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源流考*

2023-05-11 19:48姜德友刘春红孙许涛宋运佳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肠小肠外科

钟 晴 张 蓉 姜德友 刘春红 孙许涛 宋运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痈”者“壅”也。中医所论之肠痈主要是指肠道内部产生的痈脓,其病因多为湿热阻滞,饮食不节或不洁,败血浊气壅遏肠道所成[1]。西医学中的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肛周脓肿等疾病多属于中医学的肠痈范畴,但其中以阑尾炎的发病率最高,以右下腹的转移性疼痛多为主要表现,同时还会伴有低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而重者则多因失治误治而出现腹部的脓肿、溃烂、穿孔等表现。中医学对肠痈有大量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故而本文从有关肠痈的古代文献入手,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对其症名进行溯源,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进行系统归纳。

1 “肠痈”症名溯源

在秦汉时期肠痈已有记载,《灵枢经·痈疽》篇有云“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2]。而《素问·厥论》在此基础上,更直接论述了肠痈的病因病机和表现“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顺,发为肠痈”[3],这是现存古籍中对肠痈最早的描述,历代医家对于本病则多命名为肠痈、大肠痈、小肠痈、盘肠痈、缩脚肠痈等。

1.1 肠痈主症 历代医家对于肠痈的发病论述颇丰,《圣济总录》有言“天枢隐隐而痛者,大肠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肠痈也”[4]。表明其发病部位多在少腹天枢穴,并伴随有疼痛和肿胀的表现。《外科大成》言“大肠痈发病,必先天枢穴隐痛不已,右边痛甚,脉则右寸洪数”[5],在《圣济总录》的基础上,《外科大成》又进一步明确了大肠痈之疾病在腹部右侧痛甚。而《外科正宗》则有明确病历记载,并强调需与痢疾进行辨别,“一男子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脉芤而数,此小肠痈也”[6],提出了小肠痈的概念,并强调其症状表现与痢疾类似,临床容易出现误诊误治。《外科大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小肠痈的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小肠痈之发,必先关元穴隐痛不已……初起发热恶风……久则腹胀下淋,转侧有水声者,内痈成也”[5]。而至清代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肠痈的辨别和大肠痈、小肠痈的鉴别诊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提出“初起发热恶风自汗……按之腹内急痛,大肠痈多大便坠肿,小肠痈多小水涩滞”[7],是以古人对于肠痈之病具有诸多记载,多以腹内急痛,大便坠肿,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大肠痈发病部位多为右侧天枢穴,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麦氏点位置相近,小肠痈则多在脐下3寸的关元穴,多伴有小腹肿硬、小便滞涩等症。

1.2 肠痈重症 肠痈病失治误治或迁延加重,会导致溃腐成脓或各种变证。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盘肠痈”为肠痈失治误治化脓后,浓汁从脐部溢出的症状[8]。清抄本《外科或问》对盘肠痈有进一步的论述,指出病因为脏腑积热、食死畜肉所致。清代蔡宗玉认为缩脚肠痈在小腹右边,并指出“交肠”为肠痈的一个证候(多指膀胱穿孔)[9]。盘肠痈、缩脚肠痈多因失治误治致使肠痈进一步发展,造成流脓穿孔等症状,二者皆属肠痈急症。《医宗金鉴》也有此记载“如耽延日久,因循失治……色败无脓……衾帏多臭,烦躁不止,身热嗌干,俱属逆证”[7],指出以上疾病多本为肠痈,失治误治、日久不愈,毒邪至盛以致肠胃受损,阴器腐烂等危重证候。

2 病因病机

肠痈之病因复杂多样,但总结历代医家观点,可归纳为4 种,寒热失调,客于肠中;湿热郁阻,瘀滞经络;饮食偏嗜,壅阻肠道;情志所伤,脏器郁结。

2.1 寒热失调,客于肠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风胜则动,热胜则肿”[3];《灵枢经·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反复,故痈肿”[10],均强调了寒热之邪侵袭机体,阻滞经脉,客于肠道,而导致痈肿发生。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亦指出:寒温不适,邪气与荣气在肠道内搏结,加之血气蕴热,成肠痈[11]。故而寒热失调,成为肠痈产生的主要外因。

2.2 湿热郁阻,瘀滞经络 《伤寒杂病论》载“湿气在内……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仲景首先提出了湿与热合而发生痈脓的基本病机。《外科正宗》在仲景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阐述,曰“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6],同样认为本病多为湿热致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瘀血的存在。而隋代巢元方同样强调了血气蕴积致使肠道痈脓结聚的病因”[11]。《简明医彀》“肠痈证因荣卫不调,或瘀血停滞,或下焦积热,多患妇人、处子”[12],则提出本病常见患病人群。《外科证治秘要》指出“大肠痈由饥饱劳役负重,气血凝聚,湿热郁蒸而发”[13],即劳作无度,食无定时,致血气痞结,湿热郁阻,发为痈病,强调了湿热瘀阻、瘀滞经络是本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2.3 饮食偏嗜,壅阻肠道 《素问·异法方宜论》述“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结为痈疡”[3]最早提出了饮食的偏嗜会损伤肠道发为痈疡的机理。《医灯续焰·肠痈脉证》也有所论述“肠痈者……大肠、小肠皆有之。大抵得之不节饮食……而痈斯成已”[14],亦认为本病的发生可由饮食偏嗜不节壅于肠道所致。《古今医彻》有云“腹为阴,大小肠与之俱……或过食生冷,劳顿所伤,凝而不化,因遂发焉”,明确指出了大小肠之痈肿,皆由过饮醉酒、饮食生冷、劳顿无休而凝滞肠道,久不宣泄,发为肠痈。清代书籍《杂病源流犀烛》进一步提出“大肠痈……以致大肠实火坚热所生病也”,是以肠道痈脓的产生与饮食偏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具有密切联系,而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4 情志所伤,脏器郁结 忧思悲怒等情志内伤,均可干扰气机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肠道功能,致使气血凝滞,导致肠痈的发生[15]。《圣济总录》有云“肠痈由恚怒不节……蓄结成痈,津液腐化,变为脓汁”[16]。可见,情志郁结会凝滞气血,壅于肠道。明代孙一奎在总结前辈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又论曰“夫肠痈者……喜怒无时……结在肠胃之内……聚结成痈”[17],指出内在情志喜怒无常,结聚于肠道之内,聚久不散,导致肠痈的发病。

3 治法方药

古人对于肠痈的治疗论述颇多,角度多样,根据肠痈初起、成脓、溃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证型特点,需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大法主要归纳为消法、托法、补法3 种,而对于补法根据情况的不同又从滋阴、扶胃、补肾进行治疗,同时对于本病的不同阶段和特殊情况,还可以选用灸法和切开排脓法。

3.1 内治法 一是消法,常应用于初起脓未成阶段。《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言“消者,去其壅也”[18]。《疡科纲要》亦指出“治痈之要……虽有大证而可以消于无形”[19]。此阶段多因外感湿热实邪、内食油腻生冷之品等原因,使得湿热熏蒸,瘀血凝滞,壅滞肠道,故而治宜通痈散结、泄热逐瘀。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述“肠痈者……脓未成,可下之……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20],说明肠痈乃湿热凝滞经脉,结聚肠中,不通则痛,方中用大黄、桃仁活血化瘀、涤荡湿热;芒硝散结消肿;牡丹皮、冬瓜仁清热消瘀、凉血散结,诸药合用,使得瘀热自除,痈脓自散,这是治疗肠痈消法的代表方,在历代一直广为应用。

二是托法,常用于脓已成或溃后脓出不畅阶段。《外科启玄》言“托者,起也,上也”[21]。此阶段多为热毒壅盛,损伤肠道,致功能失常,气血瘀滞,腐肉成脓,或溃脓毒散,然而邪气壅滞而不外出,故可用透脓排毒的托法,临床将托法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1)透托法:此时脓肿已成,邪气壅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之际,当以活血行瘀,排脓消肿,疏通痈滞为主。薛氏《立斋外科发挥·肠痈篇》记载“小腹痛……脓成也,宜托之”,其言用“云母膏,治肠痈脓已成,一服下脓升许,更以排脓托里药而愈”,即用云母膏以托肠道之痈脓,并通过大便排出体外。2)补托法:此时脓成破溃但脓出不畅,邪毒熏蒸,正气衰微,无力托毒外出,当以调理气血,扶助正气为先。《诸病源候论》曰“大便脓血……是肠痈者”[11],陈实功用“七贤散”来治疗“肠痈溃后,疼痛淋漓不已……睡卧不宁”[6],同样阐述了补而托之的思想。

三是补法,可应用于脓未成阶段或痈脓破溃后期。对于初起脓未成阶段,在进行消瘀排脓时针对身体情况治以消补兼施之法。针对患者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补阴气、补胃气、补肾水3 种。1)补阴气。肠痈若因实火郁结于内,治当滋补阴气以泻火润肠,《辨证录》记载“惟大肠生痈……无不成于火……则郁结而成痈矣。然而火之有余,实本于水之不足……然则治之法……则毒瓦斯自消”[22],其用滋阴之清肠饮攻毒降火,以达相济相成之功。2)补胃气。《辨证录》述“人有大肠生痈……能食者生,不能食者死……断以扶胃气为第一法……则正气无伤而火毒又散”[22],用开胃救亡汤来助胃气大开,化精微输布于胃肠,加败脓祛毒之药,即散火毒亦不伤正。3)补肾水。“夫大肠之能传导者,全藉肾水之灌注”,陈士铎认为“生痈之先本是肾水不足……必须大补其肾水……气血足而肌肉生也”[22]。指出肾水不足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要首先大补肾水,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补法尤其适用于痈脓破溃后期脓水清稀、创口难敛的患者。《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曰“夫补者,补其虚也”[18]。此阶段脓汁已出,毒邪已去,但正气已伤,机体已损,当治以敛疮生肌,固本培元。《圣济总录》论曰“痈疽诸疮,气血虚微……疮久不合……并宜托里……毒有所泄而不内攻也”[4]。《青囊秘诀》中亦言“痈疽……即溃之后,以补正为急”。可见补益气血,固本养荣生新为溃后当务之急,故而补法尤其适用于脓成已溃但正气大虚而创口难敛者,应治以补气养血,扶助正气。

3.2 外治法 《医学入门》言“凡病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灸肘尖锐骨各百壮[23],《外科大成》中亦灸两肘尖各百壮,则大便下脓血,立愈[5]。此灸法可祛湿排脓,温通经脉,以达消痈之效。《刘涓子鬼遗方》亦有记载“有脓,便可破之……令脓得易出”[24]。此法可使脓液流出,腐脱新生,使痈肿早日痊愈,这种治法适用于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或有脓肿溃腐至体表等情况,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原则是脓成应尽快排脓,或通过泄下排脓、或通过切开排脓、或通过抽取排脓、或通过挂线排脓等各种方法,使脓尽而伤口渐愈。然而对于即将成脓者,应时刻注意患者表现,如果出现肠道溃腐成脓且未能排出,而出现肠道穿孔等急腹症危重证候,则应该马上到医院急诊进行治疗。

消托补三法的应用各有其阶段性,外治法的应用同样有其适用范围,但肠痈的发展往往错综复杂,病势急骤,临证之时,中药汤剂应做到消中有托,托中有消,消补兼施,根据患者的表现灵活变通、机圆活法,并以外治法相辅,如此方能效如桴鼓,立竿见影。

4 展 望

肠痈之论述自汉朝以降,历代医家各有发挥,针对其发病症状的轻重、部位的不同,提出了大肠痈、小肠痈的症状和鉴别,论述了失治误治后造成的盘肠痈、缩脚肠痈等急重症,这些都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证。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大致总结为:寒热失调、客于肠中,湿热郁阻、瘀滞经络,饮食偏嗜、壅阻肠道,情志所伤、脏器郁结4 种,并据此归纳了肠痈内治法有:初起脓未成时通痈散结、泄热逐瘀的消法;脓已成时活血、排脓、通痈的透托法;溃后脓出不畅时祛邪外出,排脓托毒、调理气血、扶助正气的补托法;以及针对初起脓未成时的补阴气、补胃气、补肾水的补法和痈脓破溃后期脓水清稀、新肉不生的固本生肌之法。外治法则包括了消痈散结的灸法、脱腐新生的切开排脓等治法。并列举了泻热破瘀、散结消痈的大黄牡丹汤、排脓消肿的云母膏、扶正托毒的七贤散、滋阴降火的清肠饮、扶胃败脓的开胃救亡汤等方剂,为肠痈的源流和发展进行系统的论述,为中医临床提供启迪和借鉴。

猜你喜欢
大肠小肠外科
灌肉
骨外科知多少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一根小肠一头猪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大口喝水促排便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