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
倘若不是棕丝斗笠、坝子头、双井圩、柏家坪、平田、清水桥……这些江南常见元素的詞语,单从“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这些极具北方特征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我会以为,“东干脚”在大西北某个偏僻的角落——“我”的祖先东干人在山脚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常生活。
但欧阳杏蓬这个名字我知道,上传的近二百篇散文无不透露出他的人生轨迹。从青年时期去广州开始,他的大半生都在东南沿海创业守业。在这些文字里,“我”不仅身体在场,而且从家乡湖南到广东沿海迁徙闯荡的路线图极为清晰,很多文字涉及漂泊广州的艰辛,寄寓亲友的尴尬,身在江湖的腾挪。这篇《大地之灯》可以看作是对少年时期故乡劳动生活场景的一次缅怀和追忆。一个过了天命之年的人,内心早已波澜不惊,但放不下的,还是他少年时代就刻骨铭心的乡村,那是他出走之前最后的一块净土。艰苦,劳累,单调,却也在其中孕育着冲出去的一股勇气。
东干脚的一天从太阳升起开始。早晨的太阳并不毒辣,但农人的额头却汗珠细密。日落黄昏,太阳卡在西山的平顶上,大地染上了一层淡黄的夕光,辛苦的乡民们还不能马上收工,而是忍受着各种蚊子的袭击,打扫一天中最后的劳动战场。及至挑着猪草、踩着暮光回到家里,喂过鸡、鸭、猪、狗,掌灯晚炊,一天的农事才算结束。这是既往东干脚乡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可能也是“我”逃离平庸,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因。
《大地之灯》景物描写准确恰当,场景还原真实自然,文字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想起龙飘飘唱的那首歌的歌词:“离开故乡走天涯,踏进社会求生活。”湘人赴粤,犹陕北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个中滋味,非亲历者不能深入咂摸。《大地之灯》可以看作一个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人对过去的检阅和回望。
黄昏的天幕下,东干脚的田野里晃动着无数盏勤劳燃烧的灯火,那些影影绰绰的灯盏虽然不能照亮出路,却也激发了他内心不安分的情愫。其中就有那么一盏,携带着东干脚尚未散失的余温,一直走到沿海,并在那里继续燃烧。某个孤寂的夜晚,它从作者的内心走出,幻化成桌上一盏明亮的台灯,既映射出了遥远的东干脚曾经艰苦的劳动场景,也温暖了那颗被海风和冷雨打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