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下内窥镜中心感染防控与实践

2023-05-11 05:28张玉婷杨振斌夏文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腔道消毒液内窥镜

张玉婷, 杨振斌, 邱 伟, 夏文娟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 内窥镜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1)

自2022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其致病力明显减弱。针对病毒变异情况国家制定治疗和管控的相关政策。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特点进一步探讨内窥镜中心感染防控,从而更加完善地规范管理,进而避免内镜的相关感染的发生。本文从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消毒灭菌、人员的防护筛查以及内窥镜中心环境物表面清洁等方面,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下医院内窥镜中心感染防控与实践体会。

1 内窥镜中心环境物表的管理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等,以及中华消化内镜分会颁布的相关指导文件的内容,结合医院院内感染防控要求,梳理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流程与防控方案。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感染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化清洗消毒间、办公室、休息室、检查室等区域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划处理,以及各项手术、检查后的终末消毒处理,并有相关的督促检查。

1.1 内窥镜中心设备的管理

内窥镜中心设备繁多,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加强仪器设备的物表消毒的落实。内镜的主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操作台、高频电刀、检查床、工作站、电脑等,使用75%酒精或75%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消毒物品表面,被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物污染时,使用1000 mg/L 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进行擦拭,使用含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擦拭30 min 后,需再次使用清水进行擦拭;其中需特别强调的是对手部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位置重点消毒,如机器的按钮、检查床的护栏、心电监护的血氧饱和度指套等(精密仪器表面使用75%酒精擦拭),可以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并制定擦拭执行表,加强监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1.2 内窥镜中心各种物品材料的管理

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的用物,做到“一人一用一换一废弃”,如一次性活检钳、一次性床单、一次性牙垫、一次性吸氧鼻导管等,非一次性用物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电动负压吸引瓶内废液确保其含氯浓度达2000 mg/L,静置30 min 后排弃。检查使用后的负压吸引瓶置入1000 mg/L 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 min,再行清水浸泡。所有医疗废弃物都应该放入医用黄色垃圾袋内,凡已放入垃圾袋的污物不得再次取出。医疗废物达到垃圾袋的3/4 满时,立即使用鹅颈式封扎并予以扎带扎好封口,张贴医废标识。垃圾袋外层及扎口用1000 mg/L 含氯消毒液喷洒,锐器及时置入锐器盒中,避免针刺伤,锐器盒存3/4 满时封口,张贴医废标识。做好各项登记,由院内指定的特定人员专车收集医疗垃圾,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3]要求进行医疗废物记录与分类管理。

1.3 清洁用具

所有可复用洁具分颜色标记,分区使用抹布、拖布、桶、等应分区使用,方便检查和管理,避免交叉感染。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诊疗环境所使用的可复用洁具,应先用1000 mg/L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浸泡消毒30 min,流动水下漂洗沥水后,按《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4]要求进行机械清洗、热力干燥。

1.4 内窥镜中心的结构布局

因地制宜的设置“三区两通道”的布局分区: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并预留出疑似或确诊患者检查间。检查室设置患者进出单通道,不走回头路。工作人员严禁穿隔离衣进入清洁区,严禁将使用过的防护用品放在清洁的桌子、椅子及生活区域。每个检查室的操作间、洗消间、走廊放置快速手消液,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使用。

1.5 环境管理

内窥镜诊疗中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加强通风,尽可能保持通风状态;若因患者怕冷不能持续开窗通风,每天每间诊室开窗通风至少每日上下午各1 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检查结束后行空气、桌面及地面的消毒。每日检查结束后行紫外线消毒(每日上下午各1 次,因内窥镜检查属于高危诊疗操作及易造成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院内交叉感染,消毒时间应延长至60 min);桌面可使用1000 mg/L 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擦拭,使用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擦拭30 min 后,再次使用清水擦拭;每日上下午各拖1 次地(常规使用500 mg/L 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拖布消毒,被患者分泌物、体液、血液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可使用1000 mg/L 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液拖布消毒,作用30 min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2 内窥镜中心人员管理

医院进一步落实门急诊内窥镜的预约登记检查,做好患者分流。同时,指导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宣传图片指导,以及根据暴露风险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2.1 患者管理

进入内镜中心诊疗及候诊的患者及家属必须全程佩戴外科口罩。加强候诊区域的管理,候诊人员间距应>1 米。为减少就诊患者的聚集,降低感染的风险合理安排每日的预约诊疗量或分时预约检查。严格按照“一人一诊室”进行诊疗操作。发热及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就医人员必须进行核酸筛查(或抗原检测)。疑似或确诊患者在单独的隔离检查间进行。

2.2 医务人员及工人管理

所有工作人员需每日上班前后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立即汇报,暂缓工作,视情况给予医学干预。加强培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传染病防治的指导意见、卫建委及医院感染科下发的文件,结合内窥镜的专业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为减少工作人员的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风险,利用企业微信群、腾讯视频会议等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全科培训,确保全科人员参与学习,并进行不定期现场抽查,确保人人过关。

2.3 个人防护

所有工作人员应在规范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进入诊疗区域,严格执行个人防护:①所有进入内窥镜中心诊治区域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如有污染、潮湿或使用超过4 h后,应立刻更换。②限制诊疗室非必要人员的进入,非必需的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等限制入内,以避免交叉感染。③书写内镜检查的报告时,须摘除手套,行手卫生后在书写,避免交叉感染。④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有效的个人防护。预约登记人员按普通防护规范执行:戴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增加防护面;内镜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及麻醉师: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防水隔离衣、防护口罩、手套、防护面屏、鞋套;洗消工作人员:戴一次性医用帽、穿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手套、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洗消人员同时加穿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靴套、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⑤所有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正确脱隔离衣和防护用品,脱卸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二次污染,脱卸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操作过程中,因防护不当或其他原因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时应立即做对应处理。内窥镜中心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对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5]参照执行。

2.4 手卫生

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的手卫生消毒,清洁(无菌)操作前、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执行手卫生。戴手套不可替代手卫生,每一例病例诊治结束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3 软式内镜检查感染防控管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中提出“有条件的医院宜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负责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6]。

3.1 床旁预处理

使用后的内镜立即用含内镜专用多酶清洗剂的湿纱布擦拭内镜表面污物。反复送气、送水>10 s。将内镜先端置入放有内镜专用多酶清洗剂的容器中,开启吸引模式,抽吸多酶洗液至吸引瓶。盖上防水帽,之后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3.2 清洗

在内镜专业清洗槽内配置含内镜专业多酶清洗剂,将内镜及各类阀门按钮完全浸没于多酶清洗剂中。用纤维布反复擦洗镜身,并重点擦洗操作部和插入部。擦拭布“一用一消毒”。所有腔道进行刷洗时,两头都应该看见刷头,并仔细洗净刷头上的污垢,重复刷洗直到没有可见污垢。连接全腔道灌流器,灌洗时间≥3 min。刷洗按钮阀门,并放入微波震荡清洗。内镜专用多酶清洗剂“一用一更换”;清洗刷清洗干净,再行高水平消毒灭菌。

3.3 漂洗

将清洗干净后的内镜连同全腔道灌流器、阀门和按钮放入漂洗槽内。使用压力水枪冲洗内镜各腔道至无多酶清洗剂留。流动水冲洗内镜外表面、阀门和按钮。使用压力气枪向各腔道至少充气30 s,擦干内镜外表面、阀门和按钮。

3.4 消毒与灭菌

将内镜连同全腔道灌流器、阀门和按钮移入消毒槽内。使用动力泵将各管道内注满消毒液(消毒浓度为2000 mg/L,时间≥10 min;消毒液灭菌时,消毒液浓度为4000 mg/L,时间≥40 min。)更换干净手套后,取出消毒/灭菌完成的内镜,向各腔道充气>30 s,除去腔道内残留的消毒液。

3.5 终末漂洗

将内镜连同全腔道灌流器、阀门和按钮移入终末漂洗槽内。使用含有纯化水压力水枪,冲洗各腔道,时间≥2 min,直到无消毒剂残留。用纯化水冲洗内镜外表面、阀门和按钮,取下全腔道灌流器。

3.6 干燥

将内镜、阀门和按钮放在铺有无菌治疗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治疗巾应每4 h或潮湿污染立即更换。用75%~95%酒精灌注所有腔道。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30 s,至完全干燥。用无菌擦拭布、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安装按钮和阀门。加强清洗槽的消毒,每日诊疗结束后,用1000 mg/L 含氯泡腾消毒片的消毒液对清洗槽、酶洗槽、漂洗槽、进行消毒;消毒槽在更换消毒液时应彻底刷洗及消毒。每日内镜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天使用的内镜进行消毒灭菌后才能使用。

4 效果评价

医院内窥镜中心在2023年1月20日—3月20日共完成内镜诊疗98 例,其中门诊和病房共82例,男34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岁(28~81岁);急诊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58岁(30~85岁)。诊疗均成功,诊疗期间医患均无院内感染发生,阶段性效果评估良好。

通过培训、考核、督导,科室医务人员能正确使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用物,针对不同岗位能选择正确的个人防护级别。科室手卫生落实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5 小结

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内镜诊疗工作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侵入性操作,行胃镜检查时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呕吐物;肠镜检查时下消化的排气及排泄物;气管镜检查时气道的直接暴露,都会增加高浓度的气溶胶及飞沫传播的可能。诊疗过程中医患之间近距离接触,从而导致内窥镜检查成为高风险的院内感染途径。传染病的科学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就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科室通过制订内窥镜诊疗工作流程及工作人员防护管理办法与措施,建立规范体系,强化医、护、患的管理与培训,正确执行标准预防,严格把控内窥镜中心的消毒管理和感染防控管理,切实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同时指导就诊者加强个人防护,保障诊疗安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腔道消毒液内窥镜
结石,不医能自治?
负压创面治疗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用于手部运动功能康复的纤维强化型并联腔道式软体驱动器设计
84消毒液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