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萌萌
摘要:绘本阅读是一种静态的阅读方式,音乐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具有感染性的阅读方式,动静结合给幼儿的绘本阅读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以幼儿园中班为例,对绘本与音乐活动的结合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 中班 绘本教育 音乐 整合教育
幼儿正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始阶段,绘本和音乐的整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世界的良好机会,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使其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生活中的无数精彩。
一、音乐活动为绘本阅读增添色彩
如果说绘本是一种静态的知识,那么音乐活动就是一种动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活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优美悦耳的音乐会使幼儿身心放松,并且沉浸在节奏和弦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喜悦。例如,我们时常可以见到幼儿在听到歌曲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摆动手臂,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什么是节奏,什么是韵律,亦不知道舞蹈的定义,但是他们会根据音乐起舞,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和影响力,它使幼儿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将绘本的特点和音乐的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动静结合,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共情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时音乐与故事相结合,会有一种看3D电影的奇效,画面、背景音乐、情境的结合会让绘本阅读过程有趣而又丰富多彩。例如,在阅读绘本《我妈妈》时,教师会结合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或者《世上只有妈妈好》推进阅读活动,我将此类阅读方式称为“情境感受法”,结合音乐本身的感染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韵律活动”,初步使幼儿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母亲对孩子的爱。[1]
二、音乐活动和绘本二者的整合阅读策略
(一)选择绘本教材和与之主题相匹配的音乐活动
绘本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音乐活动的特点。幼儿的抽象思维相较于具象思维稍弱,所选绘本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同时要考虑到绘本和音乐活动的契合度,音乐活动内容应该与绘本内容相符,能够调动幼儿阅读绘本的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谁在厕所里》绘本通过情境导入和有趣的背景音乐,借助“表演”的音乐活动形式,教会幼儿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幼儿直观感受,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我们应该讲卫生”的道理。绘本要和所选择的音乐资源相辅相成,两者应该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才能体现两者结合的意义。优秀的音乐与绘本整合课程能够使幼儿积极调动自己的兴趣和思维,跟随幼师的引导,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与绘本产生共鸣,在音乐的感染中培养审美意识,达到美育、德育的效果。[2]
(二)幼师要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为了更好地推进绘本阅读与音乐活动的结合进程,幼师要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要提高阅读水平,就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阅读理念,明白幼儿阅读的特殊性。教师要充分掌握音乐活动的特点,加强自身对于绘本的了解和学习。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给予幼儿提问、思考和自主创造的机会,合理安排绘本阅读和音乐活动,给幼儿足够的思考空间和创新空间,让其进行大胆的想象,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达到启蒙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绘本与音乐活动实践探究
以中班绘本《给爸爸的吻》为例,该绘本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教师采用奏乐的音乐活动形式,借助童谣朗朗上口的特点,结合色彩鲜明的绘本内容,能使幼儿轻易地理解绘本的画面元素和构成,了解绘本的内涵。在讲述该绘本的时候,将其与音乐相结合,更有助于阅读活动的进行。同时通过柔和的音乐,能让幼儿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爱,培养幼儿感知爱的能力。
在进行绘本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共情力,通过律动的方式带动幼儿熟悉音乐的节律。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共同练习身体打击乐,因为身体打击乐相对更易掌握,所以幼儿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还可以使其更好地将音乐活动所带来的情感结合到绘本阅读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增强绘本阅读与音乐活动的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音乐活动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对于绘本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绘本的内容和深层含义,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此类阅读方式很明显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这种阅读方式对于绘本的选择和教师的阅读方式、阅读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阅读准备,还要教师考虑细节以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加深对于绘本的了解和学习,以高效的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萍,高洁,许金秋.幼儿园中班绘本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144.
[2]林舒怡.幼儿园中班绘本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2023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