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审美化建构

2023-05-10 09:54温文婕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温文婕

摘  要: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历史审美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以家国情怀视域展开高中历史教学审美化建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意趣,增强审美教育与历史知识教育的融合。基于此,文章以发展学生历史审美能力、优化高中历史教学为目标,以家国情怀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建构切入点,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价值三个维度出发,探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家国情怀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审美化

教学审美化旨在将审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语言、板书、情境等细节中,挖掘历史学科蕴含的审美特质,将历史课堂多元化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传达给学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志趣。为了建构高中历史审美化课堂,教师可以从家国情怀的多重美学意蕴角度出发,将家国历史与发展相结合,探究独特的历史审美角度,启迪学生进行历史审美思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主张

“家国情怀”审美主题与高中历史的审美教学具有适配性。首先,家国情怀蕴含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于国家、民族的朴素情感,是人文感性精神与历史民族属性的集合体。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的情感,这种情感将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与成长的变化逐步增强。以高中历史审美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渠道,有助于学生感悟家国情怀,体会民族历史之美。其次,家国情怀与中华美学的精神内涵高度统一。“和”是中华美学的思想本源。“和”之美学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还包含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和谐等要素。学生个体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和谐之美的一部分。因此,家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审美意蕴。最后,历史本体具有多重审美意蕴,家国情怀是历史多重审美的构成部分,以家国情怀为视角优化历史审美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审美化策略

教师要将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审美化教学设计的基点,将审美化教学蕴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价值三个教学维度中,逐层激发学生对历史审美的探究兴趣,化兴趣为志趣,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审美的理想追求。

1.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审美追求,激发兴趣

高中历史学科的审美意蕴可以蕴含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收获审美的体验。历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审美契机,教师可以将审美要素渗透于情境导学环节,以图文并茂的家国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审美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将审美要素渗透到历史讲解环节,以感召性强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解历史事件,使学生沉浸于家国情感的多元情绪体验中,从历史事件中萌生对祖国、民族、家园的使命感、认同感与自豪感。教师还可以将家国情怀审美渗透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研究、赏识教育与巧妙评述让学生感受到求知的愉悦,进而使学生认同自我满足、自我提升的历史学习形式,形成历史学科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以下统称“教材”)必修(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巴黎和会时期爱国青年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活动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程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史实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要素。教师可以将历史审美教育目标渗透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情境导学环节:播放《觉醒年代》相关视频,创设中国青年的爱国主题情境,营造家国主题氛围。

(2)语言讲学环节:有感情地向学生讲述巴黎和会后学生青年进行的一系列救国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青年的家国责任感。

(3)独立探究环节:围绕“家国情怀”话题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上述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审美意蕴,能有效将历史审美教学融入学生课时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对家国情怀和文化审美的兴趣和追求。从教学过程出发设计历史审美教学策略,能营造审美氛围,奠定课堂审美情感基调,促使学生历史审美能力初步发展。

2. 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美解读,感悟乐趣

教师将家国情怀审美要素渗透于学习内容中,旨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探究,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美感知。这一审美感知角度有别于学习过程,其教学重点、探究主体落在学习内容中。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能代入主观和客观视角探究历史事件,辩证地感知、体会历史事件的家国审美蕴意。历史所承载的家国情怀之美包含民族的精神之美、国家的文化之美、历史人物的品格之美、社会意识形态之美、自然地理条件之美等多元审美层次。教师可以立足多元角度启发学生的审美感悟,促使学生形成层次性审美观点,获得深度挖掘历史审美要素、主观解读历史之美的乐趣。

例如,教材选择性必修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列举了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中华民族的法治与德治历程,展现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之美、家国情怀之美的历史发展主线。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深化学生审美解读的载体,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教学内容,感悟历史审美中家国情怀的审美意趣。以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探究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有关的阅读材料,深化学生对于两种治国思想的解读,并进一步理解先秦时期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为主要治国思想的意图,体会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先秦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深刻感悟法家思想的人文之美与约束之美,体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与家国情怀有关联的历史审美意蕴。

3. 引导学生对学习价值的审美超越,培养志趣

在高中历史审美价值的探究环节,教师可以依托前期审美教育,引领学生在历史审美观点的基础上审视个人与历史的内在联系,感受个人对历史的形象解读,进而寻找自身的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历史审美精神的恒久追求。在歷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自主探究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产生对历史审美的追问。此阶段审美教育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家国审美情感,学生的历史审美态度将由浅层次的兴趣探索逐步发展为学习志趣,审美意识的超越使学生在历史审美方面形成自觉性,这对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与审美素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审美探究方向,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向学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将文化传承和创新与家国情怀接轨。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话剧《海棠依旧》,让学生在课后组成表演小组,观看话剧并参与表演活动。该话剧描述了国家动荡时期文物典守人历经17年的国宝大迁移活动。表演与课时教学内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能在参与观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度体会中华民族的戏剧表演之美,人物精神品格的恒久传承之美,中华民族面对家国大事时救亡图存、团结共情的精神之美。学生能在参演的过程中逐步升华对家国情怀的审美感知,对家国情怀历史审美内涵形成自觉探究意识,在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家国情怀相关话题,关怀家国成长。如此,能使学生对于历史审美的价值产生进一步解读,使学生超越以往的审美理解,将历史审美能力上升至全新的层面。

要想立足家国情怀视角培养学生高中历史审美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展开层次性教育,引发学生的历史审美态度由浅层次的兴趣、乐趣向深层次的志趣过渡,审美意识从最初的追求、解读到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学生能在递进式审美教育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逐步沉浸于审美体验,萌生对历史审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林国富.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路径[J].名师在线,2022(33).

[2]樊红丹,王树庆. 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以《经济全球化》微专题复习课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11).

[3]陈元亮. 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J]. 学周刊,2022(35).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