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鼠
何谓先秦名家
名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名家的“名”字是指事物之名,也就是事物的概念。只有厘清了事物的“名”(概念),才能弄懂事物的“实”(实在)。而为了更好地厘清事物的概念,名家学者掌握了高超的逻辑分析和辩论技巧,因此在先秦时期,他们就被称为“辩者”或者“辩士”。曾与庄子争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惠子也出自名家!
谁最先提出“白马非马”
有人认为最早提出“白马非马”的是公孙龙的前辈、另一位名家学者——儿说。《韩非子》中记载的儿说的故事与公孙龙的经历“高度雷同”。书中提到儿说曾用“白马非马”辩倒了一批学者,最后骑白马过关口时却不能说服守关的士兵,只得乖乖交上了马的过路费。很多学者认为,早在公孙龙之前,“白马非马”的说法就已经流行于世了,而公孙龙是那个将其“发扬光大”的人。
公孙龙的“离坚白”论
公孙龙提出了另一个很有名的论题——“离坚白”,意思是说,世上只有白石头或者硬石头,没有又白又硬的石头。对此,他的解释是:
假设你面前有一块石头,当你用视觉感知它时,你只会看到一块白石头,这时你不能说它是硬石头;当你用触觉去感知它时,你只会摸到一块硬石头,这时你不能说它是白石头。你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又不能感觉“白”。
对此,你听懂了多少呢?
是诡辩还是哲学
关于名家学派的论题到底是哲学还是诡辩,历来争议颇多。虽然名家的论题给人带来一种“抖机灵”、逞口舌之快的感觉,但名家对于概念的讨论包含了“内涵”“外延”“共性”等西方哲学中的常见命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话说回来,这些论题本身是很有趣的,只是并不能帮人省下那笔过路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