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朱广锋
(1.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崇信县分校,甘肃 崇信 744200;2.崇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崇信 744200)
近年来,崇信县将平凉红牛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立足全国优质肉牛优势产区地理优势,按照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目标定位,制定了《崇信县红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平凉市崇信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红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五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坚持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全链拉动、品牌带动,盘活了崇信乡村振兴“牛经济”,助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崇信县按照“扶大产业规模、扶强经营主体、扶优特色产业、扶活发展机制”的原则,不断完善红牛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和培育扶持办法,对产犊补母、基础设施配套、饲草种植加工、示范典型培育、红牛活体抵押贷款等进行政策扶持。2021年以来,累计兑现到户产业扶持资金3 154.6万元,协调金融企业发放红牛活体抵押贷款8 724.3万元,财政贴息资金510.5万元。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了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按照“塬果川菜整县牛”的产业发展布局,引导各乡镇、重点企业在发展农户养殖的基础上,以建办标准化养殖场、培育养牛专业村、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攻方向,全县累计建成千头养殖场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41个,培育养牛专业村8个、10头以上养殖大户1 238户。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盘活利用农村旧宅基地发展窑洞养牛,建成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7条,改造废弃窑洞1 701孔,饲养红牛5 000多头,先后招商建办了伊顺祥清真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富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绿源牧草公司和红牛繁育场等一批肉牛养殖、屠宰、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1个[1],全县牛年存栏量保持在5万头以上。
立足资源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和养殖户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饲草料种植规模、降低养殖成本,全县年种植饲用玉米3 300 hm2以上、玉米秸秆转化青贮20万t以上。先后招引伊顺祥清真牛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资路集团、绿源牧草公司等种养殖加工企业参与红牛产业链式开发,深挖产业发展潜力。同时,聚焦“畜头肉尾”,外引内联建办了木林乡超吉牛牛肉食品加工厂、黄寨镇红牛体验中心暨熟牛肉加工厂等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注册了“崇信红牛”“崇信牛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了“伊顺祥”“陇信和”“超吉牛”“崇甄”4个企业自主品牌,从饲草种植、种群扩繁、生产加工等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崇信县红牛公司不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引进改良等方面健全繁育体系。各规模养殖企业推广“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果蔬种植”模式,在粪污就地加工转化、有机肥生产等方面健全循环利用体系。行业部门借助各类平台、媒介宣传推介红牛产品,在扩大产业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健全品牌营销体系。推行“托管代养”“寄养代繁”等合作模式,在企业带动、合作化服务、群众增收等方面健全联农带农体系。通过这些生产要素的不断强化和保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基础基本形成。
红牛产业发展仍以养殖基础母牛、销售育肥牛、种植优质饲草料为主,现有企业、合作社养殖规模偏小,生产方式相对分散,肉制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形式单一。牛产品销售主要以活体牛交易为主,且市场体系不健全、销售渠道不宽、价格控制和利润分配不合理,大多数养殖户在每个产业链上获利不大,资源优势没有较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产业链条整体存在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2],缺乏具有较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带动牛产业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层次较低。伊顺祥清真牛业有限责任公司、腾洁种养殖有限公司和崇信红牛种群繁育场经营方式单一,与养殖小区(户)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产业助农增收带动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崇信县红牛饲养量占比低,品种杂,科学化繁育、标准化养殖仅限于个别企业,农户分散养殖还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饲养管理、日粮配制、疾病防控等标准化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对养殖户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产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牛产业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活体红牛价格波动频繁,前期投资的饲草料成本逐年上涨,养1头牛从配种到出生、出栏需要2~3年,养殖周期长、见效慢,短期效益较低。受进口牛肉冲击,市场低迷,红牛比较效益降低,群众参与养牛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部分养牛场出现了棚舍废弃闲置情况。
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发展思路,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提高红牛扩群增量补助标准,争取新建扩建肉牛标准化养殖场,争取“粮改饲”“高产优质牧草苜蓿示范建设”项目补助资金,按照“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种植绿色优质饲草料,为红牛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服务、流通销售的组织化水平,围绕扩繁增量、屠宰加工、饲草基地建设[3]、有机肥生产、冷链物流、生产销售、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建项目、招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在饲草供应、技术服务、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指导体系,优化专业人员配备,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牛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和发展动态,强化对产业发展的服务引导,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移到服务产业发展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主动为企业和农户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县乡畜牧科技人员要通过分片包干、“点对点”“一对一”等方式,从红牛品种选育、饲草料种植加工、肉牛养殖、牛肉产品加工销售、疫病防治等方面优化服务水平。
大力开展红牛优质资源保护、选育改良扩繁、科学化饲养等工作,示范带动农户饲养繁育红牛,提高红牛种群质量和数量。积极开展红牛分子遗传学、高档肉牛饲养技术、产品开发等研究,做好崇信红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工作。不断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性控冻精、胚胎移植、全株青贮、疫病净化等新技术。提高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改善养殖场生物安全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易感群体。开展养殖技术培训[4],强化人才培养,加大牛产业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实用人才培养力度。
着眼提高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扶持建办一批牛产业生产加工、技术服务、流通销售、粪污利用的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协同推进红牛产业“一条龙”式发展,建立联农带农发展机制,带动周边村社扩大养殖规模,提升饲喂水平,增加养殖收入。加大宣传引导,做深做细调查研究,提高产业补贴标准,扩大政策补贴覆盖面,加强金融服务支持,解决养殖主体资金短缺的问题。
培育红牛产品专业销售团队和经纪人,拓展各类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通过产地认证、绿色认证等,积极争取与一线城市餐饮品牌连锁店建立原产地供应合作机制,发展窗口直销、“基地+超市”“农户+超市”和电商销售等多渠道流通体系,推动产业后端发展。不断加强红牛产品的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在肉制品深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丰富产品品种,延长产业链条[5]。通过各类交易平台宣传红牛品牌,拓宽产品销售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紧盯红牛产业链短板和弱项,优化产能布局,大力推进屠宰加工链条化发展。完善仓储冷链物流体系,补齐红牛产业发展短板,推广“连锁直销+冷链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等新型冷链物流经营模式,促进“运活畜”向“运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