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鑫
本文通过阐述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常见不良心理状态及心理素质四个组成部分和如何分别去提高来介绍心理素质强弱对运动员的影响,后通过教练员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来启发教练员在队员心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1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散打是强对抗性项目,技术主要是拳法、腿法和摔法的结合,赛场上技术的运用灵活多变,面对未知的对手和风云变幻的赛况,运动员的心态是尤为重要的。另外散打也是单人项目,竞技时身心的整体状态,直接决定了比赛成功与否。真正的赛场上,不乏见到技术水平优异的选手因为心理状态而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从而遗憾落败;也不乏见到技术水准普通的选手因心态良好而超长发挥,从而获得胜利。可见,到了赛场上,比的不光是技术,甚至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就是心态的较量。
对于散打运动员来说,女性运动员与男性运动员在生理结构上的不同,也决定了心理素质的不同,13岁到20岁的女性运动员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生理期前的激素水平等因素下的身体状态对心理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情绪的不稳定性不仅仅是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要特征,更是整个青少年时期的普遍特征。加之训练强度和比赛压力等多重压力,对女性散打运动员来说,致力于长期培养她们相对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尤为关键的。本文将针对青春期女子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主要论述。
2 女子散打运动员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
2.1 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
不同气质类型的运动员,对于外界刺激与干扰的反应是不同的。抗干扰能力强的运动员能够更加聚焦日常的训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能够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的心态,同时也更加专注于训练。如:无论是在疫情期间在线上的训练模式,还是非疫情期间的正常训练,并不会太大的影响队员对于训练的认真态度。然而这种稳定状态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对于出于青春期时期的运动员来说,由于生理性如激素的原因,情绪的波动则是这一时期统一特点。抗干扰能力强的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对于一些场外因素:如助威加油,对手的势力,赛前的紧张状态等等,能够起到相对较少的作用,到了场上的发挥也会整体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运动员来说,日常训练中能够发掘她们的情绪波动,有一些相对比较明显。
2.2 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高强度的身体对抗,隐喻着直接对对手的攻击性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力量感和信心不够充足,那么在赛前就已经在无意识中将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反之,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力量与攻击性充满信心,那么即便是客观实力有所差距,积极的心态也能够让运动员发挥出较强的实力。
自信心不足是很多女性散打运动员的问题所在。自信心有很多成分来自于运动员早期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实际调查中发现,本地区的运动员很多来自于重男轻女的家庭,在家庭中通常作为父母的头胎或二胎,基本都有弟弟。在跟本队女子散打运动员的互动中发现,家里基本多多少少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影响长大的运动员,有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1)有不服输精神的女孩,会更加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发挥出巨大的信念潜力,然而这类人群也会饱受情绪不稳定的影响;(2)长期被父母施暴(这里指语言暴力和家庭暴力)的孩子,已经被严重破坏自恋,价值感低,经常陷入自我攻击和自我怀疑。对于此类运动员,想要在心态上调整与修正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通过赋能让其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带来的进步,同时做到鼓勵与教育并存,这对于教练员的日常繁重工作来说,是比较难做到的。
2.3 动力不足
动力指的是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一名有训练动机的运动员有以下几个特点:会主动选择训练和给自己设定目标;日常训练的努力程度较高;即便是面对困难和障碍,仍然选择长期的坚持。
对于青春期的运动员来说,能够全心全意始终保持以更高的运动表现为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运动员天生对体育运动保有长期的热爱和激情,尤其是对当下的运动项目,长期而枯燥乏味的训练,如果没有内在驱动力、兴趣和目标作为支撑的话,可能会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从而对训练产生消极怠惰的情绪。另外,如果运动员本身是出于文化课成绩不好,而无奈被迫选择体育为升学机会的话,那么长期而艰难的训练对她们来说更是一种意志品质的考验。
3 女子散打运动员各方面心理素质介绍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高对抗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是制胜的关键。下面将针对心理素质的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3.1 运动员天生气质类型与心理素质的关联
心理学中常见的气质类型有四种: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以上四种气质类型前两者更多是向外释放的能量,即我们所说的外向型,此种类型的运动员比较及时的释放情绪,性格开朗活泼,容易在队伍中结交朋友,通常人际关系较好,但在关系中,她们的情绪通常是会随之有所波动的,具有情绪不稳定性。然而,以上两种类型会比较快的通过外放的性格将焦虑情绪无意识间释放出去,这意味着她们不会太过于长久的积累负面情绪,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情绪不稳定性的一个弥补。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的运动员,通常能够较容易释放激情,较快进入到兴奋状态中,她们积极态度,也容易对比赛产生正向的效果。
四种气质类型的后两者为粘液质和抑郁质,这两种属于内倾型,也就是更加内向一些。这两种类型的气质,将更多向外的能量收回到自身,这些能量通常使得她们把精力专一地投注在一件事情上,这通常会让她们在某些领域非常深入且走的长久,这种长久的专注和耐力会让此类运动员进步很大。然而,并没有完美的类型,内倾型运动员隐忍和压抑甚至有些抑郁的特质,会让她们很内耗,没有情绪的状况下是比较的平静,一旦情绪来到不能自已的状态,她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攻击和自我批判,这会让她们在比赛中容易产生挫败感,对自己的正向激励不够。
3.2 运动员认知能力水平
处在青春期的运动员在激素等生理作用的影响下,有情绪的不稳定性。同时基于所受原生家庭的教育背景、被抚养经历、运动员自身文化水平和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和局限,运动员的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仅就原生家庭信念认知的影响举例:如果运动员从小在一个不安全、关系不稳定的条件长大,或者主要抚养人比较情绪化,那么此运动员容易形成不安全不稳定型依恋,在关系中敏感度更高,同时对自我的认识更易呈现出怀疑和不自信,而长期如此的思维模式,运动员会逐渐形成认知狭窄,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习惯性产生负面思维模式。
认知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内心空间相对宽阔,遇到关系危机或者训练比赛中的失利的挫折时,可以多维度的思考这个问题。如:既不至于全然的陷入自我批判和指责当中,也不至于过分向外推诿责任,对自己的整体性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正确评价自己,积极做出下一步的目标与计划,并付诸行动。
3.3 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强弱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于正处在疫情阶段下的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持自我的稳定,对运动的热爱,同时保持对训练始终如一的坚持,而这几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动摇的。在疫情期间,由于防疫的需要,运动员需要在家进行训练,线上教学指导。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来说是容易感到较为枯燥的。散打运动员是否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训练效果,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同时心态保持基本稳定,这是不容易实现的。因为队员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每個家庭模式较为特殊,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指导难以和平时一样细致,这些因素会对大家的训练热情造成消耗,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与队员之间应更加凝聚,教练员也参与到团队建设和凝聚当中来,定期给予每个人以交流沟通、指导和近期目标的设定和核查,既保持团队热情,又能够随时发现修正问题。可见,对于任何时期而言,心理的适应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仅是在比赛期间,更是在平时。
3.4 运动员的内在动力
运动员的内在动力在上文中也有涉及,如果运动员没有内在动机,那么即使他们很有天赋也无法全然的发挥出来,相反,具备强烈渴望和动机的运动员,即使没有特别的天赋,通过刻苦的训练,也可以获得成功。
有些运动员似乎天然就具备强烈的动机,除了她们对于散打运动的热爱以外,有时候乐观积极的性格特质也是内在动力的支持性因素,这种内在的动力也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良药。在如此高强度的散打实战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受伤和失利是两大困难,极易导致挫败感,尤其是对于感受更加敏感的女孩来说,抗压能力相比男生较弱,能够支持她们度过这一阶段的,除了良师益友,就是自己内在对于散打项目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4 如何提升女子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4.1 各种气质类型女子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办法
对于外倾型的女子散打运动员,她们的优势是天然的激情和热情,外放的能量,缺点是过分外放,容易情绪波动,对于目标往往不够长久专注。作为教练员,应当帮助她们平衡自己的能量,日常训练中,及时发现她们的心态变化,如:训练中是否有精力涣散,容易被他人他物吸引的情况,或者是否出现情绪化的部分,当发现有此类状况,及时跟运动员进行面谈交流,必要时给与严肃教育或者耐心的共情,主要目的是引导运动员自身发现背后的原因,并引导其自身思考修改办法和短期长期目标,并进行监督。长期引导运动员能够自我觉察自己的身心状态,有利于运动员建立起自己的自我觉察和支持系统,如此一来,运动员便能养成随时修正和自我照顾的习惯。
对于内倾型的女子散打运动员来说,她们的优势在于长久隐忍且专注的深挖目标,缺点是过分内收,内外能量失衡,长期压抑情绪,受挫后恢复时间较长,容易陷入自我批评。此类女孩需要首先关注她们的队内人际关系,她们难以开放自己,巨大能量的内收,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为本来敏感的个性增加一份压力。所以调整她们与其他队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练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另外,受伤和比赛失利等挫败事件发生后,她们通常会陷入自我攻击,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或因受伤增加焦虑情绪,建议教练员有针对性地与此类运动员进行赛后谈话或面谈,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进行人格上的攻击和无目的性的情绪释放。她们压抑的个性和封闭的内心,是心理危机的潜在因素。保持积极畅通的交流,以推动内外能量的流动,加之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耐心的共情和倾听,是当代教练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4.2 提升女子散打运动员认知能力水平
首先,建立组织系统内的顺畅交流机制。鼓励队员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建立团队自动运行机制,让每个人在团队内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如此以来,每个人有自己的职责和位置,也有自己被看见和倾听的机会,避免组织内的封闭与割裂。
其次,注重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对于运动员的长久目标来说,文化水平的提升无疑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位置,提升其他文化课的学习能力,对于提升运动员认知水准有非常大的影响。
另外,建立自我反馈觉察机制。运动员在训练中反馈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近期训练和比赛的总结,是检验此运动员心态和整体状态的最直接途径。每周固定的自我总结和反馈,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4.3 增强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
运动员需要在以下场景进行适应:生活、学习、训练、比赛。本文仅就比赛层面进行浅析。运动员在场下训练和在场上比赛的状态是不同的,而散打比赛是单人项目,它对运动员个人整体身心素质的要求极其高。女性参赛者容易有赛前焦虑情绪,教练员在引导女孩进入比赛的状态中,应该成为其背后坚实的力量来源,对其抱有信心,随时觉察其状态,如有需要进行情绪的疏解要及时给予支持,比赛期间应成为一个稳定的存在,让参赛运动员有安全稳定的感觉。由此延伸至其他范畴,增强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的前提是教练员的稳定感、信任感和及时充分的交流。
4.4 提升女子散打运动员的内在动力
运动员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对于女子散打运动员来说,很多运动员再接触这门运动之前是基本没有了解过这项运动的,更何况女生参与高强度对抗运动的危险系数和恐惧感可能令她们打退堂鼓。然而,内在动力经常被误解成一个全然无法改变的部分,实际上内部的动机来源于运动员在参加运动时所体会到的纯粹的快乐和内部满足感。这一点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教练可以通过了解每一名运动员对此项运动的感受来获取每名运动员的内在需求。有些运动员以实现成功与价值作为目标,有些运动员以升学作为目标,有些是纯粹的热爱体育等等,当我们综合所有运动员的内在需求信息之后,加以整合,融入到日常的训练当中来,给每名运动员赋予自身的使命感和意义感,那么内在动力就会被逐渐的培养出来。
内在的动力可以通过对乐趣和刺激的需求而激发;通过感到被接受和团队的归属感被激发;也可以通过体验控制权和自主性被激活;当然胜任感也是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当教练员能够辅助运动员自身营造以上四种氛围的话,运动员内在的驱动力就被潜移默化的增强了。
总结:一名心理素质强大的女子散打运动员,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天生的,运动员成功的因子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综合性支持,作为教练员,能够营造爱与教育并存的成长训练环境,加之敏锐的觉察和耐心的指导,是需要长期而坚定的走下去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