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 宋万权 于敬昂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西部地区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剖析研究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发展的益处与弊端,凭借多式联运的组织模式,总结阐明发展规划。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国际陆港;多式联运
DOI:10.12433/zgkjtz.20232704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兰州市上下紧抓历史发展契机,深切学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考察重要讲话精髓,认真学习执行党中央有关安排工作布置,融会贯通执行“五项规定”“五大扎实”,立足交通区域、工业、科教、文化等资源优势,深刻融合“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布局,克服开放空间不足的问题,全力打造我国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高质量增长不断加动力、增活力。从研究物流角度出发,西部地区物流增长的因素一般分为内部因素(物质的质量、人才和能力)和外部因素(人均GDP、产品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创新与制度)。
一、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发展背景
兰州国际陆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前身是成立于2016年8月的兰州国际港务区,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规划和建设,总体规划面积73平方千米。2016年11月28日,甘肃省委、省政府为统筹兰州市、武威市、天水市三市共同发展,正式将兰州国际港务区更名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简称“兰州陆港”。至此,兰州、武威、天水三陆港与兰州市、敦煌、嘉峪关三空港共同发挥着甘肃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构建‘一带一路成为驰名中外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积极围绕高标准、可持续发展、惠民生的战略方向,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地区、关键项目,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坚实后盾和强劲动力。如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沉寂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再次焕发新生。然而,复兴的不再是驼队,而是电气化火车、喷气式飞机;到西方取经的不再是僧人,而是工程师;取回的“真经”也不再是三藏经书,而是各种现代科学;沿途兴建的也不再是石窟、藏经楼,而是科研所、陆港;而西运的物品也不单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还有石油制品、钻探机械、数控机械、数控机床等。简而言之,在新时代持续拓展经济、文化、交通、建筑和友谊。
兰州市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核心中转枢纽及中亚南亚贸易通道枢纽。通达四海,货运天下,兰州陆港依托兰州市铁路口岸开通的中欧、中亚、南亚国际班列贸易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国内的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和各类农产品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并将木材、棉纱、大麦、热带水果及冷冻海鲜等优质商品运回国内。兰州陆港创新中心将实现与国际口岸的信息互联互通,为兰州陆港的智慧化、国际化提供信息数据保障,由内向外让众多陇货、甘味和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作为经济汇集地的兰州陆港,采用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相统一的模式,发展跨境智慧物流系统形成智慧型枢纽经济新形态,不断对外扩张式开放,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力。
二、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交通优势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于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心区位,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多条国际铁路、公路、空港、水路连通。这些交通通道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将西部地区与中东、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便捷的物流通道。兰州市地处黄河经济带一级开发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开发轴线的交会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兰州市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兰州市经济区位和交通通信枢纽优势为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兰州市物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大部分企业是在原有运输、仓储、道路和各类市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兰州市物流企业分为以下四种形式:以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企业;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主营“门对门”运输业务的物流企业;以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相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个体物流企业。
2.贸易优势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联通中亚和欧洲,是我国多式联运重要进出口通道,促进中亚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它是中西部地区通往东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
3.资源优势
甘肃省资源丰富,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石墨、钾盐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作为西北地区的物流枢纽,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推动资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4.服务优势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具有“就地办单、港口后移、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等卓越功能,可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进出口货物运输、海关清关、仓储管理、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的日趋完善可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与质量,降低物流运作成本,还将促进当地投资,带动产业发展等间接效益,进一步增强与国内外市场合作联系。
5.政策优势
兰州市政府出台《兰州市全面推进快递业发展实施方案》,对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撑。同时,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切实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兰州市邮政快递行业冷链运输发展描绘了蓝图、提供了契机。第一,布局建设三级冷链物流网络,提升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第二,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第三,推进冷链物流创新发展;第四,提高冷链物流支撑能力;第五,加强冷链物流全流程监管。
在“互联网+”的形势下,政府引导货物流通参与者利用平台开展兰州市物流推广、营销、计算人员培训。加强与各地不同区域物流行业的沟通,成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研发中心,研究能满足当前需要的配送设备,完成物流配送的相应设施。国际陆港发展作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响应和配合“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发展理念,向外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企业,推动跨境电商和国际陆运等业务的发展,逐步实现全球资源配置。
(二)劣势
1.距离优势受限
虽然位于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心区位,但距离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一定距离,可能导致制造业企业在运输成本和时间上的劣势。
2.单一的运输方式
虽然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集合多种运输方式,但是仍存在单一大宗货物运输方式的情况,无法做到集中物流资源和利用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3.服务能力不足
因国际陆港发展时间较短,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在海关监管、特种物资运输等方面存在瓶颈,特别在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不能与实际需求及今后发展充分衔接,直接影响国际陆港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完成建设还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铁路、运输设备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受资金和地域等因素限制,陆港各个物流园区规模较小,功能单一,未能发挥出自身特有的优势,无法吸引货主优先考虑陆港。
5.特色产品暂未规模化走出去
甘肃省农业化生产规模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户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小,机械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货物流量流向相对零散,还未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合作企业主动性不强也有一定的联系。
6.国家间法律政策及监管风险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迥异,相关法律条款、条例规定存在一定冲突,监管合作存在监管盲区、监管不全面、不同步、对监管合作制度的执行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跨国公司的合作行为中存在着监管“空白”地带。
三、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发展措施
1.明确政府职能,提供精准政策
以商贸物流业为目标开展组织和领导,构建良好的商贸物流管理体系,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能,并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实时更新物流状况,构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进行协调和指导的工作机构,对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持续改进。着重于兰州市的商业、物流、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积极推动物流发展,强化与周边省份和城市的商业联系和合作,以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当地的优质资源为纽带,进行有效的连接和完善。强化国际货物集散地、多式联运、兰州市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作,挖掘中欧班列的潜力,加快发展国际中转站、国际商业物流网络,打造陆运、出口、加工贸易的集散地。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是促进兰州市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投资,兰州市逐渐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地,这也是加快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强化商业和物流设施的环境管控,在规划体系和活动时,尽可能采取对环境污染较少的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指导大中型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国际陆港的建设,并对垃圾集中处置,减少对城市的噪声干扰,减少交通压力。
2.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兰州市将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将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含量,将在智能制造领域进一步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运用科技创新技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结合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一体化运作,提高制造业、商贸业物流水平能力,加快发展物流配送体系。
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在物流包装中采用可多次利用的资源或者可降解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对高校的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增加物流相关的课程。对各领域从业人员开展在职教育、专业技能的有关知识、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各职能部门促进人才保障,吸纳外地优秀大学生前来就业,缩短东西部产业的距离,促进物流的高速增长。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提升兰州市物流的国际化、现代化程度,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成为主要力量。
3.改进财税优惠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管理的力度,积极开展文明建设,贯彻“和而不同”理念,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沿线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树立商贸物流业新风,改进财税优惠政策,健全商贸物流业激励机制,改善财税融资政策,根据商贸物流业表明的新业态、新经营类型,制定新的税种、税率、征收制度、监督制度,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品装备的,给予进口商品优惠。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市级商贸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市场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技术改造的补助。强化商业、物流、公共领域的政策,不断完善适合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以企业为基础,利用原有的土地,开发符合条件的商业项目,增加对物流基建的投入,让基础设施尽快走上正轨,政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5.促进对外开放
扩大开放,贸易物流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制定与世贸组织相适应的政策,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并创建和优化“一带一路”合作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并推动多边化的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扶持优秀的商流企业“走出去”,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促进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和一些不足之处。开展商贸物流调查,是大力推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将为兰州市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商贸合作示范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物流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发挥优势,进行充分改革和创新,全面打造“一带一路”中外连接新枢纽,加强我国与欧亚各国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合作,持续与欧亚各国接触与磋商,是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之举。在未来几年,兰州市将继续保持稳增长的势头,加快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提高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玉清.集成场视角下兰州国际陆港竞争力提升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03):42-44.
[2]徐磊,陆君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J].开发研究,2020(05):63-69.
[3]张雅雯.刍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4):162-165.
[4]邢战雷,卢坤琳,马广奇.基于互联网的丝路金融合作的风险控制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03):43-49.
[5]陈新伟.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2.
[6]许金金.基于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下的兰州国际陆港物流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2.
[7]董永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着力打造“枢纽”制高点[N].兰州日报,2021-07-25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