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时代中新的数字媒体技术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数字政协可以充分提升主体来源的广泛性、对象交流的平等性、委员履职的便捷性,最大程度实现“线上”集聚、线下“组织”的效果,从而保证在有效整合资源、广泛凝聚共识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政协;整合
[中图分类号]D628;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布局建设数字中国的伟大战略,明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前进路径,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1]。人民政协工作应当依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域下,探索数字政协的整合作为,将最大程度发挥消弭隔阂、减少矛盾、拉近距离、促进团结、发扬民主、提升效能等具有突出作用。
一、数字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时代命题,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2]人民政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平台,践行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运用“数字政协”这一利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网络空间的链条延长、范围拓展及覆盖扩大,从而产生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效能。
数字政协是马克思主义民主实践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能否”揭示了民主真谛,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衡量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更为顺畅,人民政协工作需要进行数字化,嵌入、融合、覆盖线上领域并将之整合、联合,充分发挥线上政协“民主”与“团结”的积极作用,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
此外,数字政协是世界民主政治的中国贡献。数字政协就是党站在全体中国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利用信息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打破遥远空间距离、庞大人口规模、复杂社会结构、多元利益诉求的藩篱,利用数字赋能于政协的场域构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实践的交互路径,更加便捷、有效,最大程度的搜集网络民意、民情、民声。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精英民主被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人民所热切关注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迫切需要改善的议题被不断挖掘、整理、归纳,再由政协以政治协商的方式及时快速的反馈给党委、政府,给决策者(政府)与受众(人民)搭建起平等交流的渠道桥梁,支撑并引导公众政治参与决策利益吸纳。
二、数字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当家作主的全体中国人民参与统一的完整的公共事务运行过程,或是一种参与主体的有效互动过程。[3]民主决策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是一种“集思广益型决策”的模式。[4]作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协商民主形态的数字政协,能够把党的主张更好地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最终转化成真实有用的国家治理效能。
(一)提升数字协商中主体来源的广泛性
熊彼特将西方的民主与竞争挂钩,强调民主是“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出决定的权力”,但是不可避免的暴露出选举之后在履行民主权利的过程中“人民”退场与除投票外人民权力长期“休眠”的致命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对国民议会来说,人民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议会的生活中找不出人民生活的反映”。[5]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表达与利益诉求。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与载体平台的人民政协,自然追求最大程度的收集民意与凝聚共识,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可以借助这一新的网络组织形式更好地动员更多的群体去参与政治,原本个体分散的、微弱的话语表达将汇聚成整体的舆论力量,更加能够表达意见和建议。数字政协依托于新一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利益诉求进行搜集汇总,进而提炼出共性要素与核心的意见,最终转化为政协协商与委员履职的参考议题,提高了民生问题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与全面性,为科学民主的迅速决策奠定基础。
(二)提升数字政协中对象交流的平等性
列宁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与西方非此即彼的不同阶级之间零和博弈的极端不平等“民主”相比,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协商民主更具有优越性,其本质特征就体现在各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互联网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扁平化的过程,也促进了公众信息获取和参与的平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民意在网络,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6]通过数字政协,可以减少网络世界中决策者与受众因社会地位、专业知识、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的不平等,构建起多元冲突的利益诉求相互冲击、交流、磨合的协商缓冲带,形成最真实、开放、平等的协商实践。
(三)提升数字政协中委员履职的便捷性
衡量民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则是“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将拥有自主地位的社会成员聚合为有机整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服务于政协委员,让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就要进一步发挥数字化的支撑、服务和驱动作用,促进委员履职工作提质增效。当前,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政协已经展开了打造“数字政协”的有力实践,开启政协委员移动履职新时代,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码上议”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有效推进了协商议题的选择和协商空间的拓展[7],浙江省宁波市政协打造委员履职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服务管理多跨场景应用“履职印记”[8],凭借数字化的改革进一步去推动提案工作数字化、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实现了提案工作的提质增效。
三、数字政协的整合作为创新探索
数字政协建设以网络平台为支撑基础,通过技术赋能将越来越多的社情民意、履职途径、协商场景纳入“掌上”,让委员履职灵动起来、鲜活起来、方便起来。但是,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着重于对已有政协委员的履职便捷,对于深层次的统战整合功能未能有较显著的体现;同时也需要重视整合功能,在整合上下功夫,在整合上有作为。这就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最大程度实现线上的聚合。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将政协工作的阵地延伸到线上,要不断扩大拓展数字政协平台的宽度,即打出“嵌入数字政务平台”+“健全统政协布矩阵”+“凝聚新媒体代表群体”组合拳,最大程度将离散的网络意见聚集到“新”的数字政协平台上来。具体而言:将政协数字平台功能嵌入数字政务平台的PC端及移动端,在人民体验政务服务过程中广泛收集民意、观察民情、听取民声;建立以“政协发布”政务公众号为龙头的政务发布矩阵,各级政协通过自媒体发布信息,同时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并积极扩容上下级政协政务号链接,通过社交媒体深度嵌入公众的日常交往网络,从而打造出政协独有的全媒体公共信息网络;充分联结新媒体代表人士,重点注重有关民生痛点堵点难点方面反映及建议的粉丝在10万以上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并进行良性互动,引导其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第二步是对于线上聚合的统战对象的“线下+线上”的双重整合。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9],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不仅要大,更要同心。这就需要利用数字政协,以行政区划为物理界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新”数字政协平台聚集的统战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将身份类别、特长兴趣、利益诉求、政治意见等相同或相似的个体根据现实地理位置进行群体聚合,再根据数量规模、诉求轻重、网络能量等衡量指标;仿照“海燕MSN空间”社会组织进行线下的组织规范并列入相应的界别、选出政协委员,做到数字政协的线上看得见、线下找得到,通过“线上、线下”都可实现的“共建共治共享”参与引导路径(采集信息、分析数据、吸纳意见、精准服务、配置资源、引导舆情),达到数字政协的整合作为、整合有为的目的。
四、结语
在数字化治理时代,充分观察当前数字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然制度设计与实然运行情况,从整合功能视角出发,构建线上政治力量识别聚合与线下组织整合的高质量建设路径,对于丰富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样,通过数字政协,政协内部及政协与政府部门、社会之间在线上平台可以建立“面对面”的民主协商场景,从而进行高效的信息整合、理性沟通与协同合作,最终广泛形成价值共识和制度共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社.2022-10-2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3]刘九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思想渊源[J].政治学研究,2021(4):18-26.
[4]王绍光,鄢一龙,胡鞍钢.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J].中国软科学,2014(6):1-1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
[6]央视网,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cctv.com/special/wlaqhxxh/index.shtml,2022-05-19.
[7]江迪.江苏省淮安市政协打造“码”上议新型协商平台[N].人民政协报,2022-01-09.
[8]徐宇宁.打造便捷好用的“履职印记”应用 加强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委员服务管理[EB/OL].http://www.nbzx.gov.cn/art/2022/4/22/art_1229615854_36388.html,2022-04-22
[9]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11/11/content_5650329.htm2021-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西研究基地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广西人民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XZX2022-005)
作者简介:刘静姿(1975.7-),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研究生,副研究员,副主任,研究方向:法学和政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