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2023-05-09 08:18黄盛强
江西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保护地生态旅游森林

黄盛强

(浙江省缙云县括苍山林场,浙江 缙云 321404)

当前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关注度,更加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而根据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现状而言,多数保护地仍存在碎片化分布的问题,由于我国采用了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增加了森林自然保护地发展过程中的隐藏性问题。对此,应该重视开发和保护工作之间的关联,加强森林自然保护工作并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使相关人员了解此区域内开发以及保护之间的冲突,促进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基本概述

森林自然保护地是指以森林结构、功能、物种及景观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我们在研究森林资源时,应运用合理的利用、开发、保护以及更新方式,避免给森林自然保护地带来过多的干扰[1]。

2 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

结合我国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利用方式、资源类型、功能定位为基准,明确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所历经的不同阶段,发现不同历史阶段存在着不同发展特征,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图

由此,可以确定国内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状况:阶段一运用抢救性保护的方式,阶段二运用多类型保护与利用并举的方式,阶段三运用市场化高强度开发的方式,阶段四运用保护性绿色发展的方式。根据四个阶段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已实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根据多数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状况,了解到当地客源市场、交通、通讯、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因地制宜地发挥出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2]。

3 目前国内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矛盾形成机制

3.1 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冲突

3.1.1 各地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不协调

在森林自然保护地中的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环节,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以及职权存在一定的不对等状况。可根据自然保护地的归属登记进行管理,让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形式,执行属地管理操作,但在实施具体管理作业时,存在事项分化不明确、激励不相容的状况,增加了在自然资源监管方面的难度,导致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比较被动。除此之外,常出现在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财政补贴不足的问题,加剧了各地开发利用工作的不协调性,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积极性不足[3]。

3.1.2 未形成有利的“政企同盟”机制

通常情况下,旅游企业是以私营的形式出现的,对于森林自然保护区而言,其应该与旅游企业进行对接,根据森林结构、森林物种、森林功能以及森林景观来确认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通过二者的对接,形成生态旅游的基本内容,使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旅游机构能够以一体化的形式发展。由此方式,在“政企同盟”机制应用后,可以让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更加倾向于企业化,通过政策目标的统一,为地方谋取福利,以助推当地的经济增长。

但在生态旅游项目实际开发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容易被忽视,这样会加剧“政企同盟”机制的退化风险,增加在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利用内容之间的矛盾[4]。

3.2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形成机制

在森林自然保护地的治理工作中,多数地区会运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执行单向性的决策工作,导致决策内容不够透明、公正,甚至部分企业参与度不高,造成森林自然保护地工作人员不具备话语权。而在森林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生态保护资源聚集量过大的问题,导致人地矛盾问题相对突出。若沿用土地公有制的基本方针,则会使当地居民成为土地的使用者,长此以往,会造成生态保护资源被随意开发,无法合理应用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相关资源。

再者,为避免自然资源被二次破坏,应正视森林自然保护地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矛盾,合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节的复杂问题。

同时,可依靠政府及相关部门,让其实行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运用合理审批以及管理方式,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可再生资源顺利被开发以及利用,解决“一地多牌”的问题,但若结合实际来讲,因为森林自然保护地内相关部门存在忽视自然资源开发的问题,所以会出现资源的浪费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应掌握生态资源中的公共区域内产品属性,明确森林保护工作的参与主体,以获取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的收益。

4 关于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建议

根据国内多数森林自然保护区域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实施初期,工作人员会运用低干扰、低污染以及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实行片面的自然保护工作,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开发效果不佳。此时,应考核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实行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4.1 执行多渠道筹资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占比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节,资金的投入不可缺少。因此,为实现对森林自然保护地资源的开发,需增加社会的助力,动员多方力量,执行多渠道筹资计划,使不同领域内的扶持工作都可以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国内的专项扶持资金,确保企业的融资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实施。这样,则可解决森林自然保护地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有效增加资金投入占比。

4.2 坚持低干扰基础原则,凸显生态学原理

首先,由于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相对复杂,使各部门人员在执行资源开发环节坚持低干扰的原则,避免在自然保护区域内出现生态旅游限制性因素。由此方式,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利用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其次,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应运用多元化方式开展旅游活动。转变固有旅游方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运用合理限制旅游人数的方式,避免生态旅游区域存在人流量过多的问题。运用低干扰的工作模式,使当地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会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在旅游区域周边设置保护措施,合理地接待游客,也可拓展旅游范围,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向着郊外延伸。这样一来,则可转变原有的旅游方式,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最后,可组织生态旅游小团队,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组队,分配导游人员,使其可以为游客普及动植物知识、生态知识以及环保知识。

4.3 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提升社会群众参与度

为科学进行资源的开发以及保护工作,不可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首先,可通过拓展旅游区域的方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当地居民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让各部门人员可以重视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参与到森林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另外,可采用抢救式保护的方式,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以满足生态旅游资源的绿色发展要求。

其次,需适当提升社会群众的参与度,区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如表1 所示)。

表1 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

最后,可加强对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区分,让自然保护区域内的利益主体得以确认,让工作人员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估,让当地居民意识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必要性,由此使森林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4.4 提升从业人员的水平,大力引进先进人才

为保证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社会公民的参与,还应提升从业人员的水平,加大先进人才的引进力度,确保在自然保护地内的旅游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及利用。

首先,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需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引进具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培训工作,让森林自然保护地内的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利用。

其次,需创新资源开发方式,在原有基础上,增强先进人才的民族自豪感,采用品牌机制来强化森林的功能,稳定森林结构,确认森林中的景观以及物种,确认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主体并构建出森林产品的推广平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优势,优化群众的就业条件,提高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为后续自然保护地的重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增加资源保护以及利用方面的协调性,稳定利益双方的关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的分析,重点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避免对该区域造成不好的影响。若未落实到位,势必会制约此工作的实施。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矛盾形成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自然资源保护地内的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利用。

猜你喜欢
保护地生态旅游森林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哈Q森林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