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的创新发展

2023-04-29 11:30关朋
秦智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

[摘要]党的对外工作是构成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体现。自十八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注重增强政党文化的影响力,注重引领世界政党的使命责任,注重塑造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注重创新对外交往的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对外工作的整体优势。

[关键词]政党文化;政党责任;国际形象;工作形式;整体优势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28

党的对外工作是“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实现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呈现新的思路,构建新的格局。因此,总结党的对外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国内领导执政和营造国家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做好政党外交工作意义重大。

一、注重增强政党文化的影响力

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更加注重提升自身声誉和威望所产生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吸引力,而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党文化。它首先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之中,还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忧患意识、开放意识、和谐意识、追求和平发展和平等公正等先进政党文化,它不仅使党的对外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同时还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传统“和合思想”“求同存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文化基因塑造的执政理念,不仅使党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对外政策和党际四原则,还积极发挥率先示范的领导力和责任心,为党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一致赞誉。2021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中联部代表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外交渠道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的医疗物资和抗疫设备,为全球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全球主义的主要捍卫者[2]”。

党的忧患意识、开放意识、和谐意识凝聚了党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思想动力,推动了党际交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创新。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与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六百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关系[4]”,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多层次的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

二、注重引领世界政党的使命责任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然而,以恐怖主义、资源短缺、疾病流行等为突出表现的全球性危机严重,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潮流蔓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不绝如缕,又随着“东升西降”、大国之间竞争博弈加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呈现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作为当代绝大多数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政治力量和重要国际行为体的政党,必须根据国际形势、时代潮流、政党现代化要求,对其宗旨、理念、认知、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世界政党格局变化和政党角色的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3]”。因此,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使命责任就是在探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道路之中获得实践价值,并把成功经验分享给各国政党,形成示范效应,不断地以少聚多、以小见大,进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个性是体现普遍的共性中的个性,共性是许多个性中蕴涵的共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找到的“中国方案”,不仅能够解决中国国内问题,也给同样面临全球性考验的各国政党带来新经验。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注重加强与世界各国政党在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方面的分享和交流,主张以人类共同价值和政党责任思想重塑各国政党政治,推动世界政党格局的新变化,进而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进程,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三、注重塑造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政党形象是政治心理学中的概念。在政治心理学中,政党形象被认为是一种意象,是不知不觉地逐渐变为对政党自动理解的意义。政党国际形象作为“国际社会对一国政党理念、行为和业绩风貌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政党自我建构与国际评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执政资源[5]”。中西方语境里,人们对政党形象的认知是不同的。从中西方政治进程看,政党形象是一种实践形象,西方政党的形象多存在于选举阶段,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基本衍生于执政阶段;从政治范畴看,西方政党由于大多组织松散,执政后的形象聚焦为政党领袖个人形象,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大多是指群体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认知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许多国际主流媒体、政治精英充分肯定党务实、亲民的执政风格和形象;另一方面,部分西方政界、学界和媒体人士则始终戴着“意识形态”有色眼镜质疑党的领导,刻意攻击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譬如美国学者热炒的“修昔底德陷阱”和“塔西佗陷阱”,攻击党的领导;波特兰咨询公司在面对受访者投票产生的相关数据时,妄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制度等。

面对这些抹黑与攻击,以中联部为主导的党的对外宣传部门主动出击,创新党的对外传播方式方法,加强国际宣传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规划,培育、塑造、宣传党的形象。一方面,中联部完善党际交往的机制化渠道,宣传党的治国治党理念。如2010年中美双方建立政党高层对话机制;同时陆续搭建了中俄、中英、等双边论坛和中欧、上合组织、中拉中非等多边政党论坛。另一方面,中联部也加强非机制化对外宣传力度,例如,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中联部“组织三十多个对外宣讲团,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五百多场形式多样的宣介活动[6]”,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介绍党的执政理念和改革开放成就。

四、注重创新对外交往的方式方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以中联部为主导的党的对外工作职能部门,不断发展非机制与半机制化交往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一些政党的党庆、党代会、多边政党研讨会等发展非机制化交往方式,比如参加葡共、法共、西共等党节,参加印尼专业集团党举办的东盟国际会议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半机制化方式,如参加拉美圣保罗论坛,参加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承办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等。

党的对外职能部门积极发展和完善机制化交往形式。中联部积极完善与各种地区性政党组织、国际政党组织之间的机制化交往方式。目前,以中联部为主导的党的对外工作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推动设立了中美政党对话机制、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等双边机制,还进一步完善了多边交流对话机制,如搭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中非政党理论研讨会等。

党的对外职能部门主动向外界宣传党的执政理念和治理实践。如在召开党的会议之前,中联部会组织背景吹风会、派出对外宣讲团、召开专题研讨会等;针对外国驻华使节和重要国际媒体的对外宣传,中联部举办“走近中纪委”“走近中组部”“走近中宣部”等系列开放日活动,开展“认知中国共产党”和“笔尖下的中国”等系列考察活动。另外,中联部还主动与日韩等媒体合作制作专题节目,建立与国外政党不定期通报党的重要信息交换机制,向外国政要和学者定向发送介绍中共电子网刊,搭建同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智库、大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借助外力和外脑做好工作。

五、注重发挥对外工作的整体优势

“党的对外工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1]”。党和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共同参与外交工作,有效统筹政治、经济、文化 、安全、环境、海洋等各领域的对外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总体外交。其中,“党的对外工作与政府外交在目标和行动上既存在一致性和协调性,也存在差异性和互补性[4]”,比较、分析两者区别与联系,就能反映出政党外交的特色。

在国家总体外交的实践语境中,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军事外交、司法外交等对外工作,因能履行中央授权的涉及主权与安全职能属于“高政治领域”,故可视为“官方外交”的一部分。但政党外交紧密连接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因此属于“半民半官”,共同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并保证其统一性和有效性。

相对而言,政府外交较正式,规格比较高,成本也很高,而政党外交是“半民”性质,是“全天候交往”“柔性外交”“预防性外交”和“人脉联络”。政府外交擅长做事,而政党外交更擅长做人的工作,能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是“官方民间齐动手、精英草根两手抓、热灶冷灶一起烧[7]”。政府外交的对象是各国政府,而政党外交的对象是国外政党、政治组织、智库、媒体、学术界、非政府组织等。政府外交职能主要是促进国家间关系发展、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而政党外交的作用则表现为配合政府外交发出党的声音,创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宋涛.党的对外工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J].当代世界,2022(1):4-10.

[2]杨依军,郑明达,温馨,王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同外国政党交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党的对外工作开创新局面纪实[EB/OL].新华社,2021-01-17.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1-01/17/c_139673907.htm.

[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人民网,2017-12-0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202/c1024-29681216.

[5]张雪梅.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认知的演变过程与特点[J].人民论坛,(5):70-73.

[6]钱洪山,主编.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概况[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20(1):1.

[7]于洪君,主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151.

基金项目:

湖南文理学院校级项目,项目名称:四个自信”视域下的“一带一路”的逻辑理路(项目编号:18BSQD14);

湖南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习近平关于政党外交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C1281)

作者简介:关朋(1978.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政党外交领域。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国家形象的建构
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对国际形象的诉求
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
公示语汉译英策略研究
延安城市国际形象构建:由外宣翻译误译谈起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相关性分析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外媒“眼”中的中国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人在英消费报道为例
杭州国际形象的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