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核心素养导学

2023-04-29 00:44:03陈波霞
关键词:孺子儒学孟子

陈波霞

自主探究

1.《大学之道》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2.你对孟子的“四端”是如何认识的?孟子关于“四端”的论断是否具有合理性?

知识卡片

孺子:即刘婴,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刘婴一生仅仅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又被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更始三年,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课文解读

逻辑严密,善于推理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对比阅读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而课文所选内容旨在告诉我们: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达到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从而达到“修齐治平”的最终目标。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也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中,孟子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向善和为善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为“端”。我们需要发扬这种善端,促其成长。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这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善行天下,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环境如何复杂,善良必然是社会的底色。两篇文章均为论述性文本,逻辑严谨,一气呵成,体现了古代诸子散文的论辩色彩,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色。

《大学之道》善于运用修辞,说理时采用顶真的手法,使逻辑推理性更强,论证条理思路更清晰,表达更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文章中还大量运用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则用排比和比喻强调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开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接着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能。之后,孟子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最后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链接阅读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王艳峰

中华文明漫漫长河,孕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重德”作为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念,已深深嵌入中国人的个人修养、社会理想和人类情怀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大学》开宗明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学历来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观,“立德”即明明德而完成修身,树立圣人之大德,是“内圣”的功夫,而“立功”“立言”为“外王”的功夫,彰显了儒家一贯主张的“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为体,是对内塑造君子人格,具备圣人德才,是一种向内的超越;“外王”为用,指对外施行王道,建功立业,是一种向外的超越。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厚生”,人从发扬孝悌开始修身,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德明身修。当人有了正德,则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使“天下归仁”,进而通达“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儒学“为仁由己”“忠恕之道”“为政以德”“博施济众”等皆是主张正心明道、修身立德,以塑造君子人格、树立家国情怀、涵养圣贤气象。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系统论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实现定分止争、无诈无虞、和睦太平的美好社会。《论语》提出“仁者爱人”,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美德,“爱人”要“推己及人”,即是孔子所云“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将之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现“天下归仁”,仁德之君要为民着想,以“公心”示范天下,形成君民一体、内外和谐、万民富乐而爱戴其君的局面。诚以仁义公心治理天下国家,则人人效仿,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论语·里仁》有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良心之人“见其德者,固愈加亲近,闻其风者,亦翕然信从,就似居处之有邻家一般,有不招而自来者矣。故人君修德于上,则万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学思想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和合”思想与处世之道。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生息、创造、传承、积累,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法、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我国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摘编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孺子儒学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儒学交流在路上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孺子牛
孺子难教
孺子驱鸡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学习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6
瞳仁之明
视野(2014年2期)2014-01-09 13:05:59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