲、年画等展演。寒暑假可联合各地少年宫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主题课程。还可以影视文化反哺非遗文化,如宣传普及《延禧攻略》中的绒花头饰、《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京剧、《当家主母》中的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东京梦华录》中的点茶和茶百戏。当地的文化及旅游主管部门可与相关影视公司合作,将非遗文化巧妙融入影视作品中。各地文旅部门的主管人员也可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创立当地非遗外宣的官方运营平台,宣传当地非遗文化的同时为非遗外宣翻译提供一个长期且稳定的语料库平台。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也更方便译员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掌握当地非遗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工具能力作为PACTE 子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信息化时代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译员必须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术,多渠道培养自身的翻译技术操作能力。各地非遗文化语料库的创建也必将大大填补各地非遗外宣资料的空白。
第一,培养翻译技术操作能力。作为非遗外宣翻译的译员,可通过自学或参加各省市翻译协会组织的培训学习诸如Trados 等至少一门翻译软件的使用,提升翻译的速度和准确率,并熟练地掌握信息检索、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行业管理等知识,综合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高校开设翻译专业的院系可与当地翻译企业合作,课程计划中加入诸如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翻译技术课程等,实验室中安装CAT 软件用于教学,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CAT 课程培训。让学生感受真实情境下的翻译实践,体验除译员外的项目协调人、客户经理、译审、质量经理等多重角色。除平时的授课培训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高校还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非遗文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非遗外宣翻译实践,弥补各地现有非遗外宣资料的不足。
第二,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料库。语料库是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基础,也是提升译员翻译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升非遗翻译人才的翻译能力,可联合当地各大高校、相关非遗部门以及有经验的非遗文化译员,明确语料库设计和建库目的,采用搜集和制作相结合的建库方式,从微型非遗文化语料库做起,逐步过渡到大型的非遗文化语料库的建设。语料库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也能够为未来的非遗外宣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语料和规范,还可为各地高校培养翻译后备力量提供素材支撑。
非遗外宣翻译是我国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手段,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涵盖面广,非遗外宣翻译作为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需要各地区、各省市乃至全国的共同努力。对非遗外宣翻译进行钻研、实践,能够提高非遗外宣译文质量,助推省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向世界级迈进,突出中国文化优势,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以及经济、旅游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