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华
关键词:远视眼;调节;散光
显性远视,指持续增加正镜片,远矫正视力不变,直至加至最大值,视力不再维持原状甚至出现下降时,即最大正镜片得到的最佳矫正视力。
隐性远视,指除去显性远视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才能暴露出来的一部分调节力。
总远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调节力完全放松下来后检查所得的度数。
第一步,问诊。了解患者年龄、戴镜史、用眼习惯、工作性质、全身健康情况以及配镜目的。
第二步,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包括眼睑情况、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
客观检查:电脑验光、检影验光;
主观检查:客观结果输入综合验光仪、主导眼检测、双眼雾视、右眼首次MPMVA、右眼红绿平衡、右眼交叉圆柱镜精确轴位与散光、左眼首次MPMVA、左眼红绿平衡、左眼交叉圆柱镜精确轴位与散光、双眼平衡、双眼再次MPMVA。
包括Worth 4 dot、立体视等,以及调节功能检查(NRA/PRA、BCC、AMP、调节灵活度)和集合功能(远近水平眼位、AC/A、集合近点、融合范围检查)。由于视功能检查耗时较长,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该项检查,且儿童难以配合。但若出现视疲劳、疾病外的眼部酸胀等情况,必须要做该类检查。
分析配镜目的,根据主诉结合检查结果初步确定配镜处方,并进行试戴。
远视者在生活、学习、工作受到影响时,应及时通过验光配镜进行矫治。一般来说,远视力低于0.5(即4.7)以下则需长期配戴眼镜,进行光学矫正。尤其是临床上有自觉症状,有视疲劳、内外隐斜、弱视复视等情况,需尽早验光配镜。
低度远视(<2.00D)若无视物模糊或视觉症状,可暂不戴镜。若远视者有视觉症状,在屈光检查之后,应给予矫正力最强的镜片,使双眼得到最佳视力。如有需要,可做睫状肌麻痹验光,一般是将阿托品散瞳验光的结果减去1.00D,将赛飞杰验光结果减去0.75D,或显性远视度数加1/4隐性的办法。
如果视觉紧张症状明显并伴有调节痉挛,或是有潜伏内斜视倾向,应进行全矫,并通过放松眼的集合来缓解症状。对于长期近距离用眼的远视者,需增加配镜度数;对于看近频率少、主要从事室外工作者,可适当减低配镜度数。
对于低度远视(<2.00D)合并低度散光(≤2.00)的儿童青少年,若未出现视觉症状,视力在其年龄段正常范围且无视觉症状及头位代偿,可考虑暂不配镜,定期观察;若出现视觉症状,则应足矫配镜。成年远视者未出现异常症状可暂不配镜,出现视觉症状后可结合其耐受程度适度欠矫,保障远近视力不受影响。
在低度远视合并高度散光(>4.00D)的儿童青少年中,大部分会出现视力下降或弱视,应足矫配镜并结合弱视治疗,三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对于成年者需考虑其耐受程度,若散光低矫对视力影响不大,可适当降低散光配镜度数。
由于高度远视容易发展成弱视,对于高度远视(>5.00D)合并低度散光的儿童青少年,应予以足矫配镜并长期配戴眼镜,定期复查,在发现弱视后尽快接受弱视训练治疗。对于成年远视者,可根据其耐受程度给予最高度数的最佳矫正视力。
除了弱视,高度远视合并高度散光者还可能出现斜视,因此,儿童青少年除了弱视治疗外,还应根据眼位偏斜量给予合理处方,若斜视量太大,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成年者,则应考虑其耐受程度,逐步矫正。
陆某,25岁,从事奢侈钟表维修工作,主诉近几年看近处10min以上容易出现疲劳畏光、眼睛酸胀,无全身病史及眼病史。
眼部健康检查:
眼睑无外翻,无倒睫,角膜透明,球结膜轻度充血。
视力及屈光检查:
裸眼视力:
远:VOU:1.0,近:VOU:0.4
主觉验光:
OD:+0.50DS/-0.50DC×180=1.0
OS:+0.50DS/-0.50DC×5=1.0
散瞳验光:
OD:+1.75DS/-0.50DC×180=1.0
OS:+1.75DS/-0.50DC×5=1.0
视功能检查:
NRA:+1.75D
PRA:-1.00D
BCC:0
AMP(移近法):
OD:5.50D,OS:5.50D;OU:6.25D
调节灵活度:
OD:4cpm(-),OS:4cpm(-)
OU:3cpm(-)
Worth 4 dot:4
立体视:有
水平隐斜远:正位,近3.5exo 远7.5exo
AC/A :4△/D
融像范围:
远距:BI:X/7/4,BO:7/16/9
近距:BI:13/19/11,BO:21/25/7
NPC:10cm
4.1.1 分析
从屈光检查结果来看,陆某看远无明显症状,视力正常。根据年龄可推算,其最低调节幅度约为9.00D,而检查结果偏低,PRA值明显偏低、调节灵活度负片难通过,AC/A为4△/D。集合方面无明显异常,可能存在调节不足的问题,因此应该考虑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进行调节功能训练,解决视近不适症状。
次日复查:
OD:+1.00DS/-0.50DC×180=1.0-
OS:+1.00DS/-0.50DC×5=1.0-
4.1.2 反馈
戴镜看距离40cm的近处,双眼视力1.0。试戴眼镜30min,陆某觉得看远稍微模糊,看近很清晰,考虑应是调节未适应,嘱其戴镜并在家做半个月调节训练后再复查。
4.1.3 训练
嘱患者先用双面镜(±1.00D)进行调节功能训练,方法如下:
a. 在习惯阅读距离内放20/30视力表,或5号阅读字体;
b. 准备±1.00D的双面镜,先将+1.00D放在眼前,要求能看清阅读物的字体,再快速翻转-1.00D放在眼前,并看清字体;
c. 反复翻转±1.00D的双面镜,并保持读物清晰;
d.训练频率:每天训练1~2次,每次10min,训练一周;
e. 改用(±2.00D)双面镜进行训练,训练一周。
两周后复查:
情况较以前有改善,近距离看表和零件清晰,时间长了也未出现视疲劳症状。
戴镜视力:
远:VOU:1.0,近:VOU:1.0
视功能检查:
NRA:+2.25D
PRA:-3.00D
BCC:+0.25D
AMP:OD:10.00D,OS:10.00D
OU:12.00D
调节灵活度:
OD:10cpm,OS:10cpm
OU:9cpm
4.1.4 小结
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以及做调节功能训练,从陆某的主观感受以及检查结果来看,视疲劳症状有所好转。如果视觉紧张的症状明显,则应尽可能将全部远视予以矫正,即使患者看远无视物模糊,低度远视也应足矫。
朱某,5岁,无全身病及眼病史。幼儿园体检发现视力异常,习惯歪着头看电视,家长怀疑其近视,遂来进行检查。
眼部健康检查:睑无外翻,无倒睫,角膜透明。
视力及屈光检查:
裸眼视力:OD:0.4,OS:0.5
阿托品散瞳验光:
OD:+4.00DS/-2.00DC×170=0.6
OS:+3.50DS/-1.00DC×10=0.7
叮嘱家长在三周后带朱某来复查,期间尽量避免在太阳底下活动,出门戴太阳镜。
三周后复查:
OD:+2.50DS/-2.00DC×170=0.6+
OS:+2.00DS/-1.00DC×10=0.7
眼位检查:远:正位,近:2exo
视功能检查: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配合。
4.2.1 分析
5岁儿童正常视力应该在0.8~1.0左右,最低视力应不低于0.6。朱某裸眼视力异常,因其双眼矫正视力高于0.6,可暂时不做弱视训练,但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段正常水平,必须长期配戴眼镜。
戴镜三个月复查:
OD:+2.50DS/-2.00DC×170=0.8
OS:+2.00DS/-1.00DC×10=0.8
4.2.2 小结
此案例在戴镜三个月后视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其视力发育还未到稳定阶段,还需要继续配戴眼镜,定期复查视力情况。对于远视性弱视的配镜矫正,无明显眼位异常,应从散瞳结果中减去张力性调节(+1.00D~+2.00D)。若戴镜三个月后矫正视力仍然异常,可考虑做弱视训练。
刘某,3岁,无全身病及眼部疾病。喜欢歪头眯眼看东西,家长怀疑其有斜视,遂来就诊。
眼部健康检查:眼睑无外翻,下睑倒睫,角膜透明,球结膜轻度充血。
视力及屈光检查:
裸眼视力:VOU:0.05
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
OD:+5.00DS/-3.00DC×180=0.3
OS:+4.50DS/-4.00DC×180=0.2
眼位检查:遮盖试验:内→中
角膜映光法:右注 左+10。#正位
视功能检查: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配合。
4.3.1 处理方案
叮嘱家长按OD:+4.50DS/-3.00DC×180,
OS:+4.00DS/-4.00DC×180的处方配镜,长期配戴并做弱视训练,训练方法如下:
a. 受训者看眼底镜的投射靶心,如果靶心位于黄斑的反光点上,确定受训者为中心注视;
b. 通过戴镜解除形觉剥夺,使每只眼的视网膜上都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c. 受训者双眼视力相差不大,不需要遮盖;
d. 弱视训练:本院使用多宝视弱视训练系统,2次/天,30min/次,每天训练;
e. 家庭训练:穿珠子,30个/天,5次/周。
此案例远视伴内斜视,戴镜后角膜映光点居中,初步判断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以最大程度地放松调节及减少调节性集合为原则,以所验屈光度减去+0.50D配镜,保留一定生理性调节。若调节力较强,等瞳孔恢复后再复查配镜可能不适应,影响矫正效果。3岁儿童正常视力应该不低于0.5,刘某是由中度远视伴高度散光导致的中度弱视并伴有内斜视,因此必须足矫配镜,长期配戴并结合弱视训练。
一个月后复查:
戴镜视力:VOD:0.4,VOS:0.3
验光处方:
OD:+4.50DS/-3.00DC×180=0.4
OS:+4.00DS/-4.00DC×180=0.3
视力有提高、度数无改变,可暂不考虑换镜,继续戴镜和做弱视治疗。
半年后复查:
自镜视力:VOD:0.5,VOS:0.5
眼位检查:采用角膜映光法,戴镜后映光点居中。
阿托品散瞳3天验光:
OD:+4.00DS/-3.00DC×180=0.6
OS:+3.75DS/-4.00DC×180=0.6
配镜处方:
OD:+3.50DS/-3.00DC×180
OS:+3.25DS/-4.00×180
通过弱视训练及戴镜,刘某矫正视力提高,已达到同年龄段正常水平。远视度数与最初验光比较,右眼降低+1.00D,左眼降低+0.75D,需要更换镜片,长期配戴,继续进行弱视巩固训练,时间调整为2次/天,15min/次,定期观察,半年复查一次。
4.3.2 小结
3岁儿童中度远视、散光合并弱视,应尽早干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家长重视及配合是关键,定期复查是保障儿童视力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远视眼的验配与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在验光配镜中,对调节机能进行检查,有助于提高配镜处方的科学性、准确性。关于儿童低度远视的检查,需结合其年龄段正常视力水平确定是否需要戴镜。对于高度远视合并弱视及眼位不正者,都应足矫配镜,待视力正常后可适度调整处方,使其获得更清晰的视网膜成像。
参考文献
[1]徐广第,宋慧琴.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0-107.
[2]余荣志.实用眼科验光配镜手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55-86.
[3]梁慧.调节功能检查在屈光矫正中的应用[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6年,11期:42-44.
[4]曾小琴.综合治疗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年,第11卷,第1期39-40.
[5]赵世强,王冰,齐林嵩等.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规律及操作实践[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9年,第九卷,第3期129-133.
工作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