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标是专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局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素养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应投入更大的关注和重视。
一、从质量教育的视角评估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类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发展的起点,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其核心特征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挖掘学生的潜力。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致力于发展教育对象的全面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校内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将他们塑造成全能型人才的一种行为,其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在推进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它的任务和目标在于构建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理解世界和知识学习,并制订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它也助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个人兴趣培养。
中国语言文化教学的各种元素和人的素质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基础教育视角看,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语文素养。语文被认为是最必要的基础工具学科,其内涵了丰富的知识和情感熏陶的途径。值得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特质涵盖了基本性、社会性、知识性和综合性等,全面并准确地理解语文教育的特性,是确保语文课程教学成功,以及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条件。
推行素质教育,能够更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观念,全面加强教师团队和学校教学的建设,同时也有益于确保学区教育模式的持续改善与提升。因此,素质教育催生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应应对时代要求,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步伐。
二、推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并深化改革
(一)加强初等教育阶段“全面语文”教育观念,构建素质教育的根基
为了在基本阶段的语学教育中贯彻全方位素质教育,我们全面变革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是必要的。关键的一步是,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我们应该确立全新的学生理念、教师理念、人才理念以及教育理念。我们应始终坚持“教学一体”,在教导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人际沟通和生活学习的方式。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以激励他们对学习的积极和主动,从而实现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运用语言的方法,这也是通俗所说的“大语文”教育理念。
“大语文”的教育思想要求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边界,除了例行的教学内容以外,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余多元化的语文活动,比如听广播、观看科教节目等。并且坚持在跨学科的背景下,以汉语言作为首要工具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技能的提升。“大语文”的教育思想的目标在于改变过去纯粹将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的理念,重新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为主导,而质量优良的语文学习氛围及多样化的课余活动为支柱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它的超前教育观念指引了素质教育的进展方向,建立了正确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可以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增加学生的课程活动,以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到,基础课堂教学是小学中文教学的核心,而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则是它的关键组成元素。这些活动能让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五彩纷呈,也能助力他们视野的拓展和知识积累,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挖掘学生的独特优势,加快以及提升学生在读、说、听、写方面的技能,推动他们的思维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授课中,实施课外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全的计划和适宜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应多元化并不局限于单一种类,比如可以包括讲故事、辩论赛、诵诗比赛、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也可以展示和参观阅读笔记、创作和书法的优秀作品等。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突出其创造性、新潮性、趣味性、实践性和自主性这些特点。
语文教师要在让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充当指导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学习方法的教导,并推动他们鼓起勇气自发参与,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对活动的热忱。比方说,在进行诗歌朗诵的活动中,让学生们进行竞争,无论是朗诵全文还是段落,都必须发音清晰、读音准确,把握正确的阅读节拍和语音,并且要富有感情地朗诵,教师必须亲自示范。经常进行这类活动,能助于学生解析文章的理念和课文的表达手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变革的核心,也是提升民族活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初步阶段教育,有着对素质教育极大的作用。而将两者结合起来,是适应教育革新以及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