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内市场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更加显著,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在新经济常态下,民营企业要实现稳步发展,除了积极开拓业务板块外,还应主动变革创新,提升管理能力及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各个业务环节。企业只有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应对经济变化的影响,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会计;优化策略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民营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贯彻公平、公正、平等的发展理念,从而给予企业多方的鼓励和支持,如在税收、人才引进、技术推广等方面更多的利好政策。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民营企业通过国家开辟的有利发展途径,不断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完善改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能力作为运营发展的基础,从而做好新形势下的运营发展工作,为繁荣市场经济作出贡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在新形势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找到新的增长热点。首先,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的社会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传统的第二产业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其次,企业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生产服务融合的模式,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分散在第三产业中,伴随着新经济形势下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最后,当前大量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并且迭代更新速度快,引领经济快速发展。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社会资源。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得新动力和发展机遇,必须改革内部控制管理,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二、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分离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合理的职责划分。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投入产出得到有效利用,资产和销售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财务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实践经验,企业规避项目运行的风险十分重要。预算管理是很好的管理手段,也是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策略。但往往预算管理被归为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参与经营管理。因此,预算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中显得非常重要。其中,管理会计的有效实行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从财务角度来看待项目运作,管理会计在项目开发前做财务预算,并对项目后期的运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开展工作内容,提升财务工作水平,还可以改善管理形式,明确岗位职责,提升管理的精准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管理模式的变化必将对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民营企业及其财务会计的特点
(一)民营企业的特点
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的重要职位大多由家族成员担任,这种现象基本上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相比外部人员而言,管理人员相对信任家庭成员,同时在企业发展中为节约人力成本,企业往往安排家庭成员担任重要职务。但这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内部裙带关系等问题,进而制约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当前,民营企业总体经济规模较小,业务和投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压力大,但投资方向较多且范围较广。部分民营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较小,一般不涉及投融资。同时,民营企业往往依托细分市场的技术或产品优势,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尤其是简单直接的管理模式,使企业针对其经营规模和业务模式,拥有更快速灵活的决策体系,从而有利于其抓住市场机遇,大大降低市场反应不及时造成的风险。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
民营企业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中普遍存在规范性较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没有合理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员工的工作指导制度也不完善。由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某些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作怠慢,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自主性较差等现象。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漏洞会给企业带来各种财务风险隐患,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四、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日益严峻,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其经营中的难题,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新形势下,部分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特别是部门之间职责模糊、沟通不畅、制度形式化问题严重。企业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只能照搬其他企业,导致财务结构单一、适用性较低,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内部控制机制难以实施。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和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会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是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成效的关键。部分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管理观念陈旧,将财务会计管理简化为会计工作,对财务会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研究,无法真正认识财务会计管理的作用,财务风险识别与财务信息使用意识匮乏,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手段较为传统,使得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在薪资待遇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培训与绩效考核不合理,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会使员工素质无法提升,人才招聘难度大。
(三)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压力大
融资难、融资利率高、融资进度慢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不断被市场淘汰,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融资需要接受重重审核,而民营企业存在规模有限、固定资产有限的融资劣势,一旦受到融资限制,或信用等级发生变化,融资工作的开展更是雪上加霜。此外,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扶持体系方面仍有待完善,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目前,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仍以内部筹融资与银行贷款为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难以获得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筹集资金的渠道。
(四)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手段单一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环境下,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文字表格处理、会计电算化等办公自动化阶段,硬件设备的引进速度较慢,财务会计管理软件应用不够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此外,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价值可以配合内部控制工作一同发挥,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管理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开展控制及管理工作,减轻目前运营成本较高的压力,使各个部门协同配合,规避资金管理混乱现象,建立财务清查、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审核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科学有效,找出影响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弊端,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优化策略
(一)完善财务制度,优化财务体系
制度是企业经营的“筋骨”。财务制度更是企业制度中的“精髓”。民营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内部人员工作的落实。制度上的漏洞会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因此,民营企业务必科学开展财务制度的建设,实现财务体系升级。制度的落实工作可从多方面开展,主要包括逐步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创新财务制度,便于后续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章可循;财务目标与财务制度体系同步建设,各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执行全面财务预算中的内容,完善相关管理的计划与策略;建立健全审计机构与监督制度,有效控制及规避财务风险。
(二)革新财务观念,提升员工素质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革新财务会计管理观念过程中,除了应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外部政策、市场现状、经营风险等外部因素之外,还要从内部员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放在关键位置。具体而言,在落实财务观念培养与财务管理团队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财务管理团队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民营企业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定要摒弃陈旧的用人观念,敢于创新,引进先进的用人制度和管理理念。在招聘有先进管理理念且能力水平高的财务人员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树立多元化的资本理念。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呈开放状态。民营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可以优化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内容,通过科学开展投融资活动,保证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风险抵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财务会计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目前,随着IT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在第一时间开展各项信息分析工作,综合各方经验与市场、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会计管理策略,开展资金运营筹划活动。
四是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流程的质量与内部控制工作、资料信息采集等工作有关。例如,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力协作,分析对接客户的回款能力、信用情况、发展潜力等,一旦有部分工作滞后或质量有限,经营管理、回款能力也将出现问题。由此可见,科学的财务流程、财务人员的执行能力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拓宽筹资渠道,提升筹资能力
筹资是企业保障运营资金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扩大经营规模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开展的工作,事关企业的发展前途。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压力,在发展过程中陷入困境。因此,民营企业应有针对性地拓宽筹资渠道,做好企业信誉管理,积极寻求银行、股东等投资支持,保障现金流的稳定性,提升抵抗风险能力。
(四)健全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诸多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在关键环节找到风险所在,并根据风险内容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因此,在众多的风险因素突出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团队不得不提高对风险控制的关注度,尤其财务人员应针对风险逐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及优化工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企业应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优化为着力点,使其落实到各个部门及岗位中,保证岗位职责履行的规范性和全面性。民营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从以下5个方面出发: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的重要性,确保内控制度下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民营企业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高效结合;开展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监督工作;创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等。
六、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解决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民营企业应持续更新财务制度,优化财务体系,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拓宽筹资渠道,提升筹资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台明胜.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21(06):147-149.
[2]周颖.新常态环境下农村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及规范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04):43-47.
[3]李丽涵.新常态背景下国企财务会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财富生活,2020(02):149-150.
[4]彭丽萍.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8):165-166.
[5]董泽强.中小民营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2):90-92.
[6]张美玲.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关键问题及优化措施[J].商业观察,2021(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