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双重逻辑

2023-05-13 10:30
关键词:肩负中华民族时代

陈 举

(安庆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在思想和行动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国家强”的时代使命要求大学生“知”“行”统一,这既是历史趋势对大学生“角色认知”的认识论要求,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践行“角色行为”的实践论需要。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践行“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统一的双重逻辑,才能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双重逻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了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知”与“行”共存于个体实践中,“以知促行”和“以行求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内在联系。前者需要大学生对时代使命具备认识论上的自觉,后者要求大学生对时代使命有实践论上的自为,从角色认知的“自觉”到角色行为的“自为”,彰显新时代大学生肩负时代使命的双重逻辑。

(一)以知促行: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

自古希腊哲学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以来,历史上不同哲学家、思想家对其进行了追问,人类认识自己的实践逐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最终通过实践理性打开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最佳通道。恩格斯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理性的力量强调知识对个体认知的重要价值,而知识在教育体系中表现为历史上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和。可以说,“知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赋予了“社会”属性,人较之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个体认识自身在社会实践中寻到价值定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525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知”是源于不同社会存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是大学生肩负时代使命、认识自身角色的“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取得各项事业进步的坚强保证,当代大学生需要以此为最基本的“知”。习近平指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3]党的十九大以来,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青年人的时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新内涵,明确自身的角色认知,才能确保在实践上拥有努力的正确方向。

(二)以行求知: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

求知是人的本性。“以行求知”指出了知识的生成逻辑,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对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认识,而任何历史经验都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求知的关键期,如果说认清自身的职责是大学生角色认知的认识论前提,那么掌握自身如何求知就是大学生角色认知的实践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历来重视从实践中认识社会,认为社会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路径。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4]p10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也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要从这种实践理论中汲取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中国发展历史的、社会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深刻领会“以行求知”的深刻内涵。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大学生以行求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拓宽知识视野,在实践中验证课堂所学,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三)知行统一: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终极路径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知”与“行”统一于人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立统一观的重要体现,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在人改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解决。本质上讲,教育实践过程既有对学生认识经验与知识的理论性传授,也有对如何改造世界能力的实践性培养,二者在教育结果上共同作用于改善受教育对象的“核心素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5]158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肩负时代使命,需要从“知”上厘清自己的角色意识,学习党史国情,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勇于承担时代使命;更需要从“行”中检视自己的角色行为,求知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素养,以“知行统一”践行理想信念,勇于迎接新时代的各种挑战。

二、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角色认知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发展中的社会角色。1939年5月4日,在延安举行了五四运动二十年周年纪念日活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指出了青年人起到“先锋队”的作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6]。“先锋”既是对青年人的肯定更是期望,新时代大学生的要将人生的“小我”和社会“大我”有机结合起来,以“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角色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长河中。

(一)坚定信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者

信念指引着大学生的行动方向。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刻理解不具备“四个自信”就无法认清自身的“角色”,不清楚自身的角色也就无法成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者。生活容易富足,但信念不易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培根铸魂,青年之魂乃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大学首先要不忘初心,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和实践锻炼等载体,为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支持。大学生自己也要明确“奋进者”的角色认知,用最珍贵的青春时光在知识殿堂中充实自己,为持续推动人类历史的车轮积蓄力量。

新时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提升自己,将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既要学会看清世界和平发展之大趋势,又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困难。信念是基于理解中国人民奋斗史的升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无数仁人志士励精图治,不怕牺牲,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充分说明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面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任务,不同时代的青年人肩负使命虽有差异,但根本的理念是一致的。当代青年人只有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上不断强大而奋斗,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支持和保障。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奋进者”角色的时代信念,从认识自身体的角色职责出发,为奏响青年人的时代强音贡献力量。

(二)继往开来: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拓者

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创新的基因,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都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近代旧中国社会,由于政治的腐败和经济落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内忧外患。中国人民虽然历经苦难但依然能够自立自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克服各种困难中不断觉醒。经历觉醒的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重新站起来。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经济的全面复苏,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重返联合国大会,从原子弹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上天,无数开拓者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和热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在5G通讯、高铁、基因测序、卫星导航、移动支付等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再次让世界瞩目。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重要地位,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离不开人才储备,扩大人力资源“蓄水池”成为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路径。当代大学生要进入“蓄水池”,必须接受国家提供的教育和培训,具备迎接现实困难的综合能力,快速成长为继往开来的开拓者。同时,大学生还要时刻具备危机意识,认清在诸多领域制约中国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中国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自立自强,明白青年人拥有的不仅仅是时代给予的优越环境,更有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艰巨使命。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独立自主发展,当代大学生需要“知历史”以明社会发展之规律,需要“知党史”以知中国道路之方向,这样才能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中不断创新,以开拓者的姿态和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的力量。

(三)甘于奉献: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奉献者

奉献是青春的底色。今天中国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奉献,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奉献,和平发展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奉献。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图景,在时间坐标上刻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蓝图,当代大学生也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奉献者”角色在当下赋予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奉献有两个维度,一是要有奉献的理想追求,二是要有奉献的扎实本领。前者是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党的光荣历史,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方向;后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学识才能在筑梦的道路上拥有力量。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奉献从宏大走向细微,这导致奉献很容易蜕变成个人利益权衡的“牺牲品”。当奉献不再有艰苦岁月中的信念支撑,加之工具理性主义的甚嚣尘上,一些青年大学生可能会被眼前的利益得失所蒙蔽。社会上曾经批评大学生是“精致利己主义”,奉献对于这部分群体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任何历史时期都有“利己”者,这或许是人类的本性所致,这也是教育“外铄论”的逻辑起点。大学使命中包含对青年人的价值引领,也就是必须处理好“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要让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奉献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告诫青年人“奉献”是人生的“高尚”选择,号召大学生“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底色就是“奉献”。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奉献意味着肯“吃苦”,奉献要求自己放弃安逸和悠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要拒绝“躺平”,敢于在时代使命的召唤下为祖国奉献青春和力量。

三、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历史使命的角色行为

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0。对于个体而言,“行”是实践,也是角色认知的根本,任何认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到提升和确证。新时代大学生要符合当代青年人的“角色行为”,就要学会“以学立行,求知识于世界”,“以能促行,练本领于社会”,“以信律行,铭信念于终身”,这样才能在肩负时代使命的实践中有所作为。

(一)以学立行,求知识于世界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学校作为制度化的社会系统,是适龄青少年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场域,对促进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求知,《论语》有云:“学然后知不足”,藉此个体的学习得以持续进行。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新时代大学生求知过程要注意学会与教师、同辈群体以及互联网等信息媒介互动,这是学生互动学习最重要的三重世界。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不仅仅拥有知识上的权威性,更是国家价值观念的传播者和解释者,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同辈群体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重要社会他人,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弥补彼此的知识短板,还可以丰富个体情感世界以及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介是新时代大学生了解校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看清世界发展趋势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通过与互联网等媒介的互动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求知识于世界。

以学立行是学生本分。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将大学之学描述为“从游”,学生“从游”的效果如何要看学生“学”得是否扎实,“从游”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才能为后续的“畅游”夯实根基。因此,新时代大学生以学立行的目的不仅是校内“从游”,更要定位于将来能在校外进行“畅游”。校内从游之学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仅仅是“尾随”教师步伐“小鱼”。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投入到教师组织的问题讨论中,贡献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课后切实消化新知识,将其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确保知识学习的效果。校外畅游之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大学生认识世界开启了窗口,更是学生了解“行”之所需的必要补充。学校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支一扶”以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项目,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在迎接挑战中成长。此外,还可以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直接和间接地接触社会来获得知识,通过学习重构自己的心智结构。

(二)以能促行,练本领于社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学到的知识需要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角色认知”到“角色行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的实践。马克思认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320大学生能力形成的基础在知识,而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中,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教育部已经推动高校开展以“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为目标的“金课”建设,从课程改革探究如何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并大力推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学科理念,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指明方向。

以能促行是学习目标。大学是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亦是增长学生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学习到成长成才的本领,才有能力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肩负使命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拥有肩负使命的能力是大学阶段的第一目标。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4.4%,这意味着更多青年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青年群体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作为未来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大学生群体能力提升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因此“以能促行”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赋能”,通过四年的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增值”,让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走向社会。

(三)以信律行,铭信念于终身

信念为行动指明方向。信念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根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观,也会引领人们如何认知和继续改造世界。信念是种力量,危难时刻可以点燃希望,困苦时期可以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在中国人民信仰的丰碑上镌刻新的希望,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持续动力。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高校首先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只有让青年人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确保他们在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中不会迷失方向。因此,高校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大课程思政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用大思政格局为立德树人奠定基础,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供支持。

以信律行是做人保障。信念具有指向性和价值性意义,高校需要确保学生将理想信念铭记于心。首先,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信仰,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在这种信仰的引领下脚踏实地、敢于拼搏、甘于奉献;其次,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会信任,信任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有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人类才能拥有和平共处的环境,才能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要有坚定的信心,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和“发达中国”,不畏任何言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要对自己、对祖国、对整个中华民族充满信心。新时代大学生以信律行要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坚信的道路上勇敢前行,通过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代。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把握好“知行统一”的双重逻辑,深刻理解“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的内在关联,在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发展性中找准角色定位,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规划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肩负中华民族时代
An actor on a mission肩负使命再出发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贺文新:肩负使命 服务至上
青年要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