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娥
摘 要:我国快速发展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林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养护技术已经明显提高,林业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为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发展,提升林业栽培效果,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基本原则,然后深入分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要点,最后重点探讨林业栽培养护措施。
关键词:林业;种植技术;养护措施;技术要点
陕西省吴起县周湾镇经过多年的发展,林业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该地气候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夏季旱涝相间,年均降雨量483.4mm,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条件有利于发展林业。在退耕还林方针的指导下,周湾镇开辟出属于当地的发展新路径。但由于林业相关技术复杂,并存在一些影响林业建设发展的问题,林业建设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利于当地的林业发展。
1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基本原则
1.1因地制宜
为实现最佳的栽培效果,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虫害情况等影响栽培效果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虫害能力强、寿命长的林木种类,保证种植的林木适应当地的土壤特性以及气候环境,有助于提升林木成活率。结合周湾镇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种植小叶杨、旱柳、山杏、沙棘以及冷蒿、针茅、百里香、紫花苜蓿等品种。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条件进行测试,根据土壤肥力、土壤特性等情况,再对林木品种进行选择,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2资源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林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虽然在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关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传统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无法充分发挥出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种植林木品种单一,应对虫害的能力较差,林业建设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为发展林业建设,需要着重关注资源结构的优化,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林业生产,并制定合理适宜的林业发展规划,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1.3引入先进技术
在经济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以及养护方法也在不断推陈纳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实现林业建设的理想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现实中林业建设效果,要引入先进技术,研究先进技术,对其积极地进行推广与运用,提高种植水平,强化养护措施,实现防治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作用,提高林业资源水平,提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1]。
2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
2.1选地与选种
科学进行选地,保证栽培地的合理性。栽培地需要满足耕种需要、集约化土地整治两个条件,提供充足的林木生长空间。根据土壤情况规划出最适合的栽培区域,并建设排灌设备,科学进行路线的安排。选种是影响树种能否适应当地条件的根本要素。因此,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与栽培地区相匹配的品种,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同时为实现良好的林业建设,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打好生长基础。
2.2育苗与播种
林木栽培之前的工作就是育苗,良好的树苗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建造育苗圃,在苗圃内对林木种子进行培育。其次就是打造适宜播种的育苗床,保证苗床的平坦,养分充足。最后,对土壤进行科学管理,在树苗生长过程中,土壤的养分会随之变化,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土壤特性会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时施肥或灌溉。在育苗工作后,下一环节就是播种,播种通常采用人工或机械两种方法。针对种子较少、播种面积小的情况,选择人工播种;种子较多、播种面积大的情况下,就采用机械进行播种,实现有效播种。
2.3移栽与密植
在树苗移栽前,需清理移栽区域内的杂物,将枯枝、垃圾、碎石等清理干净,并检查排灌设备,再对土壤进行杀菌与施肥,最后再进行树苗的移栽。移栽的方法、时间、深度、密植等都需要提前确定,密植是移栽的重点。一般情况下,栽培间距为横向6~8cm,纵向3~4cm,栽培深度需以树苗的土球为参考,深度为30cm,半径为20cm。另外,针对生长速度快、喜阳光、树冠繁茂的稀疏植株,要对其进行密植,若是栽培区域环境条件较好,种植密度应适当稀疏一些,而较干旱地区,就需要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林间结构。
2.4施肥与灌溉
科学合理的施肥与灌溉为林木提供优质的营养条件,有助于促进林木快速、茁壮成长。在栽培过程中,林业工作者要根据土壤以及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促进林木的快速发育。施肥方式主要有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并根据林木生长情况与林木品种进行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施肥次数与施肥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肥。在树苗生长过程中,合理施加氮、磷、钾等多种肥料,改善土壤营养结构。另外,应避免过量施用肥料而导致土壤富营养化,造成不良后果以及肥料浪费情况的发生。林木灌溉是重要的种植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若灌溉方式不合理,则很难实现理想的灌溉效果,严重时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因此,林木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灌溉的频率以及水量,在冬季到来之前进行充分灌溉,提供足够过冬的水分;春季适量进行灌溉,促进林木的生长;夏季需要在早上或晚上灌溉,避免中午温度过高而影响水分吸收[2]。
3 林业栽培养护措施
3.1育苗管理与移栽管理
林业栽培养护措施中,育苗管理十分重要,林业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育苗技术,研究出适合本土情况的育苗手段。科学分析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条件的育苗技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同时林业工作者研究更适合林木品种的育苗技术,进一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减少资金消耗。春季育苗时,土壤温度普遍在10℃左右,秋季的土壤温度在5℃左右,若是在晚霜前进行林木种子的播种,能够避免幼树冻伤出土。需要注意,高床育苗要保证床面的平整度,保证树苗在雨水时能够正常生长,避免土地不平整而冲刷树苗底部,使树苗折断等。另外,如果建设林区实际条件不满足育苗需求,相关工作者可以采取容器育苗的方法,将树种播种在穿透性好、易分解的容器中,针对树苗情况,及时调节容器的高度与口径,为树苗发育提供良好条件。育苗成功后需要将树苗进行移栽,移栽到植林区域。为实现理想的移栽效果,移栽管理十分关键。林业工作者要科学选择移栽时间,采用适宜的移栽技术,实现良好的移栽效果。移栽时间普遍选择在春秋季节,此时树苗受外界影响较小,能够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在移栽前,需要将树苗上的枯枝、病枝剪掉,并修剪生长旺盛的树苗,再对修剪的伤口使用药物处理。树苗根部浸水后移栽,有利于林木移栽土壤后的扎根效果[3]。
3.2栽后管理与树木剪枝
栽后管理能够帮助移栽的林木顺利成活,是重要的养护管理工作。针对林木体态较为繁盛、种植区域大风天气较频繁的情况,采用三脚架对移栽的林木进行固定,避免林木倒地情况的发生。林木移栽过后,对林木浇灌尤为重要,林业工作者要制定科学的浇灌方案。一般情况下,移栽后需要在一年内浇灌5~6次水,在较为干旱的季节,林业工作者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林木进行浇灌,满足林木的需求,保证林木的顺利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连雨天气时,可以适当延长对林木的浇灌周期,对林间进行及时排水,将积水排出林间,防止积水过多而影响林木根部的呼吸和发育。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长出很多的枝杈,部分枝杈会遮挡阳光,影响林木的生长,因此林业工作者应重视剪枝工作,对林木进行剪枝,提高其通风性和透光度,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首先,剪去根部多余的枝杈,保留主要枝干,如果林木为单轴生长,就不需要进行剪枝工作。其次,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定期对林木进行剪枝,保证其正常生长。如果林木枝叶繁茂,就需要适当增加剪枝次数;如果林木枝叶稀疏,需要减少剪枝次数,实现针对性的剪枝,保障林木的顺利生长,使其充分吸收营养。此外,针对刚移栽的林木,若其存在新萌发的芽叶,先保护新芽,在保证林木成活、顺利生长的情况下,再开展剪枝工作。除此之外,针对移栽时间较长的林木,林业工作者可以采取摘心、扭梢、回缩等剪修技术,对变形、倾斜、松动的树枝进行处理,若存在其他生长问题,则应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3.3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陕西吴起县周湾镇存在病虫害高发的情况,如沙棘木蠹蛾虫害等,危害周湾镇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平衡。因此,为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周湾镇以吴起县制定的法规作为理论依据,将法规内容进一步落实,对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职责的进一步界定,支持单位或个人参与到病虫害工作中,防止病虫害的暴发。为加快法规的落实,周湾镇召开相关会议,强调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打造“五个周湾”的重要支持。要求相关部门、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把握新时期发展林业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统一单位整体思想,切实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保护林木资源的安全性。病虫害防治是林业栽培养护中的重要任务,如果忽视对病虫害的控制,会使病虫害范围扩大,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林业工作者要根据专业知识判断林木是否感染病虫害,或依靠智能化检测系统判断病虫害灾害,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在实际防治中,常使用石灰、水、盐的混合溶液涂抹林木茎部,杀灭茎面存在的病原体,防止其他病虫害附着,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护。另外,在栽培种植前,相关工作者会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消毒与清理,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降低林木感染病虫害的风险,保障林木种植在无病虫害风险的土壤之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害虫,林业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比如鸟类、蜂类,实现有效的防治效果,依靠天敌进行害虫防治,有效降低对化学药物的使用,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维护人造林的生态平衡[4]。
3.4提升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提升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提高林业实际栽培种植技术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升工作者的能力素养。首先通过引入高技术水平的林业栽培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林业工作者的栽培水平。采用招聘的方式,引入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毕业于有关专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同时在这些人才具备专业知识或经验的条件下,还需要确保这些人才具有创新精神与意识,为林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团队活力。其次,制定专业化的培训,提高现有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提升其综合专业素养。相关部门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加大培训力度,实现相关工作者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培训过程中,要包括林木种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林业工作者通过培训活动掌握更多的林业栽培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有助于维护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最后,制定细节化的科学考核机制,通过将薪资与考核结果联系到一起,提升林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与严谨性,进而促使林业工作者更加主动地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林木资源管护水平。基于相关林业部门开展招聘、专业化培训、细节化考核,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其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打造出专业化的林业队伍,促使林木栽培效果更好,林木管理更佳,造林区域生态环境更优,有利于实现对土壤肥力的保养、水源的涵养、空气的净化,同时在专业队伍的科学管理下,病虫害防治更加科学、效果更好,对周围环境影响更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3.5建立林业资源养护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对林业栽培的养护,通过建立林业资源养护管理体系,强化整体管理系统,提高对林木的管理水平,加强对林木的保护,提升林业资源水平,促使林业资源更接近自然要求。同时林业资源养护管理体系有助于维护林业资源的多样性,物种多样的林业资源系统,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有利于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结合,在天然林的影响下促使人工林系统物种更加丰富,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流失情况、空气净化等目的。另外,建立针对林火的林业资源养护管理体系,林火是干扰林业生态的重要因素,不仅烧毁生长的林木资源,伤害系统内的生物,还破坏人工林生态系统,导致系统涵养水源、空气净化等作用的失效,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基于此,针对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的区域,通过退耕还林的形式实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维护当地生态环境[5]。
综上所述,林业栽培的种植与养护是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优化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以及养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林业栽培技术水平,合理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改善林木资源结构,保证林木栽培的因地制宜,有效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切实提高栽培地生态环境,加强当地生态建设,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洪霞.林业种植技术及养护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02):47-48.
[2]毛艳燕.浅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养护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09):97-98.
[3]张芳.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及其养护管理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23):60-61.
[4]赵旭.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J].种子科技,2020,38(17):71-72.
[5]杨伟伟.林业栽培养护的有效措施[J].新农业,2022(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