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熔,季 霞,毛 霓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1]。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22 世界投资报告》,202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第二,达到1452 亿美元,相比2012 年增长65.4%,占全球比重也由十年前的6.8%上升至目前的8.5%[2]。在此背景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国内院校+‘走出去’企业+国外院校” 三方合作机制,即 “校企校融合” 模式,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通过构建国际化产教融合机制,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构建更加紧密的世界经济文化共同体。
跨文化能力是指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够有效、恰当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往往具备更高的职业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
“校企校融合” 是指一种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在 “一带一路” 倡议指引下,国内院校、 “走出去” 企业与国外院校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助力中国企业 “走出去” 为己任,以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品牌为目标,以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为途径,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了解中国国情、认同中国文化、拥有中国情结,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 “一带一路” 倡议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服务 “走出去” 企业参与境外竞争与合作。
跨文化能力不仅包含多语言交流能力,还包括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整合能力、文化包容精神和文化合作态度,是培养跨文化素质国际人才的基础保障。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国际学生跨文化能力定位不清晰,对 “走出去” 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不深;另一方面, “走出去” 企业有强烈的本土人才跨文化培训和管理需求,但又受到师资、能力、资源等因素限制,本土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均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带一路” 沿线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基础薄弱,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众多方面与国内高校相距甚远。 “走出去” 企业要根植于所在国,必须实现人才的本土化,而国外高校没有形成契合 “走出去” 企业需求的语言、技能、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是不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中资 “走出去” 企业急需具有汉语能力、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3]。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都以 “鲁班工坊” 等平台与国外院校开展一些初步合作,但在精准服务企业项目实施、职业教育标准输出、跨文化交流等深层中外职教融合方面,受到资金、政策、文化等因素制约;国内很多高校虽已开展国际人才培养,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都是与中国学生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契合 “走出去” 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际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走出去” 企业并没有真正融入,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高校自身 “供给力” 不足,对 “走出去” 企业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企业存在短视行为,更喜欢的是用人,而不是育人。
“校企校融合” 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学生,帮助国际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更可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互信、互助和互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校企校融合” 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对于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跨文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校企校合作” 可以在国际上寻找有良好声誉的教育机构、企业或组织,并与这些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评估标准等方面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要求,通过 “校企校合作” 为学生提供到 “走出去” 企业实习或参与国际项目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提高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
“校企校融合” 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从而加速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首先,通过与中国的教育机构合作,向国际学生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国情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其次,通过与中国的企业合作,向国际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最后,通过培养国际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4]。
国内职业院校、中国 “走出去” 企业与国外高校开展校企三方合作,打造以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职能的国际化产教融合平台。国内高职院校针对国外院校学生达不到中资 “走出去” 企业要求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短板和 “走出去” 企业的需求开发技能培训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指导和培训;整合师资力量,选派专业教师联合 “走出去” 企业导师,在国外院校建设符合企业技术标准的实训室,输出中国职业教育的标准、资源和装备,为学生开展工学结合专业实训,有效实现 “国内院校+‘走出去’企业+国外院校” 三方协同育人[4]。
中国职业教育在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形成了 “多元合作、互利共赢、技术赋能、平台支撑” 的有效机制。 “三方” 融合机制不应停留在召开年会、定期发布工作的层面上,应充分了解各个成员单位特长挖掘各自的潜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和教学装备,通过 “校企校” 融合,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职业院校输出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和教学装备,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校企校融合” 应根据 “走出去” 企业需求,按照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基本要素,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加强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对中国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接纳,让国际学生在跨文化互动中逐渐适应和融入中国企业,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国际学生的多语言交流能力、文化鉴赏能力、企业认同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增强其对中国文化、中国制造、中国思维、中国管理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知华友华本土技术技能人才[5]。
校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针对 “走出去” 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首先,中文交流能力是跨文化人才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应注重汉语教育,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其次,国际人才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在课程体系中应引入实践课程,包括企业实习、项目实践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 “走出去” 企业的事务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引导国际学生认同中国企业,树立为中国企业服务的信念。这种方式可以将国际学生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效完善,同时与实践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跨文化国际学生就需要跨文化师资,教师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 “内培外派” 机制,提升教师跨文化能力。一方面职业院校应该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国际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国际人才的培养需求,提供跨文化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为国际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以 “校企校融合” 为纽带,将教师送出国门,到 “一带一路” 沿线国高校和 “走出去” 企业开展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国际化视野,实地了解 “一带一路” 沿线国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增强文化的互鉴互赏,提升自身跨文化能力。
以 “校企校融合” 为导向,建立以国际学生多语言能力、文化鉴赏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和企业认同能力为主要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把 “走出去” 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实现 “校企校” 三方共同评价、共同考核。同时,结合诊断与改进的理念,分析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 “校企校融合” 良性螺旋上升。
“校企校融合” 是中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 的一个实践,有利于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的输出,为 “走出去” 企业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知华友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总结、提升和改进,继续探索中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 模式,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