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仁艺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保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组织,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着力推动近视防控民生工程,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
第一,加强科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并组建了一支专业、规范的小儿眼科和视光诊疗队伍,给予患者更完善的系统性治疗和更优质的针对性服务。自主研发了儿童青少年三级视力检测与分析预警平台,为儿童青少年建立个人屈光发育电子档案,记录各个阶段的视力及近视度数增长情况,对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个案,系统将自动生成预警,提醒家长关注。
第二,开展义诊筛查,个性化科学防控近视。利用强大的专家团队资源优势,先后走进社区、校园开展视力筛查活动,不定期提供公益眼科检查,已配合厦门众多学校制定集预防、科普、干预、跟踪为一体的校园专业近视防控方案,规范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为近视防控提供专业医疗支持。
第三,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科普宣传的力度。在门诊中,我们经常遇到一部分受到传统思想和虚假宣传影响的家长,担心孩子近视度数加深,面对五花八门的近视控制产品时“病急乱投医”;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孩子近视后听之任之,拒绝为孩子配戴框架眼镜。当前,各类媒介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面向大众的近视科普宣传迫在眉睫。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扩大防控工作辐射范围,以“严谨、高效、丰富、新颖”为原则,借助各种媒介渠道将科学防控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联合社会各界组织开展眼健康科普讲座,切实有效地带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眼视光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全行业链在“产学研医”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创新。面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出现的新趋势、新挑战,需要眼视光从业者发挥近视防控体系的中坚与桥梁作用,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一方面,加强自身诊疗能力的提高,建立更加科学的就诊流程及规范的诊断方法,针对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发育情况,及时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服务;另一方面,明确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的条件,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需要强调的是,有关部门应完善并拓宽职业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提升眼视光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让他们走进来、留下来,为推动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贡献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