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2022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更加强调学段的衔接,初中教师需要了解高中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准备,但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儿童文学是重要的史料之一,在课堂上使用儿童文学,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时,笔者将童谣引入课堂,以“童谣唱兴亡”为主题,用两汉童谣串联起整个课程。
一、教学主题的选择
《东汉的兴衰》一课的主要内容为东汉从建立到兴盛、衰亡的历史,与第11、12课构成较为完整的两汉历史发展脉络。初一的学生对于汉初至汉武帝以及三国的历史较为熟悉,而对于二者之间的西汉后期以及东汉历史则比较陌生,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中的空白地带。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两汉历史时空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1];高中课标对于秦汉历史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2]。因此,东汉兴与衰的原因和表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基于对教材、学情和课标的分析,笔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两汉历史时空观念,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汉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为了让学生对东汉历史有更为直观而感性的认识,笔者以四首两汉时期的童谣串联起本课。童谣虽然是儿童文学作品,但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学史料解读历史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将童谣等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相结合,更为深入地了解两汉的历史。两汉的童谣虽然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但儿童毕竟是主要的传唱者,所以确定教学目标之三:通过分析童谣的历史价值,引导学生感受儿童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本课的知识主线为东汉的兴、衰、亡,但为与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相承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时空观,笔者增加了西汉灭亡的内容,确立本课的知识主线为:“童谣唱乱:王莽篡汉”,“童谣唱兴:光武中兴”,“童谣唱衰:东汉衰败”,“童谣唱亡:黄巾起义”。
但是,汉朝时谶纬之学大兴,两汉的童谣往往带有谶谣的性质,充满神秘色彩。如何淡化童谣中的谶纬色彩,如何以童谣串联东汉的兴衰历史,如何从童谣中挖掘深层次的教育价值,是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遇到的三个主要问题,本文将主要讨论对这三个问题的处理,以求教于方家。
二、浅入:凸显表面含义,以童趣淡化童谣的神秘色彩
在教学中使用的四首童谣,既有童谣,也有歌谣、谶记和口号,不过无论是歌谣还是谶记和口号,儿童都是它们主要的传唱者或传播者,笔者将之统归为童谣,通过“童谣”这一归类来“掩盖”文辞中的谶纬色彩。除此之外,为了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理解,笔者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去除了其中的谶纬解释,引导学生从儿童的角度理解童谣的表面含义。
第一首“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选自《汉书·五行志》。原文与此稍有不同:“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3]。“华”通“花”,“爵”通“雀”,为方便教学,在使用时直接改掉了通假字。这首童谣涉及汉人的五行五德观念,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无法理解这一体系,所以在课堂上由老师直接说出“桂花”“黄雀”的象征意义,便于学生理解。
第二首“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取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对于这首童谣的前一句,学生很容易理解,指面对这样一个乱世,会有一位叫刘秀的人发兵捕杀无道之人(即王莽)。对于“卯金修德”,笔者在上课时让学生在纸上写出“卯金刀”,指出“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解释第二句的含义,即刘氏将重新成为天子,汉朝将会复兴。
第三首“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出自《后汉书·五行志》。这是一首流行于汉顺帝末年的童谣,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汉顺帝时,外戚梁冀专权,把持朝政,顺帝死后,梁冀先后拥立冲帝、质帝两个幼年天子,更加飞扬跋扈,残害忠良。京都百姓有感于是非不明、黑白颠倒,创作了这首童谣。这首童谣生动折射出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下的黑暗统治。
第四首“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口号。“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黄巾军。这首童谣浅显易懂,只需稍加解释,学生就能清楚它的意思,而且能感受到这首童谣的巨大煽动性。
综上,笔者通过将谶记、口号等统归于童谣,淡化其中的政治预言色彩;通过去除五行五德解释,淡化童谣的神秘色彩。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表面意思,再与童谣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相联系。
三、渐进:详解深层内涵,以童谣串起东汉的兴衰历史
本课的主题为“童谣唱兴亡:东汉的兴衰”,四首童谣贯穿课程始终,从表面含义引申至童谣背后的政治含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童谣串联起东汉的兴衰历史。
第一章“童谣唱乱:王莽篡汉”,以童谣“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为引子,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表面意思,再與当时的政治形势相联系。“桂树”象征西汉王朝,“花不实”指当时的汉成帝没有子嗣,“黄雀”暗指权倾朝野的外戚王莽。这首童谣暗喻王莽有可能颠覆西汉王朝的统治。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汉成帝没有子嗣,王莽就有可能颠覆西汉统治吗?西汉后期还面临着哪些统治危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汉书》中的相关史料,帮助学生了解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天灾不断,再加上汉成帝没有子嗣,皇位继承出现问题,西汉统治岌岌可危。随后回归童谣,就在这棵桂花树摇摇欲坠之时,一只黄雀在上面修筑巢穴,成为压倒西汉王朝的最后一棵稻草,介绍王莽篡汉和西汉灭亡的史实。
第二章“童谣唱兴:光武中兴”,承接前面王莽篡汉的内容。教师讲授新朝建立后,王莽进行一系列的复古改制,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很多地方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社会更加动荡。此时抛出问题:“谁才能结束这一乱世呢?”出示第二首童谣:“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以“刘秀发兵捕不道”引出东汉的建立。通过《后汉书》中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东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关系紧张的局面,以“卯金修德为天子”启发学生刘秀“修德”才能坐稳天子,引导学生探究光武中兴的具体举措和表现。
第三章“童谣唱衰:东汉衰败”,以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作引,请学生解释童谣的含义,随后引出问题:“西汉中后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是非不明的事情?这首童谣背后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过渡至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现象。再从这一政治现象具体至外戚梁冀,解释第三首童谣背后的政治内涵。
第四章“童谣唱亡:黄巾起义”,承接前面所讲内容,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这时,一首极具煽动性的童谣传遍中国大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教师讲解“苍天”和“黄天”的含义,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句,借助此句让学生意识到黄巾起义是有准备、有组织的。随后,再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句介绍黄巾起义后,“苍天”未死,“黄天”未立,黄巾起义没有能够灭亡汉朝,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从此一蹶不振。
最后小结部分,出示东汉时间轴和四首童谣,总结从西汉末至东汉间乱、兴、衰、亡的过程,展示本课的重点内容。
四、深出:深挖历史价值,以童谣激发学生的历史感悟
笔者将童谣引入到教学中,贯穿东汉的兴亡历史,以古代儿童的童趣激发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历史教学不应止步于知识的传授,更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因此,笔者努力深挖童谣的历史价值,以童谣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历史感悟,为高中历史学习做准备。
本课中使用的童谣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通过教师的循循引导,学生从童谣的表面含义认识到背后的政治内涵,再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学习如何从童谣这种文学史料中进行历史性的解读。在本课设计中,对于四首童谣的历史解释,主要是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但为锻炼和检验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笔者选取了光武帝时期的一条关东鄙语:“人间长安乐,出门西向笑。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大嚼。”[4]在课堂中让学生分析:“从这条关东地区流行的谚谣中,可以看出光武帝时期普通百姓生活得如何?”培养和锻炼学生从童谣、谚语等文学史料中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
史料实证指对史料进行辨析的能力,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初中生可能还无法分辨史料的真伪,但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谣这一体裁,可让学生认识到童谣这种儿童文学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以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借此了解当时社会的现象和状况。
本课选取的四首童谣,有三首都带有政治预言的性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所以在课程的最后,笔者和学生们探讨童谣的作者可能是谁,探究童谣作者的意图,帮助学生认识汉朝童谣的复杂性。童谣具有传播性强和匿名性的特点,儿童传唱这些歌谣,既可以迅速传播,又可以遮蔽作者的真实身份,从而达到政治目的。
若止步于此,筆者担心会使学生觉得童谣具有黑暗性的一面,失去了历史课堂的教育意义。因此,笔者将童谣的价值升华至民众是历史的参与者,在结尾时说道:“从一首首简单易懂的童谣中,我们可以了解东汉从兴盛到衰亡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即使是街头巷尾天真懵懂的儿童,即使同学们尚处于少年,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和书写者。”启迪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历史感悟。
五、小结
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创新的史料和创新史料的使用方法需要教师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在《东汉的兴衰》一课中,笔者尝试使用了新的史料,将两汉时期的四首童谣贯穿课程。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为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内容想融合,采取“浅入”的方式,淡化童谣中的神秘色彩,突出表面含义;随后“渐进”,由浅入深,层层剥笋,引导学生从童谣的表面意思逐步深入到背后的历史背景、政治内涵;最后“深出”,落脚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感悟,凸显历史课堂的教育价值。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3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3][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卷二七《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96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