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翼,黎红雷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中山大学 中外管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有义务为“在世代之中存在”以及“面向下一个世代存在”[1]11守住“绿水青山”。新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生态民生观,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生活的向往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更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盼望“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168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11把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自然资源再生恢复、生态系统风险防控等作为生态民生建设的重点。目前学界主要考察了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生成逻辑、[4]137-139基本内涵、[4]6-7时代价值[6]15-16等方面,但鲜有从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含的辩证关系维度进行阐释。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重点突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含的辩证关系、价值意蕴及其现实路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批判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彼此对立的传统观点,强调三者之间能实现辩证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核心理念。只有人类生存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承载力为界限,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历史”相统一。当“社会的自然”完全走出以物的逻辑遮蔽人的逻辑的社会历史形态,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历史的自然”相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观的发展要义,不仅指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而且展示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现实可行性。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是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价值旨归,说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以共建全球生命共同体为价值旨归,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辨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与生态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并结合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现实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正确处理新时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关系的核心理念。
从辨证自然观的角度看,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与人类的内在本质和内在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是在“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双重意义上提出的。就“自然的历史”来说,辨证运动的规律虽然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为转移,但是“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和作用”。[6]138“自然的历史”运动发展既存在内在冲突,即自在自然的各种内在力量彼此斗争和相互制衡,又具有外在矛盾,人类开发和利用自在自然一旦超过了生态阈值“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383因此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为限度。就“历史的自然”来说,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产物。通过人的感性对象化活动,自在自然的先天物质存在形态趋近于人的目的,因果运动规律和物质转换活动受到“人的本性”的规范。因此,“历史的自然”是“化自然”与“化人类”的统一,是“人类学的自然界”。[8]193如果人类无法同周遭的“历史的自然”和谐共处,那么对人化自然的污染本质上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威胁。自然界与人类具有不同的内在价值,但又具有共通性。人类的内在价值体现在能够运用道德理性为自然立法,从而体现出目的性和主体性,但自然界内的其他非人类存在不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然而,自然和人类都具有再生产生命的能力,且每个互为依存生命个体都在追求“自利性”的发展。在此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质上是维护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生命共同体。另一方面,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作用。由于人的需要的延伸、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组织能力的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无限可能性,但是囿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再生力等因素的约束,人类只能有限地、逐步地改造自然界,恰当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信息、能量与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927
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类是生态共同体的重要主体,有责任改变为了剩余价值的增殖而剥削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0]13联合起来的全人类才能在推翻资本主义不和谐的生态关系方面达成价值共识。
从生态审美观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在美的规律指导下实现和谐共生。马克思早年就已经指出自在自然的美就在于“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11]111而人化自然的美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外化的具有美学属性的社会物质来体现。正是基于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不仅要求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而且亟须消除劳动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实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古国消亡的历史充分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222的经验教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领导人不仅充分认识到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将新兴发展中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版图,使其成为原料产地和市场倾销地的显性目的,而且识破了借此机会转嫁国内生态危机的隐性用意。因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人要求走出一条不依赖于他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和调控逐渐取代了计划对资源的调配,但是市场的自然逐利性让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的美和特性”[13]306,更看不到矿本身是地质圈重要的物质,过度的开采可能会引起地质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市场自发性也会带来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生态平衡的破坏,使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权,而是把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存权与生态权的辩证统一作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来源,“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4]172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期间,依托“八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特色初步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15]138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说明了生态保护、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能够实现高度统一,而且隐喻着“绿水青山”具有可挖掘的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具体地看,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改变原先平面化的土地经济开发方式,转向从自然生态空间内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挖掘经济效益。长久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一直在两条并行相向而行的轨道上,导致生态保护区受到了过多的保护,没能加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因此,大部分生态环境保护区同时也是贫困区。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恰恰提供了将环境保护、发展经济与人的幸福感提升统一起来的基本途径。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16]34一方面将现有的生态资源将城市化发展需求结合,打造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养老、生态旅游等创新性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利用生态自然的优势与农村集体经济相配合,努力实现“空间生态资源货币化”,以自然生态空间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推动国内大循环。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利润的一部分来循环反哺自然资源,同时以空间生态资源作为主权货币的锚,把城市中流动的城市金融资金与由集体经济改造的生态资源管理公司对接,实现绿色债务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匹配,既解决了外汇货币可能遭遇的贬值风险,又进一步调整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生产关系。温铁军等人认为,“依靠中国农村传统的‘村社理性’加强组织建设”,[17]4借助集体经济能够减少交易成本,使农民获得生态财产性收入。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人不仅是社会存在物,而且从起源上来说人的社会性存在离不开外在的自然环境,从人的本性上来看人或多或少“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18]110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协调了物质民生与生态民生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民生更多满足的是教育、医疗、就业等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而生态民生不但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要,更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民生建设是系统性的工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由他们创造。只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内化为行为指南,外化为能动行动,才能真正为祖国“护蓝增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期盼不能只停留在要求层面,真正的生态共同体的维护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群众中形成简约适度、低碳绿色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合力,以生态劳动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生态民生建设是以每个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前提和条件。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涵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态权益需求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认为,“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2]16针对老百姓最关心的饮用水、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以久久为功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团结人民共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境保卫战,让人民群众记得住“乡愁”。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再因循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走出真正维护人民生态权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道路,创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对西方生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指出其过度理性化、过分强调个体责任、人类中心主义等局限性,并提出了更加全面、综合的生态观念。从“天人合一”的万物一体观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节用节欲”的生态消费观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敬天保民”的自然信仰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充分实现了对中华优秀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包含中华文化的生态基因,又超越了西方生态思潮的局限,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价值。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生态思潮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但西方生态思潮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局限性。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作为一种新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对西方生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通过强调人与自然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联系、社会层面的变革和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超越了西方生态主义思潮的局限性,并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第一,对西方生态思潮过度理性化倾向的批判。西方生态思潮往往过分依赖科学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联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不仅是以科学与技术为手段的“主—客体”工具关系,还包括情感共鸣、精神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同生态保护的目标背道而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使自然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条件发生退化”。[19]331有些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如本·阿格尔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不在于彻底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形态,而在于恰当选择技术的类型,以尊重生态规律的“小规模技术”代替对自然环境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大规模技术”,并努力实现资本主义工厂的非官僚化,在充分掌握工厂政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工人对生产过程的直接管理”[20]503,使工人脱离以威胁自然为中介形式的异化劳动。但这种解决途径实际上预设了资本主义制度不需要为生态破坏负责的隐形意识形态,技术的类型才是罪魁祸首,而事实上正好相反。选择“好的技术”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结合本土文化和传统智慧,寻找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解决方案。这种批判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在超越西方生态主义思潮的同时,注重传统智慧和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第二,对西方生态思潮过分强调个体责任的批判。西方生态思潮往往将环境问题归咎于个人的行为和消费习惯,忽视了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对环境问题的影响。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从制度、政策和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因此,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1]336通过改革制度和政策,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批判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在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层面的变革和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对西方忽视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权益与价值的批判。西方生态思潮往往将人类置于自然界的顶端,忽视了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权益与价值。人类应该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平等相待,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存权。因此,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提倡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批判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在超越西方生态主义思潮的同时,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22]1中华优秀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万物一体观、以“节用节欲”为导向的生态消费观和以“敬天爱人”为宗旨的自然信念观等方面。虽然它们在自身观念上存在神秘论的色彩,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文明观,但是这些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对治疗现代生态病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抽离了中华优秀生态文化的历史背景,实现了对它们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的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天人合一”不仅提供了一个天、地、人协调统一的先验世界图景,而且塑造着中国古人看待世界的思维范式。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一方面承继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阐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2]225另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无为而治”,而是把“道德之天”转化为“规律之天”,认为人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取用关系”,而且是以“亲亲”之爱为中介外推为“物与”之爱的情感关系。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2]42人对自然负有爱护的责任,人对自然的爱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爱,只有转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以友善和谐的态度对待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二,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是对“节用节欲”生态消费观的创新性发展。孔子认为,为政者须“节用而爱民”,不可铺张浪费,还提倡一种简朴的、淡泊的生活方式。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继承了“节用节欲”的思想,又超越了传统的人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之间的矛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不仅满足人从“物质的享用”向“诗意的栖居”的深层次需求的转变,而且彰显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人的需求满足的有机统一。
第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中“满足人民群众良好生态需要”的观念是对“敬天保民”自然信念观的发展。古人认为天是不可知也不能知的超越性存在,“敬天”“畏天”的观念得以形成。对统治者来说,政治权力的来源是天命所归,但“天命”的维持需要统治者以“德”为中介,上“承于天命”下“当于民监”。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要”作为党执政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敬天保民”的价值观。传统的“敬天保民”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稳定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需要,而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则真正践行了“生态民生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民生建设依靠人民、生态成果全民共享”的价值规范。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关涉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作为一种新兴的价值观念,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贡献和价值。
第一,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为推进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提供思想基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代价。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鼓励人们转变发展观念,采取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路径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能够保护和传承自然资源,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社会公平与人民幸福,为推动世界文明秩序从“以资本为中心”向“以生态民生为中心”提供价值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平的增加。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人民的幸福与福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它倡导构建一个人人平等、人人享有可持续发展成果的社会,注重社会的包容性和共享机制。通过推动公平的资源分配、改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等措施,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平、幸福的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强调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忽视了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导致文化的单一化和物种的灭绝。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强调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和生物的权益。它鼓励人们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和传统知识,同时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这种保护与传承的观念为构建多元、富饶、繁荣的人类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元”治理模式强调党的全面领导,通过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决策来推动生态民生建设;“多方”协同机制倡导各方面参与生态民生建设,包括政府、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如此,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21]330既体现在理念上,又体现在决策上,更体现在执行上。党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决策对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决策权威性和科学性,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无不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必须确保党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党组织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理念引领、科学决策和组织领导,如同三条主干线,共同构成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骨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3]194解决好生态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需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16]37原则,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守住祖国的“绿色护城河”。因此,生态民生建设需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供根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产权相对独立,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致使环境保护乏力、资源开发不顾实际、生态的系统性遭到破坏。生态民生建设需要党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力量,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党组织领导下的生态保护铁军。党必须率先树立底线思维,不能将经济发展的代价转嫁给生态环境,只关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忽视人民发展的多层次需要,将生态民生建设纳入党的“关键少数”考核重要指标,从思想上“以上率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政府在生态民生建设中,以其特有的公权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推动社会朝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以其丰富的社会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力,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其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政府生态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长期规划。该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以及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政府要严格执法和社会要广泛监督,并使制度不断完善,对生态环境起到长期保护作用。
“国家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16]15确定生态自然资源产权全民所有制,明确规定各类自然资源产权的负责人,从源头上规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杜绝责任主体缺位的情况;“建立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4]398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确保制度权威的“上下贯通”,从实践上要求生态文明制度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2]34-35“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2]176让人民群众深切意识到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好生命家园的“绿色银行”。在“多方”协同机制中,各方利益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平衡与协调。政府应加强协调机制的建立,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另外,“共治”需要健全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共治模式的有效运行。特别指出的是,“多方”协同机制的建立不仅限于国内的各方面力量的汇聚,也重视国际层面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与共赢。生态民生建设并非局限于一域,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是共通的,因此“多方”协同是兼具国内与国际双重意义的共同治理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机制。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21]364。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则是企业责任和使命的体现。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要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其中,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创新是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引入和研发新的科技,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在科技创新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有明确的创新策略,以确保科技创新的效果。这涉及到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对研发项目的选择以及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慎重考虑如何平衡创新带来的风险与收益,以实现科技创新的最大价值。管理创新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改进管理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另一种重要策略。通过改变商业模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化,企业能够开拓新的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绿色产品的国内大循环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以,企业应通过研发低碳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推广绿色制造、建立循环利用机制等方式,构建起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该体系有利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这并非简单地将两者相加,而是通过一种深度的融合,构建出既符合经济规律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社会公众与非政府组织在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培育生态文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和挑战。但作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不可忽视,他们的行动和改变将间接地影响到生态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
社会公众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探索,不仅涉及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显示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生产—消费模式”。在社会公众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改变生产与消费模式是一项重要任务。在生产环节,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例如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消费环节,倡导绿色消费,例如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等,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生产端的绿色化需要消费端的支持,消费端的绿色化又需要生产端的供给。此外,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环保意识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体现在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上。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教育传播,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环保知识,理解绿色生产消费的重要性;二是通过社会公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绿色生产消费的实践中,提高公众的环保行动力;三是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责任感。
在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角色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政策变革以及在实践中积累和传播成功的经验。首先,非政府组织通过教育和倡导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研讨会、讲座、展览等,传播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他们还通过网络和媒体平台,发布关于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信息,引导公众形成环保行动。其次,非政府组织通过推动政策变革,为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他们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反映公众的诉求,推动政府采取更加环保的政策。他们还通过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政策的执行,确保政策能够真正地为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推广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再次,非政府组织在实践中积累和传播成功的经验。他们通过实施各种环保项目,探索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法,积累成功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更广的范围。他们还通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扩大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强调经济增长、生态保护与人民幸福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理论。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基本内涵需要在三种辩证关系中加以把握,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核心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发展要义,在经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价值归宿。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包含中华文化的生态基因,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局限,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价值。推动生态民生建设既需要党需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又亟须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