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2023-04-29 00:44:03李娟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已逐步走向全球化和电子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国际金融市场呈现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平稳发展。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明显的不同就是,商业银行主要围绕货币开展业务,信贷是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根据信贷风险进行管理,既可以对信贷风险起到防范作用,又可以使经营者意识到经营风险的来源。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一、关于银行信贷经营风险的定义

信贷经营风险在狭义上,是指贷款人在贷款期满后并没有还款,或者不具有还款能力,导致银行发生损失。从广义上来讲,出于各种经济变动对信用状况造成了影响,从而造成商业银行实际运营的状况和预期目标大相径庭,由此造成商业银行产生损失。但信贷风险不同于一般的投资风险,信贷风险的出现,可能导致信贷资产发生损失。除了一般的特征之外,信贷风险也具备自身的特性,如涵盖领域广、金额多、监管要求较高。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

(一)贷前信贷选择

人们常说的贷前信贷选择,其实就是银行对市场环境观察后,对借贷的企业进行挑选。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信贷市场上出现的普遍现象是供不应求,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商业银行所能供给的贷款总额。近年来,在《商业银行法》的指引下,不少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广泛推行了“优良客户制度”。这对主流市场是好的,总体上比较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资金总是向大企业倾斜,这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其本身资质不够,商业银行却盲目放贷,结果产生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争抢大中型企业和上市企业忽视小企业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中小企业财务掺假、经营者素质不高、企业有效负债不足等。

(二)贷中信用决策分析

在以往的信用决策中,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经验决策,是指领导者根据经验或更直接的依据作出决策,属于定性决策范围的概念。我国商业银行在汲取了西方现代商业银行投资决策方式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预测建模模式、线性规划模式、决策模型等数学模型,对信贷投资决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这些定量分析的重点体现在信贷对象、放贷条件及限额确定方面,其分析主要依靠的是对提交给贷款人分析后的财务报告。国有银行现在有二级经理双线制度,最简单的管理程序是:企业向行政部门申报授信,由经办单位对企业及其所有经营项目活动进行调查,并出具书面评价报告;风险管理部门设立尽职调查小组,对企业及其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的评价报告作出评估并上报给审核放款的风险委员,放款数额超出批准范围(超过10亿元)的,按照相同的流程向总行行长申请贷款,总行对风险委员确定的放款有拒绝权。同时,被风险委员拒绝的放款也可能受到审查。

(三)贷后信贷管理分析

贷后信贷管理实行后,由于引入贷款五级分类法监督管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贷款五级分类所起到的积极效果不容忽视。它不仅给信用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控制财务投资风险。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进行信贷策略的调整。这对于提高信贷资金使用率十分有利。然而,与预期目标相比,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1.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期限分类

一些通常类型的信贷,如资产负债率、短期资产效率水准、净现金流量等指标,相关数据表明,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陷阱;在其他类型的信贷中,行业市场形势不利于偿还,大部分投资人经历了不良的影响,但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仍然以不拖欠和不欠利息为由将信贷归类为一般类信贷。

2.未能全面揭示信贷的借款人内部风险

在对信贷分类的内部监控方面,虽然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设置了分级机制,但由于对分级结果的关注程度参差不齐,分级结果不明晰,或者人为调整,尤其是针对还没有形成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架构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划分所需要的程序与步骤都不能很好的执行,而划分结果也没有真正反映贷款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尚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进行事后监督检查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求。同时,仍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方法上,并没有通过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系统、科学地研究、定性量化测量工具。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银行信贷业务管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信贷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面临如下问题:现代金融机构内部没有健全的决策程序和管理体系,决策人员缺少有效的管理技术手段,各部门重视对内部具体业务运营环节的管理,但却忽视了对管理层级和部门管理职责的有效监控;部门职责未能严格根据内控准则和规定设定,缺乏量化的考评措施;内部稽核监管功能不能完全体现,职责也并未完全发挥。

(三)信贷风险监测系统及预警系统存在的漏洞

实施信贷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管理经营的理念风险意识、风险辨识和预警能力、风险评估技能、风险规避措施与化解对策等,但当前金融机构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匮乏,信贷风险评估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基础设施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不健全,且不少商业银行没有直观的、科学的风险管控系统。尽管财务分析方法中采用定量分析技术,但主要财务指标风险预警与监测信息系统仍较为复杂,无法正常运行,大部分商业银行尚未考虑成本和信息技术,其风险量化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缺失

风险管理是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发展宗旨和业务环境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文化体系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我国银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而且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及未来的竞争力。所以,做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建设势在必行。部分领导在重视经营发展的同时忽略了风险管理,存在重贷轻管理的思想,当信贷管理意识薄弱后,商业银行就很少对客户资金的有效运用及重大经营管理决策进行严格审查监管,造成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有效运用失控,从而造成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四、我国商业银行对内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内在原因

1.商业银行的对内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限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之间对风险管理的认知仍存在差异,对操作风险管理缺乏关注,忽略汇兑风险、利差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对内风险警示不准确、经营风险发现技术落后、缺少高效的风险分析工具。

2.内部人员的组织架构不合理

由于多数商业银行仍采用“金字塔”的纵向组织架构,通过层次结构组织信息传导,信贷信息传导迟缓、误差大,且信用信息反馈能力较差,导致可能做出错误决定,增加了信用风险。

3.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工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

一方面,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较低,无法突破基层贷款工作;另一方面,高端信贷风险管理人才也由中资银行流入外资银行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二)外部环境影响

1.社区诚信机制不完善,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

当前社会诚信机制尚有待提高,一些违法行为的惩罚成本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一些关于税率方面的负面案件,这些案件不仅损害了纳税人利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经济发展,使社会信誉遭受损害,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出现诚信问题。

2.市场发展缓慢,影响企业的信贷风险防范

由于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投融资体制发展缓慢,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较窄,在直接投资主体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求助于商业银行贷款,加大了商业银行机构的贷款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机构分散性的创新能力及金融机构的应对力有待提高。

五、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机制建议

(一)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经营风险的一个屏障,通过建设贷款业务内部的控制规范制度,使授信人意识到自身的权力与责任。信贷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与要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由管理层直接驱动的内控组织。对信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建议形成直接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诚信内部控制管理层组织;二是突出信贷监管部门内控系统构建中的角色。内部管控系统构建需要加强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协调责任,提高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同时采取内部稽核等手段实施监控、检测、评价与反馈,建立更加健全信贷内部控制,确保有效性。

(二)健全内部信用评估体系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信用评估体系,健全经营风险管理制度,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有利于对当前金融市场形势形成认知。为此,应建设业务信息库和客户数据库、信息系统,以及风险控制与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完善内部制度和管理体系,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和监督

首先,要研究多渠道信息的方法,大量查阅有关行业和企业的统计资料,据此全面分析并掌握重要信息,对企业进行监督,预防经营风险。其次,银行应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防止企业利用银行间的竞争进行欺诈。同时,商业银行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解决力度。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强化中小企业同金融、财税、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适时了解和掌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中小企业监管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并做好数据分析研究,及早查明中小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做好风险警示管理工作。最后,注意贷后监管,加强贷后的监管工作。

(四)重塑经营风险管控思想文化内涵

风险管理思想文化内涵是把经营风险管理工作宗旨、管控理想、管控行动、道德规范等与控制环境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产业。在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调以人为本理念,树立人本意识,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利;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实现人本化经营。

(五)打造一批良好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团队

一方面,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入,重组风险管理团队;另一方面,现有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要提高,要做好对风险管理工作意识的灌输,同时不要中断对工作人员的训练,同时形成更严厉的惩罚机制,以充分调动人员的岗位主观积极性等。

六、结语

综上可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营和壮大期,信贷业务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风险方面的管理。当前,在部分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主要面临对贷款的资金投入过于集中、运营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管理这一体系,同时加强内部稽核,保证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筱潇.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2(12):171-173.

[2]韩星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文坛, 2022(09):10-12.

[3]李昀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规制之路[J].投资与合作, 2022(04):13-15.

作者简介:李娟(1982),女,陕西省宝鸡市人,本科,研究方向为金融与管理。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