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A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实施方案

2023-04-29 10:26王宗莹刘业婷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1期
关键词:供水管网计量管控

王宗莹 刘业婷

摘要: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公共供水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不少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要求,A市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本文通过展示A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实施方案,以助推其他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的提升和漏损率的降低。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计量;管控

DOI:10.12433/zgkjtz.20232130

一、项目概况

(一)供水系统现状概况

本案例以A市为例,A市中心城区现状供水企业(单位)共计3家,供水总规模为188万m?/d,中途加压站总计33座,泵站供水规模在0.5~15万m?/d。

2021年A市全年总供水量为59878万m?,平均日供水量164.04万m?/d,最高日供水量达到200.87万m?/d。在用水高峰期情况下,部分区域用水显著增加,其区域水厂供水水量高峰时段超出现有供水能力。

(二)供水管网现状概况

1.现状供水管网分布

A市现有供水管道长度约6242km,其中DN100以上管道约5426km。敷设年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管径范围为DN15~DN2000,材质主要有镀锌钢管、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水泥管、PVC、钢塑管、PPR管等。A市老城区约有4%的长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以前建设的管网,现状管网材质老旧,特别是水泥管、焊接钢管漏损严重。上述管材中PE管、铸铁管、钢管在全部管道长度占比中排名前三,三者总占比为68.69%。

A市现状建成区的中心区域是管龄大于50年的管道主要分布区,总长达73.25km,约占总供水管道总长的1.71%,是供水管道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

2.现状供水管网运行状态分析

管网水压状况:A市中心城区供水模式由南往北的供水线路进行长距离输送,因为城区内各区域地势高差大,用水点所需供水服务压力存在较大差异性。

管网流速状况:A市用水高峰期,供水干管流速大,部分管道最高流速达6m/s;而新区城市入住率低,现状管径大,管道流速偏低,影响管道水质。

3.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目前,A市已建成智慧水务系统5个底层平台和10个子系统,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10个子系统通过5个底层平台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数据孤岛”,通过工作流引擎平台,将所有系统的业务,标准化配置,业务之间的流程实现相互协同,达到流程标准化的配置需求。目前,所有系统已基本具备智慧水务2.0的要求。

(三)管网漏损现状

1.现状漏损率及历史变化情况

A市2019~2020年供水总量分别为58552.39万m?、58839.21万m?、59877.48万m?,用户用水量分别为50912.64万m?、52416.3万m?、53359.22万m?,漏损水量分别为7490.92万m?、6422.91万m?、6518.26万m?,管网漏损率分别为13.05%、10.92%、10.89%,修正后漏损率分别为12.03%、9.72%、9.69%。

2.管网漏损原因分析

(1)按照管材分析漏损点:根据探漏普查成果,混凝土管漏损点占比50%;塑料管漏损点占比12%;钢管漏损点占比22%;铸铁管漏损点占比16%,混凝土管占比最大,应为控制漏损的重点目标。

(2)漏损点成因分析。根据探漏普查成果,漏水原因主要为管道老化、地面下沉、车压、施工及水压高五种。其中,管道老化占比79.71%;地面下沉占比9.99%;施工占比5.02%。管道老化、地面下沉及施工原因导致的漏损点占比较大,应为控制漏损的重点目标。

3.已开展的供水管道漏损控制措施

(1)目前A市主城区两家供水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

(2)A市供水公司通过采购第三方技术服务的方式建立了管道漏损普查及跟踪维护措施。

(3)试行调压降漏措施。A市委托第三方开展调压降漏控制服务。

(4)加快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自2019年开始已开工老旧管道改造计划项目25个,累计完成供水管道改造敷设约21.06千米。

(5)推进供水分区计量管理。A市两家供水公司均完成了DMA分区计量信息初步方案编制,目前正在开展分区计量及试点小区DMA计量工作。

二、治理目标

A市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确立治理目标如下:

1.健全公共供水管网,完善公共供水管网建设,加快建设老城区内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管道”,新建供水管网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规划建设,主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

2.供水管网应满足在供水压力方面的用户需求,达到管网压力相对均衡的状态。

3.实现主城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全覆盖,完成一级、二级计量分区建设,通过主城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及新区建设,进一步实现主城区全域DMA分区计量。

4.在主城区内逐步推进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建设改造,逐步实现专业化,到2025年,形成一批二次供水专业化示范性小区。

综合以上目标,A市主城区通过统筹实施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智能化建设、压力调控、分区计量,实现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7%的目标。

三、治理措施工程

(一)供水管网改造更新工程

1.更新超期使用及材质落后管道:主要更新改造的对象是管龄大于50年的管道,管龄大于50年的管道总长达73.25km,约占总供水管道总长的1.71%,建议把DN350及以下管道的改造工程列入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在此基础上,重点对DN400及以上的50年以上管龄供水管道进行统筹,并同时实施一批管龄在20年以上的实际状况较差、管材落后管道的改造。

2.编制地方标准,指导改造更新工程:编制《城市供水管材应用技术导则》,为供水管道材质方面提供标准。供水管道管材选择一般考虑以下十个方面:符合卫生要求;能承受要求的内压和外荷载;接口安全可靠;管材性能可靠,寿命长;能适合当地各种实际情况的需要;抗地层变位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内壁光滑,阻力小,能耗低,水力性能好,输水能力可基本保持不变;造价合理;管材来源有保证,管件配套方便等。

(二)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工程

1.形成覆盖全域的三级计量分区:根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8)中对供水管网分区管理的规定,对A市供水管网实施分区计量,对进入每个区域的流量持续监测,明晰漏损的主要组分与漏控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自中心向外围逐步完成分区建设:将一级分区、二级分区计量建设列入近期实施计划,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新区建设相协调,优先在漏损相对严重、集中的区域开展,一般以从主要城市中心向外围逐步辐射的方式进行实施分区计量建设。

3.进一步减少识别、定位漏损时间:A市通过实行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实现对管网漏损的合理评估,有效减少发现漏点以及确定漏点位置的时间,减少漏水量。

4.逐步实现城区用水户“一户一表”:A市组织编

制了《二次供水设施及住宅一户一表技术导则》,积极推广先进的流量计量设备,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A市全面实施“一户一表”改造。

5.加强市政、环卫、消防用水管理:A市市政、环卫、消防用水在供水总量中始终占有较大比例。通过明确未计量用水量的主体,采取相应的计量和节水措施,有效提高供水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降低企业的产销差。

(三)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

1.识别供水管网高压与低压区:通过分析A市的地形地势,识别供水管网的高低压区,按照压力分区管理的方式,对各个区域的管网压力进行合理调控。

2.新建区域集中调蓄加压泵站:A市现状供水各厂站超负荷情况较为严重,应重点解决城市现状用水缺口问题,中心城区统筹布局供水管网区域,满足供水需求。同时,实行压力分区管理,与相邻相对高压区域通过关闭连接主控阀进行隔离,应急时可开启连通。

3.改造供水压力不足小区设施:A市优先对供水压力不足的城区内老旧小区实施增压设施改造。

4.逐步实现管网压力时空均衡:通过对供水管网低压与高压区进行识别,合理布局区域集中调蓄加压设施、优化压力不足小区的增压设施,使主城区供水管网整体压力稳定在15~50m。

5.优化布置管网压力监测点:A市补全主城区供水管网大用户用水点、管网水力最不利点、控制点、以及大管段交叉处的压力监测点,依靠供水管网的计量分区,逐步实现对一级、二级、DMA分区的压力监测与流量计量。结合城市发展带来的供水需求增加,定期现场勘察,为供水发展区域及时增设新测压点。

(四)供水智能化建设工程

1.建立GIS管理与运行调度系统:A市基于已有的管网资产数据,采用新一代GIS技术,构建一套数据准确性高、系统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供水管网GIS管理及运行调度系统。

2.实时监控供水管网运行状态:A市已建成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以列表形式展示各水厂及供水管网的实时压力、水量、水质等数据。

3.快速准确识别管网漏损点位:科学分区监控水量是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有效技术手段。系统中“分区计量管理功能”可以实时监测每个分区内的压力、水量等数据。

4.实现管网数据采集、更新一体化:A市开发了专用的高精度数据采集软件“采集宝”,安装于专用便携式平板电脑设备,通过与具有蓝牙功能的实时动态测量装备连接,打破了传统“外业采集+内业处理”的模式,实现在管网覆土前/后管网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与入库,规范了供水管网外业数据采集流程,满足城市管理中地下供水管网信息及时快速更新的需求。

四、长效管控机制

(一)政府主体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A市成立供水工程建设三年攻坚指挥部,以市领导为指挥长,并下设综合协调组、供水厂站攻坚组、供水管网攻坚组、资产整合攻坚组、二次供水攻坚组5个工作组,实现全面整合各部门供水工作中的职能、明确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从工作机制上对A市供水管网治理建设起到有力保障,有力推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政策的落地、落细、落实。

明确职责分工。以供水工程建设三年攻坚指挥部为基础,组织多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从前期到工程验收进行全方位指导与管理,协调沟通各单位,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督促项目任务落实。

强化监督考核。A市通过颁布实施技术导则和管理办法等,要求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各城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具体负责辖区内二次供水管理活动的指导、日常监督和管理。

推进激励机制建设。A市逐步建立健全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励提升供水水质、促进节约用水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开展供水成本核定及供水企业成本监审时,明确管网漏损原则上按照一级评定标准计算,管网漏损率大于一级评定标准的,超出部分不得计入成本。

(二)企业直接责任落实

供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A市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服务绩效评价办法》,建立特许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力度,确保优质供水服务。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与运行维护方案:建立全员漏损控制责任体系。实施检漏人员双挂钩定量考核。加强应急抢修力量建设。建立健全设施运维管理制度。

(三)实施水厂生产和管网营销水量分开核算

1.建立供水管网漏损管理组织架构。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基于管理组织架构,制定专门针对管网产销差专项工作的考核指标,每个部门根据与产销差控制关联程度,分成若干层级,落实指标下沉。

(四)实施城市二次供水专业化管理

按照政策要求,统筹考虑A市实际需求,对主城区范围内的新建小区、既有小区开展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工作。

二次供水改造工作需事先征得业主授权同意后方可启动,各城区积极配合和支持,充分调动街道办、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政策宣导工作,通过业委会、老友议事会、居民投票等形式获得二次供水改造授权。

五、结语

统筹推进城市供水能力建设,构建完善、安全、优质的供水系统。督促供水公司组织开展供水管网现状调查,摸清漏损状况及突出问题,制定漏损控制中长期目标,确定年度建设任务和时序安排,提出项目清单,明确实施主体,完善运行维护方案,细化保障措施。完善市政供水管网的构架和脉络,降低管网漏损率,消灭低水压区域,解决好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供水服务水平,实现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供水的目标,与本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要求协调、统一。

与此同时,帮助供水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供水管网建设、改造、运行维护资金保障,申请上级资金及企业多渠道自筹资金投入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程治理项目。建立健全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励提升供水水质、促进节约用水的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卢耀忠.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分析及基于EPANET的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2023,43(03):276-278+281.

[2]郑重,宋亚路,张瑞涛.水力模型在城市供水管网施工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06):1-3+138+159.

[3]甘国娟,陈永利,赵志娟,等.广西城乡供水管网末端水表问题及对策[J].净水技术,2023,42(S1):93-96+294.

猜你喜欢
供水管网计量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分区计量(DMA)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城镇供水管网多措并举漏损控制措施探析
供水管网管道爆管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城市地下供水管网事故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