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要义与实践

2023-05-01 09:03林细莲
关键词: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

摘 要:话语是文化主体传输思想意识、精神品格、实践指向的载体。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旨归表达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兴起、转向、兴盛等三个历史阶段。人民性的话语立场、中国特色的话语风格以及守正创新的实践品格,共同构建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外显和实践。在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坚守教育宗旨、推动话语创造创新、确保话语自觉实践转化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践之道。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立场;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225(2023)09-0063-09

一、问题的提出

话语是特定环境下的文化表达和传承的工具,蕴含文化主体思想意识、精神品格,实践形态等特质属性,它使民族意识的承续、实践样态的传导成为可能。红色文化话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标识,其教育话语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记忆,激励着中华民族不忘初心、奋发图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革命性”和“人民性”话语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旨归,又阐明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扎实推动实然、必然、应然三重逻辑红色文化话语体系[1]的教育实践,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特色,致力于不断坚定“文化自信”。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一文,更是推动学界对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各类丰富的红色叙事内容进行转换和创新。目前,学界在红色文化教育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以“革命精神”或“红色精神”为话语内核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内涵的阐释。如井冈山精神代表“军民团结、艰苦奋斗”[2]的精神,特区精神代表“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3]等。二是对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传播的路径和方式进行研究。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资源通过数字技术的传播,在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达成“视界融合”与“意义共享”[4],或加强“红色文化品牌建设”[5]扩大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影响力和话语力。三是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提炼“‘三牛精神”“长征精神”,创新“抗疫精神”等作为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系列教育话语等。从整体上来看,较少有学者从话语体系层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而基于“文化自觉”的语境无法阐释新时代红色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诉求,这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保障其发展的正确路径,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为基准,对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界定、创造与创新、传播等做出规范。因此,文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历程,总结和分析其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建设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提供启示。以此裨益于夯实红色文化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

教育话语体系演进的历史演进

话语是“由主观意识形态与客观实践建构而成”。[6]教育是话语传播机,传递话语主体的话语意识和立场、话语实践的姿态,并形成特定的话语模式和方式。就红色文化教育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创新”等话语主题开展探索,其话语体系经历了兴起、转向、兴盛三个阶段。在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历程中,赓续红色精神、坚守人民立场、推进教育现代化三者筑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叙事脉络,不断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一)兴起阶段: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发展(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谋求“革命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夙愿。1953年,傅厉时提出了“红色文化”一词,该词即被认为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战、革命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而备受关注,红色文化携带了民族的、革命的文化基因开启了发展的序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话语的渲染下,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革命”“人民”为话语内核。

一是革命精神筑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底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讲话中说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如何保持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以建设新中国事业,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着力思考的问题,这也促成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对“革命精神”的主动建构。在过渡时期,党和国家以“思想改造”“三反”“五反”等教育话语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焦裕禄”“王进喜”等成为展示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标识。此外,革命精神出现了话语迁移,如以“红”字指代革命精神,创造了“又红又专”“红宝书”等口语化教育话语。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性话语号召下,人们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中的革命精神贯彻到大生产劳动中,“学雷锋”“农业学大寨”等话语透析了当时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时代特征。

二是“人民”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表达内容。“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的党性话语赋予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国家政策性功能,也促进了其教育話语的丰富和发展。在“人民性”话语需求的语境下,“人民”成为红色教育话语的流行表达,“人民政府”“人民公社”“人民解放军”“人民广播电台”等话语鲜活标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政治地位。同时,在科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人民群众在红色文化的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由人民所创作的、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等题材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人民艺术”话语立场的确立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延伸于各类反映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的故事,以树立人民英雄形象为主题的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红色经典中,推动《青春之歌》《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民性”作品的创作,随着“文化下乡”“电影上山”等极具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策性教育话语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实践从国家上层场域直达基层场域之中。

总之,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在建构之初即以“革命”“人民”的底蕴揭露无产阶级话语特征,由此萌生了国家政策性话语的功能。以国家为话语场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彰显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此期间虽然因“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而造成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建设阻滞,但并没有阻止其砥砺前行的历史趋势和使命担当。

(二)转向阶段: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积淀(1978-2011年)

“文化场域存在‘上层意志”[7],上层建筑的转向触动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转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国家政策性话语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紧跟国家意志的转变,发展了“精神文明”等系列话语标识,发挥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作用。

一是国家政策性话语的改变引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转向。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大踏步迈进凸显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价值理性表现于紧紧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话语体系的叙事内容和方式旋即从“革命”转向“改革”“发展”的主题叙事,发展了“勇于创新”“复兴”“四个现代化”等话语作为其主流话语标识。国家于1986年9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方式,这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作具体指引,也清晰勾勒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和红色教育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成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力保证”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小康社会“四有新人”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历史使命。

二是时代话语需求催生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战略性意义。在改革开放中,中西方文化与思潮的争锋风起云涌,西方意识形态披着“普世价值”“虚无主义”等外衣,无时无刻企图对本土文化进行颠覆,国内思想和文化领域出现了“自由化”的苗头,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不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安全的诉求,为此,“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成为国家战略,“改革”“发展”的话语号召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政策性、纲领性话语指引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型、创新的方向和道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强国”的话语想象昭示了红色文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时代性、政治性的话语需求。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的确立导向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建构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意义,思想文化话语和政治性话语有机融合的话语需求体现于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型、创新中,这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不断积淀基础。

(三)兴盛阶段: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稳健前进(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以“复兴”为己任,以“创造”“创新”为话语内驱,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围绕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现代化的探索。

一是从政治话语的维度突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面对“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坚定“四个自信”、凝聚思想和力量建设现代化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时代担当。“中国梦”“世界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创新成为新时代塑造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话语而突出了其政治价值,这些主流话语随着“大思政”育人布局、“四史”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进头脑、沁人心”的效果,发挥了强大的政治动员作用。从政治教育话语的角度,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人心,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其独特的话语标识散发出“两个结合”的伟力和真理性,将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合于履行历史使命之中。

二是从学术话语的维度锤炼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理论品质。进入新时代,学界不断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资源整合、类型化和谱系化,不断从学术的角度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品质。“红船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空精神”等教育话语既反映历史事实,又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时代的主旋律,逐步充实伟大的建党精神,促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体系化发展。同时,“法治中国”“命运共同体”等学术话语不断夯实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从文化再生产到哲学化的飞跃。在网络中,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运用“二次元”的现代化叙事话语方式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话语习得,有效促进受教育者觉察时代变化、解读时代需求、感知时代发展的能力,从而容易转化为人民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教育性。

三是從生活话语的维度建设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亲和力。生活话语因符合人民群众的现实审美意识而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在新时代中,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大力发展了生活化的风格,“厕所革命”“教育公平”“美丽乡村”等生活化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传递了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的话语温度,显示了话语的亲和力,增进了话语的感染力。生活化红色文化教育话语随着“美丽乡村”等伟大工程的实践,落实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而“两个一百年”“美好生活”等生活化话语更易于促进人民群众的话语想象,使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切入不断推进“四个自信”,推动人民群众紧紧团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

总之,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等维度创新性发展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始终沿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主旋律,而“两个结合”“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等话语叙事内容也阐明了建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方法、立场、途径等,使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日臻特色化、系统化、科学化。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

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

教育话语体系“代表着社会文化的规则和意识形态的导向”[9]。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透射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民族特色化的建构规则,以“两个结合”为方法论的文化教育话语实践。由此可见,人民立场、中国特色、守正创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

(一)人民立场:建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丰富内涵

教育话语内容包含“话语主体的政治立场和理论观点”[10],是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不断取得的密码,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话语中心的叙事内涵建构其体系的内容构成。

首先,党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要符合“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性”的政策话语显示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初心。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期间,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挨打”,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成为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话语目标,也赋予红色文化教育话语更深刻的“人民性”涵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指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将“人民的利益”转化于“生命至上”“脱贫攻坚”“扶上马送一程”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之中,将人民性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落实于行动实践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魂”,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脉络主线。

其次,国家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践人民性的场域。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教育实践场域证明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融合、探索和实践。在贫穷落后的建国初期,教育人民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12]成为党的重要工作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了“扫盲”活动,这成为人民群众向全面发展迈进的第一步。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策话语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萌生了人的现代化的初始理念,“爱国主义”等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成为举国上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在现阶段,党提出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时代进一步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面对非主流意识话语的“集体狂欢”或“娱乐化”,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力挽狂澜,在国家的实践场中不断创造“我奉献,我光榮”“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等积极教育性话语进行反击,以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话语教育人民捍卫自己精神家园的健康发展,建设人民群众高尚品质和情操,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

再次,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人民群众谋求幸福和最终的解放而进行的抗争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为叙事逻辑,其内容承载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情感。在现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教育话语展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的自豪感;“彪炳史册”“中国方案”“中国模式”等话语则展示了人民群众的话语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命运共同体”“大国担当”则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世界格局和责任担当。红色文化教育话语成为人民群众实现代际传递思想情感的载体,红色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是人民群众不断将民族自信和自豪转化为文化自信、主动担当的过程,是不断夯实红色文化主体性和促进实现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有机融合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编织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华丽外衣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3]。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作为一种民族实践的语言体系,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中,洋溢着主体性、民族性的文化话语风格,共同架构了中国特色的存在方式。

首先,民族发展的话语需求酝酿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浓厚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后,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面貌出场,以“保留在主流话语的显形文本结构之下”[14]的话语特色和话语需求,言述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独立自主而进行抗战、革命的历史记忆以及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在社会主义革命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15],民族特色化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独具一格呈现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历史的发展表明,体现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阻击西方话语挑战和冲击、解构西方话语霸权、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有力武器。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的实施,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表达对民族、国家和人民乃至全世界民族、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照,彰显了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

其次,生活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夯实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对“人民话语”的探索是体现人民立场重要方式,这促使红色文化话语主体的政策性话语、学术性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向生动、活泼的生活化话语转型,实现红色文化教育民族性、人民性和教育性的统一。生活化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以人民去群众的生活实践为源泉,生活化的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即建构了中国特色化的存在。中国特色化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符合人民群众话语习惯和认知思维逻辑,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时期,“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脍炙人口,因而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新时期“改革再出发”的时代号召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叙事话语构建的“共同富裕”“人民美好生活”等一系列生活化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同样彰显了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的魅力。

再次,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话语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话语精神是指话语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文化等,映射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现了先进性、人民性等话语精神。“天下为公”“我将无我”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承袭了“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的无产阶级思想,也继承了“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由此创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落实于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模式”的教育话语中,这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都洋溢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精神,充分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在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话语要求,将进一步拓宽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创新思路,不断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进一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话语精神。

(三)守正创新:展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理性实践

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对其精神内核进行时代阐释和重塑,这本身也是革命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16]。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在发展中坚持“两个结合”的方法论,其话语主动和实践自觉的特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理性实践。

首先,“两个结合”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建立以来,遵循“两个结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也推动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的守正创新,“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内容、话语思想,糅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发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纲领性话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以及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共同筑建现代化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坚实的现实基础。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演进是“两个结合”方法论指导下科学实践的历史成果,“两个结合”是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根基和要求。

其次,话语主动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鲜活发展的天然特性。作为“唯一具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17],无产阶级天生的“革命”气质孕育了红色文化话语主动的天然品质,是不同时期以“革命”“建设”“改革”等为主题而创造和创新的“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时代性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产生的根源,话语主动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天然特性。在新时代,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18]并以“改革再出发”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聚焦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力量,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话语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而在不同时期发挥强大的话语力。改革开放时西方思潮的侵袭警示我们,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必须领先一步总结时代精神,以符合实际又充满魅力的话语想象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以符合时代审美的叙事表达进行话语创新,以先进的载体进行教育和传播,以主动的姿态才能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再次,实践自觉诠释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守正创新。话语是“话语本质与话语实践的有机统一”[19],自新中国伊始,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发挥了“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20]的功能,“劳动光荣”“克难攻坚”“首创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巨大精神动力,实现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话语力向行动力的转化;而“知行合一”“学思践悟”的话语创新方式保证了其教育话语体系的建设、话语实践走得对、走的通、走得稳。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号召透析出党和国家、人民在历史潮流中主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自觉行动实践的话语内涵。当前,“教育现代化”成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的主动追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践进入了创新突破的新阶段,谱系化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现教育话语从零散到系统化的逐步构建;“大中小学校红色教育联盟”“区域一体化”等教育模式不断被创新,话语主动和实践自觉共同诠释其守正创新的特性。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清晰勾勒了話语内涵的阶级立场与体系的内容构成,体现独具中国特色的话语风格、话语气派,展示话语主动和实践自觉的姿态和品格,并以“教育现代化”的话语取向响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号召。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

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要旨

话语体现权力关系,是一种社会行动以及话语意识形态的发挥[21],教育话语用于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图式处理与世界的关系[22],这共同揭示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演进的逻辑蕴含于话语立场和话语目标、话语图式和风格、话语实践姿态和品格之中。由此,在“第二个一百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语背景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话语取向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再生产,应将坚守红色文化教育的宗旨、弘扬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转化作为新时代应对机遇和挑战之道。

(一)坚守教育宗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本体价值

“重视人的本身价值是以马克思人本理论为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之所在”[23],教育是无产阶级实现人的最终解放的重要手段,这注定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人民立场或人民性的话语发展趋势,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宗旨彰显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本体价值和话语发展趋势的统一。“一切为人民”“人民至上”的人民性话语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理想,锻造话语的民族特色;“现代化”“美好生活”等话语想象指引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实践的方向。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人民性将其内涵从人际关系、人与自然、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特性、文化认同等不同层次和领域进行建构,这意味着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多样性和超越性,同样也意味着红色文化教育的多维性,人民性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其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新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教育话语不断推动人的思维提升和超越,“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政策话语将红色文化教育的“人民性”“教育性”糅合为一体,澄明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发展理路。

由此,新时代坚守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统一。首先,要在教育实践中将“精神”“内化”“外化”的同步发展作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成效的标准,促进人的思想、能力、行动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协同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体验。要从政策层面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设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课程、活动融入的体制和机制,实现教育的协同开展。要推动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学习提供便捷。要以先进的现代性教育手段作为感悟“美丽乡村”“平安中国”等重大成就的载体,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等。

(二)推动话语创造创新,践行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使命担当

话语是文化的符号,教育传承“话语所内蕴的文化精神”[24]。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以对“革命精神”的承续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这促成了其建构的意义。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创造与创新既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弘扬革命精神的需要,更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创造与创新在“两个结合”方法的指导下,不断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夯实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既往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围绕“革命”“改革”“创新”等不断发展时代话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赋予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战略意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强国”的政策话语揭示了红色文化话语创造和创新与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教育现代化的共存与共生。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践行的“三个代表”中为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道路曲折和漫长的特点不断拓展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创造创新的话语空间,而以创造和创新性话语赓续革命精神、凝魂聚气、立德树人则使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履行了使命担当。

当前,面对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并未触及红色文化内容更深层面的创新”,以及“新瓶装旧酒”[25]等问题,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创造与创新,一方面要加快红色精神的谱系化发展。通过红色精神的谱系化发展,掌握提炼红色精神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夯实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创造与创新的基础。红色精神谱系化发展强化了自身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为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类型化提供参照。另一方面,要从日常生活中不断挖掘和提炼红色精神。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资源,要善于挖掘人物事迹、感人故事等素材,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熟悉的生活话语、民族话语,以构建“文化自觉”的创新机制而赓续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兴盛之路。

(三)确保实践自觉,夯实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6]文化话语是实践的产物,也是推动文化实践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话语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总结,注定了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实践转化是其对未来关切的内在要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从理论到行动的实践转化,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对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实践转化意味着检验红色文化教育对受教育者思想内化的成效以及外化的主动性和能效。一方面,红色文化教育话语通过实践转化夯实文化主体性,是体现文化主体的历史主动性并牢牢掌握话语权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话语的物化实践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步推进,可以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同步提升,并由此实现人的意义感、价值感,这是“人的现代化”的方式之一,也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建构的目标和意义。毛泽东曾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7]。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话语需求更进一步要求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物质生产的力量,实践自觉是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应然。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缺少实践体验”[28]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紅色文化教育话语的空转。由此,在“教育现代化”话语指引下,改进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方式,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机制,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活动的融合。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的互动模式,确保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与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实践转化的考核机制,确保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主动顺畅转化为实践自觉等。

五、结语

红色文化教育话语的演进印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承载阶级立场,展示理性的话语姿态,呈现鲜明中国特色。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性发展不断揭示了“人民性”“民族性”“革命性”“教育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置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话语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将不断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达到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的融合统一。在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中,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将在不断阐释本体价值、进行话语创新和自觉实践的建构中进行政治动员、思想建设,并不断提炼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革命文化精粹,在赓续红色精神、不断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刘建平,莫丹华.实然·必然·应然: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J].求索,2021,328(6):29-36.

[2]殷豆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2):139-141.

[3]兰英,陈思思.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整体建构中的具体精神研究:从雷锋精神谈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6):52-67.

[4]马静.红色文化教育话语转换的实践进路[J].人民论坛,2019(26):136-137.

[5]于春梅,赵旭,潘贺男等.东北少数民族抗战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177(4):130-136.

[6]王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路向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23(11):15-24.

[7]徐椿梁,郭广银.论文化主体的伦理之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6):25-31.

[8]何燕,罗楚兰.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展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3):20-22.

[9]李敬.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1):60-64.

[10]张妍妍,肖丞茜,韩奥林.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基本原则与总体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23(5):66-75.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2.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14]吳道毅.“五四”以来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及其嬗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5]张志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的实践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23,31(4).

[16]张朋林,石书臣.革命文化话语转化:动力、价值及方式[J].思想教育研究,2021(4):135-140.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0.

[18]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0(12):4-7.

[19]吴永.从“苏维埃”到“新民主主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转型研究[J].理论导刊,2020(6):48-55.

[2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5-708.

[21]袁利平,姜嘉伟.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的百年演进及其现实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

[22]袁祖社.文化的实践合理性逻辑与优良心灵秩序的生成——马克思文化哲学及其时代启示[J].哲学研究,2022(11):27-35.

[23]杨聚鹏.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议题及建构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1).

[24]张翼,崔华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困境与文化进路[J].学术论坛,2017,40(1).

[25]刘黎,郑海燕.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策略研究[J].传媒,2022,385(20):80-83.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28]王子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22,522(10):102-107.

(责任编辑:孙碧玲)

收稿日期:2023-07-11

作者简介:林细莲,女,广东揭阳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硕士学位),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红色基因信息库建设与大学生红色教育生活化机制研究》(21JDSZ3207);2020年度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思政的方法研究”(2020GXSZ054)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