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郑玉翠
关键词:学龄儿童;眼轴;角膜曲率半径;等效球镜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1~7月期间,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且病例资料完整的100位儿童(200只眼)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6~12岁,中位数年龄为8.21岁。其中,男生51名(占比51%),女生49名(占比49%),各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X2=2.254,P=0.133)。全部研究对象均询问病史,并进行眼部基础检查,排除标准为使用药物、光学仪器、角膜塑形镜等干预者,以及具有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眼表疾病、眼底病变、弱视、斜视的患者。
a. 记录儿童年龄、性别;
b. 测量儿童裸眼远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
c. 使用蔡司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型号:IOL Master 500)采集眼部数据。AL连续测量5次,取平均值;K1、K2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CR=1000(n2-n1)/K(n2=1.3375,为角膜折射率;n1=1.0000,为空气折射率;K=(K1+K2)/2,为角膜平均曲率);
d. 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点眼,每次1滴,间隔5分钟,共滴眼4次,30分钟后观察瞳孔直径,如果直径>6mm或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则表示睫状肌完全麻痹,分别使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进行医学验光,近视诊断标准为睫状肌麻痹验光SE度数≤-0.50D。
回顾性临床研究。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的AL、CR、SE,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与AL、SE的关系及SE与AL、CR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岁儿童AL为(22.997±0.808)mm,12岁儿童AL为(24.195±0.782)mm,AL随年龄增长而增长;6岁儿童SE为(0.192±1.066)D,
7岁儿童SE为(-0.327±0.702)D,7岁是由远视逐渐正视化,进而发展成近视的年龄,至12岁SE下降为(-1.296±1.040)D,SE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不同年龄阶段,AL、SE具有显著差异性,CR无显著差异性,如表1所示。
表1
以年龄为自变量,分别以AL、CR、SE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长1岁,AL增加0.216mm,线性回归方程为AL=21.773+0.216×年龄,P<0.05。年龄与CR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R=7.706+0.005×年龄,P=0.653,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每增长1岁,SE增加-0.241D,线性回归方程为SE=1.539-0.241×年龄,P<0.05。
以SE为因变量,分别以AL、CR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每增加1mm,SE减少0.783D,线性回归方程为SE=17.976-0.783×AL,P<0.05。SE与CR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SE=0.246-0.099×CR,P=0.726,无统计学意义。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据2018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由此可见,小学生群体近视患病率大幅增长,正处于近视防控关键期,故本次研究对象为6~12岁的小学生,通过总结不同年龄儿童的AL、CR、SE数据,进一步分析其年龄与AL、CR、SE,以及SE与AL、CR之间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
眼球的屈光系统由AL、CR和晶状体屈光度共同组成,其中AL随年龄增长变化最大,因此AL是影响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3]。本研究中,6岁儿童AL为(22.922±0.831)mm,12岁儿童AL为(24.208±0.784)mm,与魏聪、李嘉等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青少年眼轴与屈光状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相似[4~5]。CR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差异,与高阳、王阳等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的研究结果类似[6~7]。SE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屈光状态逐渐由远视状态向正式化转变,至7岁时开始向近视发展,同李丽、边思林等的研究结果一致[8]。
经本研究统计分析,SE与AL有显著相关性,与CR的相关性不大。在6~12岁儿童中,AL每增加1.0mm,SE就会减少0.787D。在一项针对中国6~12岁儿童青少年的近视调查中显示[9],AL每增加1.0mm,SE就会减少1.01D,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胡学敏等[10]在一篇研究对象为6~12岁儿童青少年的论著中发现,AL每增加1.0mm,SE就会减少1.134D,稍高于本次研究结果,可能与本次病例研究数量较少有一定的关系,亦可能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为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与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的学龄儿童的研究结果稍有出入,这也为笔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
有研究表明[11],眼轴发育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儿童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和饮食习惯,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才能减缓AL的增长速度,从而更好地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Scheiman M,Gwiazda J,Zhang Q,et al.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orneal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xial length in the Correction of Myopia Evaluation Trial(COMET)cohort[J].J Potom,2016,9(1):13-21.
[2]陈春明,钟红,程立波,等.高度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眼压、眼轴及角膜曲率的相关性[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5):338-343.
[3]Guo X,Fu M,Ding X,et al.Significant Axial Elongation with Minimal Change in Refraction in 3-to-6-Year-old Chinese Preschoolers:The Shenzhen Kindergarten Eye Study[J].Ophthalmology,2017,124(12):1826-1838.
[4]魏聪,刘佳,卢亚梅.3~15岁儿童青少年眼轴与屈光状态变化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21,29(4):31-32,插页10-11.
[5]李嘉,王军.4~16岁儿童眼轴和角膜曲率的分布及相关因素研究.眼科,2017,26(5):307-312.
[6]高阳,李旭红,李添天.5~14岁儿童屈光不正与年龄、眼轴长度及角膜表面形态的关系.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年1月,19(1):26-29.
[7]王阳,赵汝莲,皮练鸿.3~12岁儿童眼轴长度、晶状体屈光力与屈光不正的关系.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0,22(3):191-197.
[8]李丽,边思林,林江.成都市青羊区3~18岁儿童和青少年屈光状况及眼轴长度的现状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21;21(2):325-330.
[9]He X,Zou H,Lu L,et al.Axial length/corneal radius ratio:association with refractive state and role on myopia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visual acuity in Chinese schoolchildren[J].PLoS One,2015,10(2):e111766.
[10]胡学敏,周炼红,金小琴,等.6~12岁儿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及其比值与等效球镜的关系.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21,29(2):8-11.
[11]陶芳标,潘臣炜,伍晓燕,等.户外活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推荐[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5):641-643.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