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导向下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优化策略研究

2023-04-29 00:16苏美淳
秦智 2023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

[摘要]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符合新形势下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能力目标导向,通过构建以“教学方式多元创新+思想引领强化+职业素养培育+学习成效评价+高质量师资保障”的“五位一体”课程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能力目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一、新形势下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毕业生规模随之扩大,就业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据统计,2022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首超千万,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来说,出现了“拼学历拼不过本科及研究生、拼技能和经验拼不过往届生”的现象,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价值观取向越发多元化,但容易受消极因素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普及,如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日趋多样性,更加关注自身需求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不少学生受到“功利性”思潮的影响,职业发展意识淡薄,未能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近年来社会上出现频繁离职跳槽的毕业生“闪辞族”、消极“慢就业”、回避就业的现象,核心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再者,职业目标定位模糊。部分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清晰的职业方向。在大一刚入学时未对生涯发展做出思考及合理的规划安排,在校期间学习松懈,没有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未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上面,缺乏对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客观认识,导致在毕业季时就业目标不明确,迷茫地走入社会,影响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其次,职业心理准备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安逸,面临的挫折相对更少,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在处理就业压力、面对就业困境时容易出现退缩和消极的反应[1]。

因此,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出台后,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了规范管理,将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课程开展,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分析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其发展的行动计划,顺利完成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提升就业竞争力。然而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建设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影响育人实效。

二、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手段形式单一

作为通识课,一些院校采取合班模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单次上课学生人数可能超过100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单方向信息传递,较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互动教学不易展开。教师依赖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过度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探索的重要性,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存在着课程与所学专业结合度不够的问题,缺乏对专业及相关行业领域的探索,授课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思政融入不充分

部分院校在涉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培育,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不够深入。作为思政教育的贯彻与延伸,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其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将职业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2]。然而,当前学生在就业时仍存在着“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的价值取向,过分看重薪酬待遇,没有立足于自身条件,忽视了自我长远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未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三)职业素养培育重视不足

职业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是其能否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3],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新时期我国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培育一批职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强调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然而许多院校未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课程设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四)教学考核方式较单一

教学考核方面,更多的院校采取以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或提交简历以及现场面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这些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全过程能力培养跟踪,部分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需在学生毕业时才能显现出来,对目前实际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及学习效果判断依据不足。

(五)师资力量薄弱

一些高职院校并无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教学工作主要由各学院辅导员,或各院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师承担,师资队伍建设仍需要加强。再者,尽管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普及度很高,各高校都把其纳入了教学计划,但仍存在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低、课时数少的问题。对于这门课程来说,其涵盖的知识体系较为丰富,涉及到心理学、就业创业、劳动法律等内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4],但部分教师并无接受系统化的专业教学培训,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优化策略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能力目标导向,通过构建以“教学方式多元创新+思想引领强化+职业素养培育+学习成效评价+高质量师资保障”的“五位一体”课程优化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育人实效。

(一)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保障师资充裕的条件下,尽可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教学。建设开放式教室,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设备和课桌排列,组织开放式讨论,提高教学的思辨性、启发性。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设备及时监测学生的具体动态,及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性。其次,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其所学专业,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面对的职业困惑,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进行讨论;重视实践教学,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模拟面试、生涯人物访谈、简历撰写互评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和职业。再者,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超星学习通App等,“线上线下”协同并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前导学、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一体化,激活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自觉和教师互动,由此提升学习成效。

(二)加强思想引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以职业价值观小节教学为例,寻找学生专业领域内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案例,引导学生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服务奉献精神。再以职业兴趣小节教学为例,开展“兴趣岛”小组讨论活动,再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合分析不同兴趣代表人物的生涯选择故事,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在明确职业兴趣的基础上思考职业发展方向。

(三)培育职业素养,加强能力提升

将职业素养培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5]。授课时,可结合我国古代历史名人如姜子牙、诸葛亮的职业生涯故事,让学生明白做好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前途是谋划出来的。引入《易经》《孟子》等经典著作,阐发传统文化,感悟职场发展之道。在能力探索教学中,结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学生领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须提前做好准备,打扎实各项知识技能,要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生涯决策教学中引入《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让学生通过树立远大志向,明确目标方向的重要性,启发学生树立人生理想追求。

(四)优化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成效

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融合,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并把线上学习纳入考核范围,包括在线教学资源学习、回答问题、课堂讨论情况。线下考核注重全过程能力培养,通过小组汇报、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融合独立完成及团队合作两种形式综合考察学生能力水平,检验课程学习成效,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五)增强师资建设,强化培养保障

明确师资建设着力点,培育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学队伍,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学校必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成才,择业就业具有深远意义。把课程开展及相关教育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上,保证学分及课时数,增加对课程相关活动的经费支持,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其次,重视师资培养工作。通过开展主题培训和专业培训,帮助教师能够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国家及地方相关就业政策,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提升。最后,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兼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担任兼职教师,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开展教师观摩教学、教学听课互评等教研活动,推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均实现提升。

四、结语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目前存在的教学手段形式单一、职业素养培育重视不足等问题,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形成生涯发展意识,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能够立足于自身实际做好个人规划,全方位加强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成功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杨莉,陆勇敏.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考[J].智库时代,2019(41):191-192.

[2]王映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1):71-72.

[3]陈彦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2):85-86.

[4]贺杏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4):103+113.

[5]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1-2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基金项目:2022年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项目名称:“高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研究”(项目编号:XJS2236B)

作者简介:苏美淳(1990.1-),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