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月 官如香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改革,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也越来越全面,其中社团活动的教育价值也被不断挖掘。高职院校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社团活动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及其作用得到广泛重视。本文以社团活动为基础,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团活动;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7.047
引言
社团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获得对社会活动的基本认识,从而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提高自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团活动是相互关联的,社团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实践,从而更好地将社会和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客观意识、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因此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一、社团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十分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等[1]。社团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浓缩和模仿,使大学生能够对社会行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觉悟,找到自身需要改进的方面,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存在着客观和主观上的联系,社团活动可以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使其主观生活意识得到增强,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完善自我意识[2]。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各类社团活动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可以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地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技能。此外,参与社团活动还可以促进社团成员的互相激励与帮助,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未来的工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具责任感[3]。
(二)完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让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和思考方式产生一种崭新的理解,能促进其兴趣的发展,能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能让对生命产生更多的热情。
(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每个成员都有权参与社团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经营和组织社团的同时促进其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比如参与学术性的活动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参与服务型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和组织能力。
(四)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
应结合当前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培训。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就必须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走出学校进行锻炼与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社团活动里所学的专业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种类及其影响
(一) 文艺型社团——提升审美素养
构建文艺型社团有助于培育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审美素养。积极参与文艺型社团活动,培养其兴趣,有助于提高其人格魅力。文艺型社团将举办各类活动,如演讲比赛、绘画比赛、各类聚会等,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既能展现自己,又能增强自信心,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4]。通过开展文艺型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生命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要使文艺型社团活动充分地利用,必须要有校方的大力扶持,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还要请专业的文娱老师来组织、策划、开展活动指导。
(二)学术型社团——提升专业素养
学术型社团,是为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继续进修的学生设立的,旨在对本学科的知识和今后的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爱好本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学术技术型社团的建设,首先需要具备完善的学习设施和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加强与之配套的教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5]。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主要有请有关老师和专家参加专题讲座;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为载体,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开展科研活动;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安排学生到有关院校和公司实习。通过参加学术技术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横向水平扩展他们所感兴趣的专长,垂直地加深他们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运用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步入职场,使他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培养其终身学习习惯,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三)社会服务型社团——提升交际能力
社会服务型社团包括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如去博物馆、养老院等,可以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沟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服务型社团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有校方和社会的支持,可以聘请专门的老师来培养社团成员,而社会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加强社会服务型社团的创建,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水平,高校应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社团课程培训等信息方面提供支持,由学校安排专门的老师训练心理学、言语表达、社交礼仪等内容,再由社会服务团体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并由学生社团、社会单位负责安排,对两个层面的工作结果进行回馈[6]。
(四)兴趣爱好型社团——提升心理健康
每个学生在大学里都有着各自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构建兴趣爱好型社团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参与社团活动,比如排球、足球、羽毛球、篮球等,对其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四、基于社团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重视社团发展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大多都是由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个人喜好组成,其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为了推动社团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对发展方向的引导,应制定清晰的发展计划,以促进社团发展,确保其发展的正确性;同时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聘请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基本的指导服务,为社团的发展指明方向,确保社团发展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二)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职院校要把学生社团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证,既可以衬托学校的人文精神,又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在社团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其在一个好的学校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而言,学生社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形式,它能使大学生在闲暇的时候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从而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7]。
为此,高校应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认识,这样才能让社团活动更顺畅地进行;其次,要给予社团活动建设的政策扶持,如果有需要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尤其可以重点支持有特点的、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此外,还要在发展中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当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如有不能克服的问题可以向校方求助,校方要主动进行调解和处理。要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的文化环境,必须与学生们一起努力,社团组织可以结合学校情况和学习情况组织各种形式实践与学习活动,大力宣传大学生重要贡献和突出事迹;也可以加强对技能竞赛、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优秀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选活动,发掘和寻找社团活动中的优秀典型和楷模,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是许多高职院校的主要手段,比如官网、微博、公众号等都是通过互联网来传播自己的故事,借助网络平台宣传社团活动的相关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有助于学生主动投入其中[8]。
(三)优化社团组织形象并加强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发展水平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的品质进行严格要求,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其次要加强社团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规范化和自治力。对大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强化,可以确保其在活动展开时能够顺利进行。
(四)不断增加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要想把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就必须在大学生社团建设方面进行持续强化,加强对学术型社团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行社会服务型社团,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一个更好的秩序;同时,也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社团的质量,尽可能展开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让其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增加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其年龄与高中生差不多,但在毕业后就需要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步入职场,所以应该加强自身的技能学习、提高其职业技能,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提高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力钧,黄若然.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公选课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2(4):88-91.
[2]郭凌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心理社团活动方案探究——以北京某民办高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5):50-52.
[3]盖斌,臧家慧,张慧娟,刘鹤婷,刘佳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团活动融合的思考和探索——以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茶学社为例[J].科技资讯,2021,19(33):195-198.
[4]陈默.马克思主义社团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研究浅析——以烟台职业学院小青马学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4):152-156.
[5]刘宇航,井星,艾浩宇.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中的补充作用——以延安大学为例[J].党史博采(下),2020(1):63-64.
[6]张巍,张炜.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BH大学法学院的实证研究[J].现代交际,2019(17):44-45.
[7]孙海杰,徐华姿.高校社团学生去留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5):20-25.
[8]毛汝,黄永佳,刘雯雯,谭思亚,景德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研究——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1-12.
基金项目:泉州轻工职业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名称:“基于社团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QZQGXJ2022-13)
作者简介:
张乃月(1996.5-),女,汉族,黑龙江肇东人,本科,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社团活动;
官如香(1989.2-),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