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金投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探讨

2023-04-29 10:26:03朱雅静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1期
关键词:城镇化资金建设

朱雅静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尽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成绩,然而也相继暴露出各种问题,尤其是政府无法承担城镇化工作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巨大支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开发主体利益诉求与政府无法实现统一问题更为突出,势必要采用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处理,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资金;城镇化;建设

DOI:10.12433/zgkjtz.20232124

新型城镇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发达国家提出并实行的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依旧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地方政府债务不断累加条件下,怎样在新型城镇化的施工建设中提高资金的投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城乡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基本趋势,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关键所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农村地区发展缓慢,造成更加明显的贫富差距,这样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解决城市农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的同时,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使社会保障更加全面、统一,民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有助于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社会发展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待遇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的社会服务保障资源提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即在于社会资源未能实现合理分配,在城市发展速度加快过程中,许多农民流入城市中,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如何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与资源,就需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基础,将户籍改革作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城乡高质量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目标,也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三农”工作的实施,解决农村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在此基础上,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经营,以保障农民收入。

我国高度重视解决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目标,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共享成果,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建设,便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优化整合,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与生活水平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无法承担城镇化工作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巨大支出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中经验的大量积累,传统的粗放堆积式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质量与进度标准要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中的购买服务与伪PPP模式的应用,导致各地政府不得不面对大量的隐性债务风险,财政受到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在宏观调控隐性债务及降杠杆。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财政部门提供的资金投入逐渐减少,政府无力承担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中所需的巨量资金,严重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开发主体利益诉求与政府无法实现统一

近几年是我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随着房地产行业不断加强调控,投资开发商在城镇化开发中的参与度逐渐减少。目前,资金规模依旧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资金投入的大量需求。

三、基于资金投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

(一)基于PPP合作框架下的开发模式

各种调查研究数据显示,PPP模式的合作框架下,利用资金循环方案的设计有利于科学有效地处理新型城镇化工作中面临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PPP模式在城镇化开发过程中的表现通常为集产业落地、区域开发、园区招商、城市运营集为一体的“产业新城”封装方式,其本质是将传统土地财政框架下政府平台公司城镇化与招商引资的市场化变种与优化,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推动城镇化建设后房地产货币溢价部分和各种稳定持续现金流产出,抵消前期大面积获得土地与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等大额资金投入,在目标区域中实现资金循环与资金平衡。作为一种融资和管理功能互相融合的PPP模式,不但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城镇化融资难的问题,缓解地方债务危机,而且可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推动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参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发工作高效开展。

(二)资金循环方案设计

基于PPP模式的应用,项目公司成立后需要将整体的城镇化项目建设拆分成多个滚动分期开发的子项目,并针对每个独立的子项目进行等级划分,保障相互之间发挥资金闭环的作用,在第一次分期开发投入资金循环使用后,获得的资金池可投入下一阶段的开发中,便于更好地满足滚动开发的目标。

其一,加强最初资金来源的管控。开发资金的组成结构一般是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组合,债务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的利用等相关模式开展融资操作。对于大型片区开发类项目而言,工程项目中自有资金的启动也是金额巨大。因此,自有资金可通过基金结构设置的利用,通过股权融资的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

其二,工程子项目资金的闭环方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的能源、交通项目、供水供气项目、公寓等,这些项目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现金流十分稳定且体量较大,比较适用于资产证券化模式,采用金融模式提前变现预期收益,缓解整个项目建设后期的资金压力。工程项目公司可利用将自持物业包装成为可交易金融产品的模式,提前取得未来的收益,再充分考虑物业销售和产业服务收入,减少获利和资金的回收时间,从而补充滚动开发的资金缺口,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完善。

(三)制定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法律法规与公众积极参与的约束体系,确保参与主体实现最大化生态保护效益,或者生态保护成本明显比投入的成本更低,有效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及持久补偿。制定健全的约束框架,便于法律法规的优化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一是要对市场生态补偿交易的规则与权属全面分析,掌握权责制度与奖惩条件,确保参与主体按照自身权利状况承担各类义务。二是建立监管制度。评估生态环境中的经济效益与损失,建立资源资产核算与评估模式,创建规范的监督检测机构,充分提高主体的自由权利;明确规定投资人员与使用人员的权利义务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公平性和公正性,并严格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途径,有针对性地建立绩效评估标准和程序。其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拓展监督约束渠道;并将各类法律法规文件、参与主体工作状况等信息数据及时公开,便于解决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优化处理各个方面信息数据缺少统一性问题,有效增强公众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维权认知,通过制度的运用确保生态补偿的高效开展。

(四)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生态补偿实现市场化有助于推动生态服务外部性实现内化,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公共财政的投入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创建的生态补偿市场化便于充分实现生态服务外部化的内化(具有外部性内化功能的生态补偿制度有助于平衡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的关键),减少实施中众多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

国内外的生态补偿显示,政府主导或者市场主导均存有缺陷,树立“政府和市场并重”理念不但让市场生态补偿中资源配置作用的高效发挥,激发各个利益主体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防治及优化处理各种纠纷,还可保障政府在生态补偿市场中规范服务、监管、绩效评估等各项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政府与市场自身作用的高效发挥。乡镇政府势必要充分结合生态补偿适用的领域特征,创建生态退化的界限,充分掌握各种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协作的惯性力,更好地解决生态系统中服务价值、将成本投入生态保护中。针对生态破坏中的恢复成本等各类问题,利用协商模式,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和利益诉求进行,创建科学有效的补偿依据与标准,创建各种形式的生态补偿与利益再分配补偿途径,实现各种渠道的最佳选择,确保生态保护实践中保持平衡的损失以及收益,为参与主体在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政府所制定的生态目标。企业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投入补偿资金,便于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基层政府从中获得更好的生态补偿效果,上级政府还需要提升监督和协调力度。

政府的全面参与势必要严格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遵照激励约束框架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便于生态补偿产生长效机制,这是市场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解决途径,便于明确掌握各方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市场经济与生态文明相互依存和促进

若是不约束市场经济发展,势必要将利润作为考虑点,在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条件下,将生产过程形成的各类污染物直接排放于生态环境中。伴随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污染。所以,为了市场经济实现良好发展,需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除此之外,市场经济的高度提升为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增长提供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所以,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及循环发展,城镇建设必然要将提升质量作为基本条件,全面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因此,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角度来讲,若是缺少市场经济提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空想,市场经济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应采用有效的手段引导市场开发主体积极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资金循环。

参考文献:

[1]龙加棣.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果树,2022,230(12):128-129.

[2]徐清子.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共同繁荣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23-03-09(001).

[3]汪少贤.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319(02):92-97.

[4]王宏.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23,42(02):30-34.

[5]刘佳.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12):95-97+114.

[6]周静.“十四五”时期推进我国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22,1038(12):47-49.

[7]魏燕.职业教育服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及分类治理路径[J].职教论坛,2022,

38(12):21-28.

[8]胡晓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

设[J].唯实,2022,441(12):19-21.

猜你喜欢
城镇化资金建设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