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灾害性天气直播的优化路径
——以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实践为例

2023-05-11 14:59田新华
武汉广播影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广电集团灾害性深圳

田新华

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突发性强、致灾快、损失大、次生灾害多,对于一些高密度的城市,带来的考验更加严峻,而报道的难度往往也更大。面对这种挑战,新闻媒体有责任利用全媒体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发布临灾预警信息,让公众提早做好预报,其中全媒体直播在此类报道中被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广泛运用。通过直播,媒体可以尽早发布突发事件现场消息,发挥传递事实、实时播报的作用[1]。

新媒体直播应用到新闻报道中,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中的创新与延伸[2]。在融媒体时代,高效发挥媒体的作用,动员社会广泛力量,可以提前预防,将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和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气象局合作,开通突发天气的全媒体直播,2021年以来,共推出此类全媒体直播32场次,累计观看量超3亿次。其中2023年10月推出的《防范台风“小犬”》全天候新媒体大直播,自10月5日19时开启,不间断持续达95.5小时,创下深圳应急防灾节目直播时长新纪录。通过这样的直播,及时、密集发布深圳市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和防御信息播报,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全体市民,协助政府部门组织、指挥、调度群众进行灾害性天气的防御。

本文以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针对台风、强降雨开展的灾害天气直播项目为例,分析如何优化灾害类天气的全媒体直播。

一、做好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的意义

新媒体直播是一种新型的报道形式,具体是指利用微波及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将设置在拍摄现场的、不同拍摄角度的拍摄机所摄录到的声画及背景资料,通过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的采访、串联与评述,临场进行切换和剪辑,实时播出,争取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3]。而随着新传播环境的发展,现在要求媒体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完成电视、手机、网络及客户端的全覆盖,这正是全媒体直播的新特点。

灾害性天气致灾性强,一方面在于时间上的突然,影响范围广;另一方面在于不确定性,瞬时变化大,精准预测的难度高。在社交媒体发达的环境下,网络舆论场的信息战更为复杂,信息泛滥、谣言易滋生、舆论引导难等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4],而这恰恰是主流媒体责任担当所在。

作为地方媒体,特别是以民生为主要特色的都市频道,贴近性强,和老百姓连接的黏合度最高,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大,做好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对于传播正确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减少灾情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直播也有利于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服务力。因此作为都市频道,必须正视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把握好基本原则,主动作为、勇于发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做好覆盖全平台的灾害类天气全媒体直播。

二、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的特点

针对台风、暴雨等带来的灾害天气过程,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充分利用好主平台和新媒体矩阵,2021年启动应对台风“查帕卡”、“卢碧”、“圆规”等新媒体直播12次,累计观看量1557万;2022年新媒体直播次数增加到15次,总观看量上升到3335万,新媒体传播量达到3.5亿次;到2023年,新媒体端灾害天气直播总时长更是达到了371.5小时,为历年之最。

通过对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灾害性天气相关新媒体直播情况的梳理,笔者认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重在快,第一时间响应,用时效打破信息差

现代心理学证明,新闻的先后次序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最早流传的“事实”,人们总是最相信的;人们最先听到的新闻肯定比后听到的新闻留下更深刻的印象[5]。因此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决定了受众看待事件不同态度的走向。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针对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事实上,在面对灾害天气的过程中,留给政府和媒体的应对时间更少,特别是对于可预测的台风等,必须要早于灾害天气到来之前,就要启动直播,起到防范作用。

深圳广电集团与气象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台风蓝色预警或者暴雨橙色预警,就立即启动全媒体直播。2023年9月7日晚,深圳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七项历史极值。在这种极端天气下,龙岗、罗湖等地出现区域性内涝,车库、河道甚至地铁站和火车站站口被淹,市民求助、对于气象部门的质疑、对于泄洪的担忧、甚至是错误图片的引导等等信息混杂,给舆论引导带来极大难度。得益于5G和手机传输技术的发展,深圳广电集团在暴雨红色预警前就提前开启媒体端直播,25分钟内开始电视端的直播,8组记者连夜奔赴雨情最严重的第一线,核实信息,展现救援过程。针对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在新媒体直播中予以澄清,还利用直播内容二次创作短视频,提升信息到达率。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制作的短视频《龙岗分区暴雨红色预警,地铁16号线黄阁坑站、愉园站暂停服务》在抖音平台点击量达到了586.6万次,《深圳水库泄洪之后,排往哪里?排洪什么时候结束?深圳应急管理局就网友关心的泄洪问题,答网友问》,在快手平台点击量达到了346.6万次。

从最终的效果看,越是重大灾害类天气,越不能畏缩不前,担心形成负面舆情,而不愿发声任由各种信息泛滥。此时需要媒体充分发挥融合优势,特别是利用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全媒体直播,抢战舆论高地,及时发布权威消息,稳定社会情绪,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

2.重在流程优化和技术赋能,实现融合直播的多元创新

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需要出动SNG卫星直播车等,重技术、重设备,“牵一发动全身”,增开一档直播节目,需要流程复杂、耗时长,而灾害性天气的直播决定了它的推出时间要快,往往广播级摄像机不能满足时效性需求。近年来移动技术和5G的迅速发展,为应急直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可穿戴化的网络视频发送器、社交网络软件平台、SNG卫星直播体系,乃至摄像机(含不断迭代,技术参数日益趋近广播级标准的个人通讯设备)这一套在实践中构建、优化、升级的直播运用体系在向小型化、专业化、立体交叉多元组合化方向发展[6]。

在技术层面,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充分依托应急频道的定位,建设围绕灾害性天气融媒体直播的全流程一体化生产系统。首先是充分发挥手机5G连线在机动性和播发效率方面的优势,记者运用手机可以在1分钟之内启动连线,是4G背包启动效率的10倍以上。在深圳广电集团2023年10月应对暴雨天气的直播中,手机连线55次,占所有记者连线次数的78%。其次利用5G网络传输将原来城市风景的慢直播应用到灾害性天气新媒体直播中。深圳广电集团在天气直播中,集纳了全市30多路慢直播视频信号,快速切换,使市民在收看新闻信息的同时,直观了解全市暴雨情况。

在互动方面,在直播中充分发挥用户的作用,集纳信息,用户互动,助力直播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新媒体直播中,深圳广电旗下壹深圳客户端开设“深圳暴雨防灾减灾帮助平台”、“防范强降雨一键通”等产品,为深圳暴雨遇到困难的群众提供信息救助通道,并将相关信息,转交给深圳市应急部门,由当地应急部门在核查后安排力量进行帮助,技术平台为沟通群众与政府主管部门搭设了新的桥梁,也发挥了媒体的责任担当。

3.坚持内容为王,优化表达方式,贴近性挖掘感人故事,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灾害性天气直播的核心在于减少灾情影响,确保损失降到最低,因为提高覆盖率和到达率是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在直播的设计中,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无论是直播,还是基于直播内容二创的短视频,都必须做到贴近性的表达,激发市民的情绪价值,让宣传深入人心,人人都有防灾避险意识和知识。同时在融媒体背景下,通过一些灾害性天气中发生的故事,以情感的传递为催化剂,进一步增强直播的传播力。

2022年5月份,深圳广电集团推出《防范强降雨直击第一线》全媒体直播。这一次降雨过程中,深圳一位市民驾驶的车辆陷入积水中无法行驶。正在巡逻的女铁骑队员马云丽发现后,立即上前徒手推车帮助车辆脱困,随后路过的环卫车司机也加入推车行列,两人齐心协力将车辆推至安全区域。直播团队第一时间拿到了第一手的高清监控视频,制作短视频,通过直播节目和其他渠道分发,《90后女铁骑暴雨夜徒手推车救援》这一话题登上微博全国热搜第17位,话题阅读量1.1亿次,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等中央政务账号和央广网等全国上百家媒体转发,全网互动超30万。这也说明,更具人文关怀的新闻现场,传播力更强、更有效。

三、进一步优化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的策略

1.以媒体深度融合为契机,构建快速有效的全媒体直播机制

在灾害性天气中,主流媒体的直播迅速传达政府部门的权威声音,让广大市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对于媒体来说,必须借助深度融合的契机,以产品为导向,将采、编、播、分发有机融为一体,建立一支迅速反应的直播“铁军”。媒体必须在现有力量统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采访团队、编辑力量、新媒体力量、技术团队,根据海报、图文、短视频等不同的产品要求,建立统一有序的生产团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

2.要加强系统性思维,加强融媒体人才培养,提升防范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报道的专业水平

台风路径复杂,暴雨天气更是变化莫测,面对这类突发事件,大型融合直播难度更大,对于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应急工作室,成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人才团队;第二,要不断学习新媒体传播方式,形成新的打法,根据灾害天气前、中、后期等不同阶段准备好不同的产品,避免因为精力分配不均导致产品失衡;第三,边“打仗”边总结,每一场灾害天气直播战役后,都要进行复盘,参与者通过复盘会议总结得失,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有利于下一步提升融合直播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加强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呈现方式的系统性研究,目前“慢直播+记者现场”的方式较为普遍,但如何创新内容,包括节目形式、慢直播摄像头的运用、信息瀑布流的呈现、记者现场画面拍摄和信息量的提升等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要继续提升全媒体直播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3.要以用户为导向,丰富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融媒体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服务性

全媒体直播虽然打破了传统电视直播的线性时空局限,但毕竟是实时进行的传播,为进一步增强到达率,必须不断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在产品类型上,要建立以全媒体直播为核心,不同产品的生产机制。记者优先供给新媒体端直播,加强采编互动模式,利用直播拆条短视频、制作海报、图文推送,研发H5互动产品等等,不断完善产品的类型。

在产品功能上,以往媒体在应对灾害天气中,生产的相关产品以资讯和信息为主,缺乏有力的功能产品和舆论引导产品,缺少对于受众和网民的刚需黏性。如何破局?要充分利用技术赋能。一是用技术赋能科普产品的制作。深圳广电集团和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制作了气象类科普节目《谈天说地》,每期节目以独特视角为市民剖析气象天文科学深层原理,适时对不同灾害天气的形成过程、发生机理和防御重点以及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等内容进行科普。节目采用虚拟演播厅实时渲染、V 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等方式,为市民呈现混合现实的视觉盛宴。好的科普产品为市民答疑解惑,自然有实际功用和效能。二是用技术赋能互动,搭建互助产品平台。在极端灾害天气中,哪里有诉求,哪里就该有服务。媒体可以融合信息与技术优势,搭建求助需求与救援力量相匹配的互动渠道,搭建基于互助平台、信息集纳平台等新形式的产品,更有针对性服务好市民,形成应对灾害产品和受众的强连接。

结语

灾害性天气全媒体直播,突发性强,持续时间不确定,因为其特殊性又广受舆论关注,也给新闻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直面挑战,具备融合直播的能力。坚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全媒体直播,做好灾害天气预警宣传工作,普及好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确保媒体信息权威性和传播有效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牢牢把握全媒体直播的基调,捕捉抢险救灾中的暖心故事,传递正能量,以小见大,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猜你喜欢
广电集团灾害性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以融合推动电视内容创新和营销升级——以浙江广电集团钱江台&钱江视频融媒探索为例
老年观众群电视节目研究——对深圳广电集团为本地老年观众提供喜爱的电视内容的经验分析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阜蒙县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西藏南部灾害性天气中气象服务的思考与研究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