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昱凌
在社交平台以“请100个陌生人”为关键词搜索,你会得到数量远超预期的内容。当下,许多年轻人正在发起这项打破陌生人隔阂的新型社交活动,用更轻松的方式获得连接他人的能力,拓宽自己生活的边界,实现与更多陌生人的同频共振。
与“请100个陌生人喝咖啡、吃饭、看电影”等屡见不鲜的话题不同,“请100个陌生人配眼镜”正在出圈——作为眼镜行业最年轻的95后CEO,亿超眼镜掌舵人李凌慧在杭州发起了“请100个陌生人配眼镜”活动,并称其为“一个普通人的工作灵感”,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请100个陌生人配眼镜?这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小红书上看到‘请100个陌生人喝咖啡活动时我就想,是不是我也可以和别人聊聊天,与消费者拉近距离,了解不同行业的信息差,于是就有了‘请100个陌生人配眼镜这个事。”在李凌慧的精心策划下,活动邀请在小红书上一经发布就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参与者的热情超出了我的想象,后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人留言、私信我,没办法全部回复,只能优先选择参与意愿较高、主动私信的杭州本地人交流,然后约定好时间,在附近的亿超门店见面。”
发起至今,“请100个陌生人配眼镜”活动已进行了两个多月,李凌慧先后为57位陌生人验配了眼镜,“对活动是零期待,所以常常有惊喜。”李凌慧说,从00后到中青年,从带着好奇探究社会的在校大学生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参与者涵盖教师、医生、宝妈、大厂员工等各种身份,其年龄和经历上的差距,为她带来了不同的交流体验。
“在杭州一千多万人口中,随机找到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交集、没有预设的纯粹陌生人,走进亿超门店配镜,并且交流几个小时,这件事有意思的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对自己知识上、精神内容储备上的考验,同样令我意想不到。”时至今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给李凌慧留言或私信,分享视力情况以及配镜需求,“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高度近视患者,他们之前都没有选到合适的镜框和镜片,配戴效果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告诉我们,配镜的过程很重要,稍有差错,就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随着活动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李凌慧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很难想象,有的消费者对于验光的过程并不注重,甚至还停留在高度近视配镜便宜的认知阶段。可见,普通大众对于眼镜行业还是缺乏了解、存在偏见,从业者需要在技术服务与科普教育等方面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
李凌慧(右)与参与者(左)进行交谈
参与者中,有抱着交流想法、碰撞思想的人,也有单纯想体验活动的好奇者。“这个活动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核心在于让陌生人相互交流和倾听。当我与别人谈心时,也是反观自己的过程,能够借此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李凌慧认为,通过配镜这一方式,不仅有机会认识更多“有趣的灵魂”,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也能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行业的趋势与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打破与消费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壁垒隔阂。
“从发起邀请到建立联络,预约合适的时间,选择附近的门店,提供专业的验光配镜服务,这些都是具体的工作,琐碎又细致。”凭借强大的执行力和学习能力,李凌慧把本职工作干得井井有条的同时,也保持着热忱、好奇与开放,接受个性里的散漫或浪漫,接纳生活中随时会遇到的波浪,她用这种可践行的社交方式,去消费自己的认真,成就了自己的喜欢。
“虽然这个活动费钱、费时间,但我还是会把它做完,不断更新参与者的反馈。”李凌慧说道,“年轻人都比较社恐,更依赖网络交流,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和人进行深度连接。在活动进行的3个月里,我越发感受到,打破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交换彼此的想法也没有那么困难。”
所谓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固定”的样子,它需要我们不断随着生活的变化去体验、感受,并给出自己的应对方式。在李凌慧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元、更包容的心态——敢于突破固有范式,去好奇未知,甚至已知;去打破习惯,再变成习惯;去释放想象力,并融合创造力。这也正是“连接”他人给自己生活带来更多选择和可能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