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培育有方法 数学模型记心间

2023-05-05 11:25王磊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对称点动点数学模型

文/王磊

从学习数学的时间轴上看,通透了解数学模型,深度掌握解题方法,有效培养数学思维,远比会解一道题重要得多。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感受与三角形有关的四种数学模型。

一、“手拉手”模型的解题策略

“手拉手”模型的典型特征是两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相互重合,通过旋转等图形变化后,可形成一些结论和规律。

例1如图1,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在边BC上,连接AE、DE、DC,AE=CD。

求证:∠BAE=∠BCD。

图1

【解析】本题中,要证明∠BAE=∠BCD,我们只需证明出△ABE≌△CBD即可。题干已经告诉我们AB=CB、AE=CD、∠ABC=90°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通过“HL”来证明。

其实,该模型可以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AE与CD的位置关系(提示:AE⊥CD),这也是考试中常遇到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试着猜想和证明一下。

二、“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

“动点”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点位置的灵活性。遇到这类问题,只要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将动态转变为静态,就可巧妙地解决这类问题。

例2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4,P是BC边上的动点,Q是BA边上的动点,H是AC边上的动点,则△PQH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图2

【解析】△PQH三条边的长度在不断变化,这给我们的解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可以作点P关于AB的对称点M,以及点P关于AC的对称点N,如图3,则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QP=QM,HP=HN。根据“等量代换”,得QP+PH+QH=QM+QH+HN。连接MN,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QM+QH+HN的最小值就是线段MN的长,所以△PQH周长的最小值为MN。当点P为BC的中点时,MN最小,MN=BC=6。

图3

三、“一线三等角”问题的解题策略

“一线三等角”问题的特征是在一条线的同侧或异侧,有两个全等或相似的三角形。在这样的组合图形中,蕴含了成比例、相等、互余等关系。

例3如图4,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的动点,EF⊥DE交BC于点F。

(1)求证:△ADE∽△BEF。

(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E=x,BF=y。当x取什么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图4

【解析】(1)要证相似的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DAE=∠EBF=90°,那么只要得出另外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因为∠ADE+∠DEA=90°,而∠AED+∠FEB=90°,所以∠ADE=∠FEB,如此就满足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在(2)中,可用x表示出BE的长,然后根据(1)中△ADE∽△BEF可得出比例关系式,然后就能得出一个关于x、y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x=2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

四、“瓜豆”问题的解题策略

“瓜豆”问题的特征就是一个主动点,一个从动点。从动点受到某种条件的约束,跟着主动点动。当主动点发生运动时,从动点的轨迹与主动点的轨迹相同或相似,且运动轨迹长度的比和它们到定点的距离比相同。

例4如图5,△ABC中,∠ACB=90°,CA=CB=4,CD⊥AB于点D,P是CD上一个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向下作等腰直角△PBE,连接DE,求DE的最小值。

图5

图6

【解析】通过观察和推理,我们可以发现,点E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线段,也就是图6的AF。当点P在C点时,点E在A点;当点P到达D点时,点E在D的下方,且长度等于CD。因此,DE的最小值就是Rt△ADF斜边上的高,DE的最小值为2。

猜你喜欢
对称点动点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线性代数中矩阵特征值的解析方法
分类讨论化解动点型题
动点轨迹方程的解法探讨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利用对称求函数的解析式
“以不变应万变”,求动点的路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