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侠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不同重要时期组织印记的产物。在这些重要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传统治理文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组织战略目标和关键领导人等构成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主要来源。受印记来源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形成经历了印记初现、印记留痕、印记形成、强化与应用四个重要阶段。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组织印记,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显著标志。新时代,要成就更大的历史伟业,就需要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生成过程,给当前强化群众路线印记提供了具体路径,即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重视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结构和诉求;做好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方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组织印记;关键敏感期;印记来源
[中图分类号] D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608(2023)03-0052-12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一个可以穿越百年的政党组织,必定有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显著标志。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对国家何去何从的主动选择,也是党组织在不断发展壮大中积累的宝贵理论财富和历史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基础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群众路线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显著标志。可以说,群众路线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稳定牢固的组织印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群众路线工作,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并要求“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1]。
当前,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群众路线的内涵、本质属性、发展过程、功能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内涵与本质属性。群众路线将党的领导建立在群众支持的基础上[2],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历史[3]。群众路线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他们是实施群众路线的主体[4]。群众路线的本质是一种科学领导方法[5],是一种工作方法,但又不止于此,群众路线涉及人民群众的地位、党的性质、党和群众的关系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6],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在有机统一[7],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8]。二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发展过程。从溯源角度看,群众路线可以追溯到以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民众组织化问题的思考与构想[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得到发展[10],经历了思想萌芽、形成与走向成熟阶段[11]。三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功能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群众路线助力中国共产党把政治理想变为现实,使党实现其政治价值[12]。作为一种科学的领导方法,群众路线有效解决了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13]。群众路线内含的价值观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当家做主。因此,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过程中,群众路线有利于推动形成全过程参与民主[14]。四是群众路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也指出,当前群众路线存在逐渐脱离群众的现实问题[15],主要表现为侧重官僚体系的内部动员而忽略了群众动员,使群众沦为治理的客体和对象[16]。
已有研究对正确认识群众路线的内涵、本质属性、发展过程与功能作用等具有重要价值,但较少关注中国共产党选择群众路线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历史无疑是重要的。透过历史,可以洞穿历史条件和组织环境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组织行为选择的影响,也可以更为清醒地认识群众路线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印记理论强调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对组织行为选择的影响及其延续性特征。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印记的产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在革命战争中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鉴于此,本文寄望在历史长河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形成过程,以期为党和政府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提供历史镜鉴和印记强化路径启示。
二、组织印记理论:一个解释组织特征的历史维度
(一)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与印记来源:组织印记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印记”概念源自生物学领域,特指动物出生时的环境会对其成长期的行为产生重要且持久的影响。1965年,Stinchcombe将印记概念引入企业组织研究,强调组织初创时的环境因素对组织特征的影响,并且一些特征将随着时间推进而保持稳定[17]。印记产生时的重要时期(也称敏感期)和印记的来源是组织印记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印记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是指印记产生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该阶段组织更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印记理论强调一个组织会在关键阶段形成反映所处环境的显著特征,尽管此后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的敏感期已过,组织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但有些特征依然稳定地存在。这些特征就是敏感期在组织中烙下的印记[18]。多数学者把组织成立的时间称为印记产生的重要时期[19],但也有学者提出,除组织创建时期外,印记生成重要时期也发生在组织关键发展阶段[20]。因此,除了组织初创阶段,也存在其他对印记生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21]。其他敏感期的存在意味着可能会加强或削弱原有印记,当然也可能产生新的印记。
组织印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组织成立时的环境因素、关键领导人、社会制度、组织战略等是组织印记的主要来源。印记理论认为组织初创时期的环境因素对组织的行为会产生持续性影响[22]。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成立时的经济技术条件[23]、生态环境、产业行业市场情况[24]等。在关键领导人方面,对企业研究的结果发现,创业时期的企业家和组织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特征也具有持久性[25]。国外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工业发展思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26]。在制度方面,对于跨国企业的研究强调输出国的制度对跨国企业的影响,即具有“国家印记”[27]。同时,文化制度在组织印记研究中得到了格外重视,即使面对现代化过程的强烈冲击,国家和社会的独特文化传统依然对组织的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28]。除此之外,组织成立时的战略选择等也会影响组织印记的形成及特征[29]。
不同来源的影响会烙印到组织的不同层面,对组织的认知、行为、结构、文化和资源产生深刻影响,在敏感时期内将印记特征内化,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组织印记[30]。印记产生后,短期内可能会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组织获取资源、寻求机会和获得相关方支持的能力,长期会影响组织的生存、成长和绩效表现[31]。组织发展的经验表明,改变一个核心特征会使组织面临巨大的消亡风险[32]。因此,组织印记一旦生成,往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也是制度化的结果[33]。
已有对组织印记的研究突出了组织成立时的历史条件和组织环境的重要作用,并注意到同一时期建立的组织通常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目标,但同一时期建立的组织因具体行为选择不同,在成就与生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34]。印记理论突出了历史条件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被应用到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讨论中。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工商业领域,对公共组织印记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组织的典型行为与特征缺乏组织印记视角的研究。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组织印记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坚定不移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边,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众路线组织印记。为在与经典理论对话中感悟历史经验的现实价值,本文拟从印记产生的过程,分析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和印记来源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生成的历史轨迹。
印记理论强调重要时期的存在对组织印记生成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该时期的外部环境、社会制度、关键领导人、组织战略等印记来源是组织印记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在忠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识别。研究的出发点并不局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而是扩展到群众路线从思想萌芽到理论体系正式形成的整个时期。因此,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有多个。
在组织印记来源方面,本文的分析框架试图超越已有关于企业组织印记来源分析的窠臼,关注具有政党性质的公共组织印记来源的独特性。因此,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来源时,除了关注环境因素、关键领导人、制度因素和组织战略,本文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基础选择对群众路线印记形成的重要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生成的重要时期识别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国家需要一个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政党组织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受到质疑与破坏,中华民族遇到前所未有的劫难。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系列革命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群众严重脱离,也注定其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在此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掌握先进理论和真正代表劳动群众利益的政党组织带领国家走向独立自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推翻反动统治方面为中国树立了榜样,在革命理论方面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走入工人夜校、走向农村,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最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中国选择救亡图存道路的关键时刻,因国家需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思考革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工农群众的利益。因此,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35]等。可以说,在国家命运转折关键时期成立的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使命,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地与广大工农群众站在一起,选择一切为了他们,又一切依靠他们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时期:推动群众路线形成并接受实践检验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一波三折,在经历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土地革命时期,随后因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此后又因国共二次合作失败,被迫转入解放战争时期。而这些关键时期,成为除建党初期外,群众路线印记生成的另外几个重要时期。这些重要时期,推动群众路线不仅由革命思想上升为革命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而且上升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大革命时期:组织动员农民成为革命的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发动和组织的工农运动尤其是工人运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由此,中国进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战争时期,即国民革命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民主义”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工农运动,因此,组织动员工农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虽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强调革命的基础是工人和农民,但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共力量却暗中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忽视穷人和工人阶级的需求,严重脱离群众,最终第一次国共合作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彻底破裂。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除了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领导权上一再动摇,还在于没有坚定地站在农民一边,维护农民利益。“当时农民把手伸出来要东西,共产主义者忘记了给他们东西”[36]。但大革命时期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为群众路线印记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2.土地革命时期:推动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思考党和军队与群众关系问题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织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为挽救中国革命,继南昌起义后,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艰难探索。由于革命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开始更为深刻地思考党与群众、红军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革命根据地就无法建设,革命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正因如此,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37]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党内文件和口头宣传上,土地革命时期的任务(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开始重视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群众工作方法,并站在党和军队与群众关系的高度探索群众路线问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明确提出群众路线,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一时期,“我们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中国汉奸、亲日派、托洛茨基派,对于中国的和平统一、民主自由和对日抗战的每一个步骤,都竭尽全力来破坏”[38]。要打败这些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唤醒民众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选择和坚持,也受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对人民的态度及其带来的后果的对比影响。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没有主动选择依靠中国广大人民,认为战争是军事单位的事情,不动员学生教师为战争努力,对待农民也不高明,甚至在1942—1943年河南省灾荒时,也没有停止横征暴敛[39]。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动员群众的人民战争,把群众路线勾勒得清清楚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争成果也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动员策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赢得了群众基础。
事实上,在解放战争开始时,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理论已经形成,并上升为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因此,解放战争时期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检验。解放战争的胜利再一次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可以实施群众路线;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取得一切革命的胜利。
四、印记来源:群众路线组织印记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群众路线印记形成的现实因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人民面临内忧外患,在政治上没有参与权,在经济上极端贫困。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疯狂剥夺榨取、管束控制[40]。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矿山等经济命脉均被掌控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三万万农民生活穷困潦倒,数千万手工业者逐渐成为失业的无产阶级。巴黎和会后,各帝国主义者由对华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侵略,试图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四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都变成国际托拉斯的奴隶[41]。压迫中国人民的不只帝国主义列强,还有国内的军阀官僚。破产的农民在农村沦为贫农或雇农,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已达200万左右[42]。
虽然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大多数人却不知自己受痛苦的原因。在此背景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工农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成为改造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最初实践形式。正是在深入工人、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革命力量。动员群众、争取群众、组织群众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基础工作。
(二)中国传统治理文化:群众路线印记形成的思想来源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在“君为贵”和“民为贵”的思想之争中,中国主流治理文化,无不体现出民为贵的思想。孔子言,“宽则得众”。孟子在批判君为贵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指出君民之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无数历史事件反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所向必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些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成为群众路线的思想来源。再加上对所处时代中国人民命运的同情,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选择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同时,在目睹救亡图存的系列革命失败后,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者毛泽东对中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他认为靠个别英雄人物不能救中国,而能救中国的只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民群众,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3]。由此可以看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思想来源,也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路线形成的价值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高度体现[4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5]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人民群众的范围比较广,既包括生产者群众,也包括无财产群众(无产阶级)。对于人民群众的力量,恩格斯敏锐地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任务正落在工人阶级身上。”[46]马克思坚信,“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7]。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深深相信,“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8]。列宁也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49]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实践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因经历和目睹了中国工人、农民的悲苦生活,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在经济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政治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立志成为坚持人民至上的政党。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分子也直观感受到人民群众所蕴含的无穷力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群众路线形成的价值基础,群众路线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三大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批评与自我批评)之一。
(四)组织战略目标:群众路线印记形成的初始动力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50]。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脱离人民群众的民族资产阶级,无力承担民族解放大任。国共合作的深刻教训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其合作不可能实现党的战略目标,也不可能让中国人民得到彻底的解放。
因此,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必须重新认识党与工农群众的关系问题,将广大工农群众放在政党活动的至高位置。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大力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让广大工农群众成为革命的依靠力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开始思考如何实现党的战略目标问题,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51]。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选择群众路线的初始动力。
(五)关键领导人:群众路线印记形成的思想引领者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很早就意识到群众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科学的革命运动必须组织民众,武装民众,才有胜利之可能”[52]。李大钊同样十分重视工农群众,从1919年开始,他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提出群众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经济革命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最重要贡献者,在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号中,他就提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53]。1925年12月,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54]为此,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他深入分析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在认清了革命的敌人后,郑重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55]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清楚地划分了革命的敌人、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其中,依靠力量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指的人民群众,这也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群众路线。1929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央起草一封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该信指出,各项工作都“经过群众路线”,要依靠群众,更重要的是为了群众,“党的指导绝不要忽略群众日常生活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56]。随后,在1929年12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57]。毛泽东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的论断表明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把群众路线上升为党的领导方法,“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8],并强调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个无限循环过程,即把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转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然后到群众中去落实,在落实中不断收集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中又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59]正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引领下,群众路线最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为中国共产党烙下了深深的组织印记。
五、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生成的历史轨迹
(一)印记初现:在党的工作和重要会议中重视工农群众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与大革命时期(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萌芽阶段[60],在这一时期群众路线印记初步呈现。在该时期,为了更好地把群众组织起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宣传动员,教育和唤醒工农群众觉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制度,把群众工作列入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除了深入工厂、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工农群众积极参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还利用报纸等阵地进行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新青年》(原名为《青年杂志》)、《湘江评论》和《劳动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国青年》《工人周刊》《劳动周刊》《中国农民》《农民周刊》《中国军人》《中国学生》等,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革命思想,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
除在实践领域外,群众路线的组织印记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会议中。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61]。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强大的‘群众党……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62]。这也是党的重要文件中最早提到群众的概念和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更是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强调“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忽忘的”[63]。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64]。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便将“群众”这一概念明确写入党的重要决议,并在实践中注意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也是群众路线印记的最初形式。
(二)印记留痕:群众路线思想提出与工作方法烙印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工作方法烙印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就开始深入工农群众,对群众路线的认知不断深化。大革命失败后,在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下,党的六大被迫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召开,系统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争取群众是现时的总路线”,并提出争取群众的成效,关键是看能否“消除左倾的错误与情绪”[65]。这不但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解决了依靠谁、如何依靠的问题,也使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此,一些文献把党的六大的召开作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正式提出的时间[66]。而“群众路线”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文件里是在1929年的九月来信中,其中专门提出各项工作都“经过群众路线”。这封重要信件不仅提出了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而且更加明确了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即要依靠群众,更重要的是为了群众。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印记形式。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群众路线工作方法。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67]。关心群众生活有很多工作要做,既有分土地,增加农业生产问题,也有吃饭穿衣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工作方法,前提是“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68]。此时,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方法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组织中烙下鲜明的印记。
(三)印记生成:从党的工作方法上升为领导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在全面抗战期间日臻成熟,并由工作方法上升为领导方法。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群众路线印记正式生成。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抗日,另一方面要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为此被迫转入游击战争。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69]。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多次强调在革命战争中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价值。为争取更多群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同时,“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还须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70]。这种努力既包括工作形式,也包括工作方法。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针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1938年7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重要论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他还指出取得胜利的方法,“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71],即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把民众的革命力量组织起来。这就在实践中把群众路线上升到领导方法的高度。
随后,1943年6月,毛泽东又撰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开篇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72]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具体直接地深入若干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实践表明,“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3]。这也是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同时,他还强调,好的领导,要善于利用好的领导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由此,群众路线由党的工作方法上升为领导方法。这也标志着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印记的正式生成。
(四)印记强化与应用:成为党组织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显著标志
党的七大的召开,在群众路线组织印记中留下浓厚的历史笔墨。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74]同时,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两个显著标志,其中之一就是群众路线,即“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75],并强调与群众打成一片,启发群众觉悟工作的重要性。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实践进行了理论提升,“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76]。总之,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从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升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并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强化了群众路线的组织印记特征。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形成后的群众路线理论第一次得到完整的应用和检验。中国共产党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群众路线的实践价值。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累计达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担架36万余副,出动支前大小车辆141万余辆[77]。这充分显示了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也更加注意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更加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例如,在第一次攻克河南省会开封时,硝烟未散,刘伯承、陈毅、陈赓就发出入城布告:保护一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一切文化教育机关和学校。此做法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78]。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为群众着想,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群众路线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应用。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也是生动应用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
六、当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强化路径
群众路线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就在于其在革命战争中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就在于其已经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鲜明组织特征的历史烙印。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成为检验中国共产党事业成败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才是中国真正的铜墙铁壁,“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7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要成就更大历史伟业,就要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路线组织印记。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印记的生成过程,给当前强化群众路线印记提供了具体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地坚持群众路线。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其他各类革命或政党组织,都曾采取过争取群众、利用群众发动革命的行为,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路线成为革命成功的助推力量,而在其他政党组织的革命过程中群众反而成为阻碍力量?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个纯洁的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80]。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因此,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观点为理论基础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需要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保持党的纯洁性。首先,思想纯洁需要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醒无产阶级政党“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81]。其次,政治纯洁要求政治上对党忠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再次,组织纯洁要求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折不扣地遵守党规党纪。最后,保持作风上的纯洁性,随时与党内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抬头,侵蚀党组织的纯洁性,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要与各种不良作风进行斗争。
(二)坚持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结构和诉求
党的群众路线印记生成与坚持、强化群众路线印记的历史,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准确识别群众构成的历史。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群众的构成是不同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手工业者、失去土地的农民、少地农民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无产阶级、一切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对群众结构的准确把握,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开展调查研究和识别群众构成的经典之作。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组成部分没有发生变化,但人民群众的内部结构却发生较大的变化。2021年,从城乡结构来看,城乡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64.72%和35.28%;从年龄结构来看,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7.5%、68.3%和14.2%,总抚养比达到46.2%;从教育程度来看,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专文凭、本科文凭和研究生文凭所占比例分别为3.65%、26.09%、34.74%、16.66%、9.51%、8.38%和0.97%。同时,人口的家庭规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和四人户所占全国总户的比例分别为17.05%、24.32%、21.58%、18.56%,四类户共占全户总数的81.51%[82]。
我国人口的结构变化表明人民群众内部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这也意味着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分层和变化。但不管群众结构如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依然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其实现也必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此,依然需要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分析和判断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精准了解城乡居民的现实需要。坚持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结构与诉求的结果,不会改变和弱化群众路线的组织印记,相反,会在新形势下强化、丰富和发展群众路线,使群众路线持续、稳定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三)做好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探索和印记形成的道路上,向来重视宣传、动员群众以及相关工作方法。当前,现实环境的变化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内部结构方面,还表现为可选用的工具方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不断更新。因此,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也要随着人民群众需要和工具筐的变化而调整更新。宣传、动员群众的基本原则“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8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因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群众工作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不同时期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组织、宣传、动员群众的经验,需要根据新时期党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然,群众路线的具体工作方法也应随着群众需求的变化和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上打上时代印记。因此,除了传统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即直接走入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现实需要,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逐渐被重视起来。1999年,中国进入电子政务元年后,各级政府在门户网站上设置的领导信箱、征集调查等互动交流栏目,逐渐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网上互动的桥梁纽带。一些主流媒体还通过开通“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板”等服务端口,搭建党和政府与群众网上沟通的平台。同时,各级党政机构还通过微博、QQ群、微信群等方式,倾听、征集群众意见,在网上群众路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达,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传统群众路线和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点是将线上线下联系群众的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更好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群众路线的组织印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7.
[2]汪仕凯.先锋队政党理论视野中的群众路线[J].社会主义研究,2014(6):42-48.
[3][11][60]周湘宁,吕增奎.党的百年群众路线的丰富意蕴、历史生成、基本经验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2):59-65.
[4]韩志明,顾盼.民意技术的形与质: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的技术比较[J].河南社会科学,2017 (8):8-15.
[5]孔凡义,姜卫平.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理论贡献:评20世纪50—80年代国外对群众路线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4(3):73-78.
[6]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14.
[7]蔡礼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与丰富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2022 (1):8-15.
[8][10]杨金卫.党的群众路线的百年演进及其历史经验[J].东岳论丛,2021 (2):15-26.
[9]刘佳.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百年演进的政治逻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 (5):16-22.
[12]曹鹏飞.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J].人民论坛,2021(16):36-39.
[13]衡霞.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路线制度优势的理论阐释[J].行政论坛, 2020(3):19-24.
[14]蔡礼强.群众路线在中国式民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独特价值[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 (5):55-62.
[15]魏红国,胡虹.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科学领导方法的核心[J].理论与改革,1993(6):10-11.
[16]杜鹏.迈向治理的基层党建创新:路径与机制[J].社会主义研究,2019 (5):112-119.
[17][22]Stinchcombe A L.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In J.G.March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M].Chicago,IL:Rand McNally.1965:153、169.
[18][21][26]Christopher M,András T.Imprinting:Toward A Multilevel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3(1):193-243.
[19] Johnson V.What Is Organizational Imprinting?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ounding Of The Paris Oper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7(1):97-127.
[20][32] Carroll G R,Hannan,M T.The Demography of Corporations and Industries[M].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293、64.
[23]王砚羽,谢伟.历史的延续:组织印记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12):91-102.
[24]车培荣,齐志伟,王砚羽.环境的烙印:企业成立时的环境对创新战略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20(9): 1677-1685.
[25]Baron J N,Burton M D,Hannan M T.Engineering Bureaucracy:The Genesis of Formal Policies,Positions,and Structures In High-Technology Firms[J].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9(1):1-41.
[27]Kogut B.Learning,or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nert:Country Imprinting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R].InS. Ghoshal & E.Westney(Eds.),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3:136-154.
[28]Inglehart R,Baker W E.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0(1):19-51.
[29]Boeker W.Strategic Change:The Effects of Founding and Hist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3):489-515.
[30]Jones C. Co-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Careers, Institutional Rule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in American Film, 1895-1920[J].Organization Studies, 2001(6): 911-944.
[31]Simsek Z,Fox B C,Heavey C.Whats Past Is Prologue[J].Journal of Management,SAGE Publications Inc,2015(1):288-317.
[33]DiMaggio P J,Powell W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147-160.
[34]杨繁,葛建华,朱棣.历史印记与创业研究述评与展望[J].管理学报,2020 (5):781-790.
[35]中国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06.
[37][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3、390.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3.
[39]费正清.中国伟大的革命(19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291~293.
[4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0.
[41]沙建孙.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88.
[42]于素云,张俊华,等.中国近代经济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254.
[43][58][59][72][73][74][75][7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899、1094、897、899、1095、1094、1096.
[44]杜鸿林,王其辉.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述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3 (3):26-31.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94.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47][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11.
[49]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7.
[50][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3、162.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22.
[52]罗平汉.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5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1.
[54][55][67][68][69][7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136、138、136、279.
[56]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6.
[57]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和研究(一九八三年汇编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2.
[61]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
[63]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53.
[64]李忠杰.领航:从一大到十九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2.
[66]张雪梅.中国共产党创新群众路线的百年进程与经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1):27-36.
[7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02.
[77]罗海曦.三大战役:中国革命胜利的战略决战[J].党史文苑,2021(8):4-11.
[78]薛庆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群众路线[J].党史文汇,2016 (6):14-21.
[80]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9.
[82]中国统计年鉴(2022)[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2/indexch.htm.
[8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18.
[责任编辑: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